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黄山团建时,我撞见他在民宿厕所抽烟。月光从木窗漏进来,照着他手机里正在播放的《AI写作课》。"跟了您十年,没想到最后要和小年轻抢培训名额。"他吐着烟圈苦笑,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早年陪我们跑工厂烫伤的疤痕。
去年6.1下午三点,我把跟随十年的运营总监老陆叫进办公室。他握着刚改完的618方案,眼底泛着血丝。
我推过去一份《AI协作协议》,他扫了两行突然笑出声:"让我给机器当学徒?"
那声笑像把生锈的刀,划开了我们之间的时代裂缝。
一、人性与算法间的缠足
老陆曾是公司的"文案圣手"。2018年双十一,他带队三天写出200篇母婴种草文,把某个濒死品牌送上类目TOP3。
去年同样的任务,他的团队却被DeepSeek打得溃不成军——机器生成的"伪宝妈日记"转化率高出47%。
在黄山团建时,我撞见他在民宿厕所抽烟。月光从木窗漏进来,照着他手机里正在播放的《AI写作课》。"跟了您十年,没想到最后要和小年轻抢培训名额。"他吐着烟圈苦笑,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早年陪我们跑工厂烫伤的疤痕。
那夜山雾漫进房间,我忽然看清一个真相:
商业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放足运动"
人类引以为傲的经验成了缠足布
引经据典的能力沦为复读机
引以为豪的忠诚变成沉没成本
解散团队那天,财务主管红着眼问我:"您就不怕被说是冷血资本家?"
我给她看后台数据:用DeepSeek重写的老陆团队文案,退货率从33%降到7%。
二、AI驯兽师的温柔暴政
在景德镇遇见陶艺师苏青,她正在教DeepSeek理解"冰裂纹"的美学。
"这是南宋官窑的残缺美学,温度骤降时的应激反应..."
她对着手机喃喃自语,像在给初恋写情书。
突然抄起刚塑形的泥胚砸向地面:"不对!这种破碎太工整了!"
三个月后,她的抖音直播间总在凌晨三点开播。
AI生成的《陶器占星术》在背景滚动,带着毛边的解说词像咒语:
"巨蟹座客人请选第三号茶盏,它的开片纹路能镇住水逆..."
那些带着气孔和指纹的瑕疵品,反而比完美器皿贵出三倍。
认知暴击:
当人类追求机器般的精准时,机器在模仿人性的笨拙
最高级的商业是制造"可控的意外"
三、流量森林里的共生游戏
参观某MCN机构的"AI手术室"时,我目睹了魔幻场景:
二十台显示器滚动着不同人设的账号——
温柔宝妈、毒舌律师、叛逆少年
运营总监骄傲地演示:"用声纹模拟器直播,连咳嗽声都带方言味儿。"
我突然想起老陆辞职前的眼神。
他抱着纸箱站在电梯口:"您知道为什么机器永远写不出真文案吗?"
没等我回答,电梯门缓缓合上:"因为它没在凌晨三点接过甲方的骂人电话。"
当晚我做了个实验:让DeepSeek学习老陆十年来的被拒稿。
次日生成的《品牌道歉信模板》,被某个翻车品牌疯传,单品销量暴涨200%。
四、新师徒时代的黎明
收到苏青寄来的茶盏那天,景德镇正在下今年第一场雪。
盏底刻着两行小字:
"敬尚元老师——
感谢您教会我与狼共舞"
开箱视频里,她捏着AI生成的解说词自嘲:"以前觉得工匠精神是死磕完美,现在明白真正的传承是教会机器犯错。"
我突然理解老陆临走时的愤怒——
我们都在经历一场温柔的弑父仪式
杀死对经验的迷信
杀死对稳定的执念
杀死对权威的盲从
五、写在算法背面的墓志铭
昨夜老陆更新朋友圈,晒出在终南山开的"数字戒毒所"。
课程表印着刺眼的slogan:"找回人类粗糙的荣耀"
我让DeepSeek分析他的文案风格,跳出一段诊断:
"痛苦浓度超标,建议稀释后投放"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他在山间治疗AI PTSD
我在城市驯养算法野兽
我们终将在某个流量废墟重逢
用彼此的方式证明——
人性既是诅咒
亦是最后的圣殿
真正的企业家,
不是建造护城河的领主,
而是主动拆墙的叛军。
当你能把毕生绝学喂给AI时,
景德镇的陶土,终南山的雾,
都是你永不背叛的传承者。
来源:尚元的极简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