摘要:倘若对技术能力加以剖析,就国内头戴式耳机领域而言,出类拔萃者绝非我们最为熟知的那家厂牌,而是金平面。作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代工大厂”,金平面掌控着气动单元、平板振膜单元等核心技术,同时坐拥大型金属机械加工能力。虽不便明言,但市面上诸多顶级的国内外厂牌的热门头戴式
倘若对技术能力加以剖析,就国内头戴式耳机领域而言,出类拔萃者绝非我们最为熟知的那家厂牌,而是金平面。作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代工大厂”,金平面掌控着气动单元、平板振膜单元等核心技术,同时坐拥大型金属机械加工能力。虽不便明言,但市面上诸多顶级的国内外厂牌的热门头戴式耳机实则皆由其代工生产。此处需留意,此类耳机中的绝大多数均源自金平面设计师的原始设计。这家低调的品牌便是这般不事张扬。
故而,当九段多年前深入探究这家品牌后,便对其耳机萌生了浓厚兴致,并分阶段购置了大量其耳机作品,从最为入门的动圈,至更为高级的气动作品,再至各种独具匠心的入耳式 HIFI 耳塞等等。总体而言,其自有品牌的作品颇具浓郁的个人风格,致力于追求声音表现的极致境界,尤其是纯净的全频细节、宏大的动态以及高密度的回馈。与此同时,在外观结构的设计方面又呈现出别样风貌,重工重料,然而总体设计显然更倾向于“工科”审美,欠缺时尚与精致之感。
这般表现于 2024 年底方才正式上市的金平面旗舰平板振膜头戴式耳机 GL3000 上有所转变。此乃一只历经多年耳机展的“老兵”,从原型机定版以供试听,到修改完善再精益求精,足足历经两三年,这尚且未将其前期立项与设计的时间计算在内。如此审慎的新品研发态度与 GL3000 的定位以及品牌对其的重视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将这只耳机视作品牌展露实力的作品,是用以与数倍身价的市场顶流一较高下的真正旗舰。究竟凭何拥有这般底气?作为首发用户,九段今日便与诸位深入探讨这只别具一格的 GL3000 旗舰平板振膜耳机真的如他们所言这么能打吗?我觉得还真不一定。
毋庸置疑,当今的旗舰耳机市场已然平板化,鉴于平板振膜在全频失真、大密度大动态以及独特的高频表现力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动圈单元的优势,在更高级别的振膜材质、技术以及新的磁体系统设计的助力下,顶级大尺寸平板振膜耳机更易呈现出最贴近音乐发烧友心目中完美声音的表现。同时,与更为昂贵的顶级静电耳机相较,平板振膜耳机在驱动方式与耐用性等方面亦具备相当的优势。故而在当今的旗舰耳机市场中,我们几乎仅能目睹平板振膜作品,诸如 HIFIMAN 的 SUSVARA、JPS 的 ABYSS-1266、Final D8000DC 等等。
与上述所提及的各款旗舰有所不同,GL3000 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其所宣称的“黄金振膜”。金平面的设计师唯恐大家遗忘,甚至将耳机单元外侧的金属饰板也制成了玫瑰金色。当我们把这只耳机的耳罩拆卸下来,能够清晰地看到振膜本体的模样,它并非真正的“金光璀璨”,而是于平板振膜表面的导体上选用了黄金材质。如此设计毫无疑问是基于黄金独特的音色以及卓越的声音特性,然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即有别于传统导电材质的特性,黄金的导电率相对较低,从而导致驱动难度相对更高的事实。
通过官方介绍,我们能够知悉,GL3000 的灵敏度仅为 83dB/mW,属于典型的低阻低敏设计。自诩为资深烧友的九段宣称,无需聆听便能知晓这只耳机对耳机放大器的要求极为严苛。只因它有一位设计相仿的“前辈”:HE - 6,作为往昔的经典,备受发烧友狂热追捧的平板振膜初代“机皇”,HE - 6 便是一只“黄金振膜”平板耳机。其令人难以忘怀的全频密度与真实感表现,与独特的振膜材质选择存在着莫大的关联。但与此同时,所有人皆清楚 HE - 6 的驱动特性是何等的“反常”,甚至众多资深玩家选择运用功放来对其进行驱动。
尽管拥有更薄更大的振膜、更为强大的磁体系统,并且通过独特的振膜造型与声学技术的助力,GL3000 大幅降低了自身的驱动难度,然而在两个多月的使用体验过后,九段指出这只旗舰耳机依旧属于当前市面上同类旗舰平板振膜耳机中最难驱动的类别。只不过,GL3000 有一点设计颇为出色,那便是即便它未被驱动充分,依然不会发出恶声。这与 HE - 6、SUSVARA 等耳机在驱动不完善时表现得极为平淡且毫无动态的情况不同,GL3000 哪怕在许多大功率随身耳放,例如凯音 C9 或是 iFi 大菠萝的配合下,也能够发出悦耳的声音,只是您能够确切地感知到此时的耳机尚未完全进入状态,各方面的表现均不够理想,配不上“旗舰”的称号。
将 GL3000 切换至 GOLDENWAVE GA10 这台专为 HE1000 Unveiled 专门打造的胆机之上,整个声音顿时松弛了许多,中高频的细节以及飘逸之感也接踵而至。然而,内心所期盼的那份大动态与高密度表现,中低频的厚度与扎实程度,这些仍旧未能得到良好的呈现。接着更换设备至声磬 HA1「中国馆」,这是一台功率储备极为庞大、电流输出能力甚佳的旗舰耳放,GL3000“焕发生机”。汹涌澎湃是最初的印象,伴随着极高的密度与细节展现,中低频的厚度与量感达到了期待的水平,而最为出彩的地方当属高频,华丽鲜活,令人心醉神迷。
所以,若让我给出建议,九段觉得金平面 GL3000 的最优搭配应当是一台具备坚实声底的大电流独立耳机放大器,毋庸置疑,石机更易达成这一目标。然而,当 GL3000 与 Trafomatic Audio「总司令」搭配之后,我改变了自身的看法,变压器输出的顶级胆机乃是更优之选,是真正彰显出 GL3000“本真”的良好搭配。但这种搭配也使我萌生出新的探索构想:阻抗适配器搭配功放。
向金平面厂家询问所得到的回复为,品牌设计师特别推荐如此搭配,并且专门为这只耳机推出了一款特别标定声音的新型阻抗适配器。实际上,我手中有一台用于驱动老铝带单元金平面耳机的阻抗适配器,它被众多小伙伴称作“电阻盒”,但金平面的设计师表示这台老设备并非 GL3000 的理想搭档。新的电阻适配器融入了特别甄选的变压器,具备更为精准的阻抗适配能力,同时在音色与声音标定等方面针对 GL3000 做出了适配。那还犹豫什么,拿下!
