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柯洁在第29届LG杯世界棋王战决赛连续违反韩国新规则“提子未放置于棋盒盖中”,造成巨大争议后,中文平台出现了《规则的导火索:党毅飞VS元晟溱》、《韩国围棋规则修改的“罪魁祸首” 2024韩国围甲半决赛第一局党毅飞半目胜元晟溱》等网帖,试图探寻韩国棋院2024年
柯洁在第29届LG杯世界棋王战决赛连续违反韩国新规则“提子未放置于棋盒盖中”,造成巨大争议后,中文平台出现了《规则的导火索:党毅飞VS元晟溱》、《韩国围棋规则修改的“罪魁祸首” 2024韩国围甲半决赛第一局党毅飞半目胜元晟溱》等网帖,试图探寻韩国棋院2024年11月8日推出新规则的缘由。
所谓蝴蝶扇动翅膀,谁也想不到2024年5月的一盘棋竟然牵连起2025年1月震动世界棋坛的滔天巨浪。
2024年5月8日在韩国围棋电视台演播室进行的2023-2024赛季韩国联赛季后赛第一轮,第二局由物价信息队外援党毅飞执白迎战陕川队元晟溱。胜率显示前半盘黑棋长期占优,随着党毅飞左下角造出劫争,局势变得混乱。此时双方时间都非常紧张,党毅飞白222提劫后,可能是出于平时的习惯,没有像这盘棋之前那样把提子放在位于左手侧的棋盒盖里(韩国电视台直播镜头下白方棋盒盖与棋罐不在同一侧,但棋手有权自己调整)。
直播视频画面显示,党毅飞白222(左下角白√子)提子后,将这颗死子握在了手中。
此后,元晟溱黑229经过1分15秒的长考,时钟倒计时读到“1”即将超时的时候决定放弃劫争,却成为胜率暴跌50点的败着。白棋消劫后稳健收官,很快导入白半目胜的格局。然而,白268提掉一子后,党毅飞连同之前的死子一并放进棋盒盖,视频中可以连续听到两次棋子触碰木盖的声响。元晟溱盯着棋盒盖呆住数秒,还做出了用手摸头的疑惑动作。
元晟溱经过一番判断,黑229做出关键决策,但结果证明是错误的选择。
据前述网络消息,元晟溱赛后向裁判提出了“对方未及时放置死子,影响形势判断导致输棋”的申诉,但因规则无此条款而作罢。这场季后赛的结果是物价信息队3比2险胜,陕川队就此出局,这盘受双方对局习惯影响的棋局与队伍名次自然有着直接关联。整整半年之后,针对“死子必须放置于棋盒盖”的条款得到通过,直至LG杯决赛酿出前所未有的事件。
从党毅飞白268(左上角白√子)提子后,元晟溱察觉到死子数量不对的表情来看,还真有一部分韩国棋手使用死子帮助点目。但在广大普通爱好者的认知中,自己记住提子才是职业棋手的专业性体现。
如果网络传闻为真,则此款规则从源头就缺乏合理性。第一,比赛过程中利用死子帮助数目,是否是所有棋手必须遵从的要求?如果只是元晟溱等部分人的习惯,则此款规则有“少数习惯绑架多数利益”之嫌。至少,仍在使用棋墩跪坐对局的日本棋手(参见野狐围棋1月30日《日本教练详解LG杯死子争议》一文)和死子不参与数目的中国棋手无此习惯,韩国也没有给出支持这项新规则的数据依据。
第二,从实际出发,即便棋手有利用死子数目的习惯,也不是推广到任何一盘棋都有效的真理。倘若提子过多且用时紧张,根本不可能一眼点清死子数。也就是说,这个习惯只在限定性场合才起作用,将其升级为普遍性的惩罚规则,实属小题大做,权力滥用。
提子数多的情况在围棋比赛中并不少见,图为2021年1月7日日本国内比赛赵治勋执白3目半胜关航太郎,双方死子回填后,仍然多出十八颗黑子和二十一颗白子。日本规则下,保存死子以保证终局数目无误即可。