失望!新的阻抗适配器到手后的感受竟是这般,我将其与我的 HEGEL H390 合并功放相连以驱动 GL3000,前端为我的日本 Accuphase DP - 750 旗舰 SACD。有着极高的动态呈现,比耳放更为广阔的声场重塑,以及刚猛有力的低频,然而声音竟然是粗糙的,极为粗犷的表现令我瞠目结舌。这不合常理啊,问题究竟出在何处?九段苦思冥想,不得其解,难道是我的搭配有误?换!
Schiit Audio Aegir 是我的另一台 50W 的“小功率”后级,将其换上场。前级选用日本 Accuphase C2900 旗舰前级,世界瞬间细腻了起来。看来问题出在 HEGEL H390 身上。再换上 Schiit Audio Freya 胆前级,声音又“粗”了些许,但明显有着比“黑狗”更出色的表现。九段似乎探寻到了 GL3000 阻抗适配器玩法的关键所在,不能使用大功率合并功放,不能采用声音粗犷的美式前级,一台声音细腻的高素质前级搭配小功率纯甲或是 AB 类后级乃是金平面 GL3000 阻抗适配器的最佳组合。此时的 GL3000 的声音表现近乎达到了“完美”之境,在金灿灿的音色之下,极为磅礴雄浑的动态以及致密的声音细节得以充分展露,中低频的厚度与量感也抵达了真正旗舰的水平。
许多小伙伴近期于各个平台不断追问我,金平面 GL3000 的声音档次究竟处于何种级别?此刻,我能够确切地告知大家,这只耳机的实际声音素质丝毫不逊色于市面上任何顶级平板振膜耳机,甚至在音色表现方面,比市面上 99%的旗舰耳机都要更为华丽且高级。然而,GL3000 很有可能在众多普通玩家手中仅呈现出万元平板耳机的声音表现,甚至更低。缘由甚是简单,即驱动完成度的差异。倘若您拥有具备相对大电流输出能力的可靠耳机放大器,且您的音源素质充足,那么 GL3000 便如上述九段的描述一般,定然是令人惊喜的佳作。
但倘若您只是普通的随身耳机系统用户,抑或仍在使用一些驱动能力有限的解码耳放一体机来驱动这只耳机,那么 GL3000 并非是格外出色的选择。耐听且高素质是其原本所具备的特性,但也仅止于此般表现了,大概率并非是大家所钟爱的那种引人入胜、令人陶醉的表现。
在音乐适用范畴,GL3000 本质上是一只古典耳机,于驱动完备的状况下,能够极其出色地展现大编制古典音乐现场的各类细节与场面,规整、细腻、华美且气势磅礴是其最为显著的声音特质。钢琴与弦乐的回放皆极具魅力,黄金振膜于声音色泽的附着方面有着难以言喻却又极为动人的呈现,并非单纯的高频渲染,全频段皆有所不同,充满活力与生机。然而,在驱动不完善之时,GL3000 无疑更适宜展现小型作品,流行人声、弦乐与爵士现场均有着良好的听感,但其并非特别温暖厚实的环绕,华丽飘逸与致密的全频细节是 GL3000 最易于感知的特性,无论驱动是否充足,您都能够轻易察觉。
最后,金平面 GL3000 作为品牌“秀肌肉”的佳作,在绝对素质与音色这两个方面无疑实现了设计初衷。但也正因这种极高的设计要求,致使耳机在驱动特性方面的难度有所提升。所以,九段并不觉得 GL3000 是适合大众的抉择,其较高的驱动难度势必会大幅增加大家的设备预算。但是,倘若您能够接纳它独特的驱动要求,或者您拥有一台声音相对细腻的功放,那么这只售价仅万元出头的 GL3000 搭配原厂阻抗适配器或许会成为您的不二之选,它的声音极有可能会比数倍身价的顶级平板振膜耳机更加引人入胜、悦耳动听。
来源:曾经是九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