第三,再退一步,假如元晟溱真的因为党毅飞将死子握在手里、没有看到而误判形势,按照问题导向原则,规则只需强调死子必须展示出来即可。强制放到棋盒盖内,势必造成2月1日韩国超速擂台赛睦镇硕对吴侑珍第二局,执白的睦镇硕临近终局时连续提掉十余颗黑子,棋盒盖放不下掉落出来,又一颗颗捡回垒好的戏剧性画面。如果此时睦镇硕时间殆尽或手法不精,导致超时亦或再次掉落遭到判罚,是否又变成一场闹剧?这是人为硬性规定,缺乏变通弹性,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典型案例。
因提子数太多,睦镇硕还未全部拿掉黑子,死子已散落棋盒盖四周。
第四,部分中国棋手由于长期以来的规则、习惯,对死子和其他棋子的管理相对不够规范,但这属于对局礼仪的范畴,无论如何也上纲不到规则判罚的高度。如果韩国新规则问世的导火索真的是党毅飞比赛中的礼仪失误,则此款规则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昭然若揭,公平性值得进一步分析。
第五,日韩规则终局数目时死子需要回填,因此一颗死子代表一目。新版韩国规则将未放置到棋盒盖的行为提升至一次罚两目、两次判负的严厉程度,是标准的“过”“罚”不相匹配,即“刑弃灰于道者”。严刑峻法之下,为谋求己方最大利益,举报成风必然成为常态,有此为指导,行业风气际临崩坏。
“卞相壹举手”成为网络热梗。
1月22日LG杯决赛第二局卞相壹扭捏举手,举报死子未正确放置已成“破圈名画”,对围棋形象的打击几十年都难以恢复。1月26日中国业余棋手邵光在韩国参加比赛时也遭遇类似情况,怒言“当心思沉浸在棋局中,很多动作就是下意识的,这个真没法改,何况对面像贼一样偷窥着你呢”。围棋作为一项本可以跨语言“手谈”的高雅项目,竟在新规则下严重丧失了互信。
2025年韩国新创办Blitz杯国际元老公开赛,业余组预选1月25、26日在韩国棋院进行。中国名将邵光26日上午对阵韩国棋手梁德柱(音译),两次打劫提子都习惯性放在棋盒旁边,连续被对手第一时间向裁判举报。第一次罚两目后,第二次因邵光已意识到并立即放到棋盒盖里,裁判尺度放宽,示意比赛继续,梁德柱甚至愤怒地要离场退赛,后被劝回。最终告负的邵光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对手“怎么不看棋而是看我手里的棋子啊”。
新版规则没有明文指出提子放置的时间和违规后裁判介入的时间,扩大了裁判的自由裁量权、选择性执法权,也带来规则不明晰下的立场对立。例如1月23日LG杯决赛第三局卞相壹白52先按钟再放死子,引发中国棋迷质疑;柯洁几次死子放于盘侧,裁判介入的时间都不一致;还有人追溯到2024年11月18日三星杯半决赛丁浩胜金禹丞、11月19日三星杯决赛第一局党毅飞胜丁浩两局当中,丁浩多次提子未放入棋盒盖,此时新规则已实施,但裁判并未下场处罚。网络截图三星杯决赛第一局丁浩白176提子后的死子放置情况。
由于判罚尺度不统一,裁判的作用被无限放大,而韩国围棋裁判又只是在职业棋手中轮流选派,并无严格的遴选、考评、认证机制,致使规则执行的权威性大受影响,“阴谋论”横行的土壤就此产生。本就缺少当代商业思维的围棋界长期运行所依赖的“君子之交”面纱撕碎,人工智能风险早已高悬,永无宁日的未来可以预见。
据韩国棋界传言,中国围棋协会已正告韩国棋院,如果现行规则不做出符合行业基本认知的修改,中国棋手将难以参加韩国主办的各类围棋比赛。棋界兴亡,系于规则人士一念之间。
来源:野狐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