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00年至2017年期间,NASA数据表明全球植被增加量中中国贡献了25%。
“因为中国,地球更绿”这句话可以从NASA的数据得以证实。
在2000年至2017年期间,NASA数据表明全球植被增加量中中国贡献了25%。
如此贡献的背后就是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
中国为了应对环境污染等问题,从上个世纪就开始植树造林,现如今森林面积已经比新中国成立时增长一倍多。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提升至2022年的24.02%,这其中,草地面积也在提升。
这些年我国在植树造林等工作上不遗余力,如此成就斐然的情况下,自然会影响地球的整体水平。
因而NASA表示“因为中国,地球更绿”。
中国的造林工作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了,经过了70多年的努力,目前中国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2.31亿公顷。
我们知道森林是没有办法短期内就会长成的,虽然我们每年都在积极植树造林,但生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森林大致在60万到100万公顷之间。
这么多年来,我国徒手造林的精神不减反增,特别是在林业产业上,中国在全球几乎占据了一半。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2010年至2020年这十年间全球又新增多少森林面积。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全球新增森林面积1.52亿公顷,这其中,中国占据了90%以上,这就相当于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森林面积的绝大部分。
毫不夸张的说,现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林业大国。
我们应该知道造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算是长期造林,如今的进度也让世界惊叹不已。
要知道按照中国目前的森林面积算,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如果达不到全球森林覆盖率,那才奇怪。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要远远高于全球的森林覆盖率。
要知道全球森林覆盖率一直停滞在31%左右,甚至因为一些国家的森林砍伐行为,在此基础上还大幅降低了。
相比较之下,我国不仅大幅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而且还对全球森林覆盖率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
有人问,如果我国的森林数量增长着,树木覆盖面积也不断增加,那森林质量如何呢?
毕竟光有数量是没有用的,质量才是的关键。
森林质量是指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森林的种类多不多,树木高矮粗细,树冠多不多,这些都属于森林质量的一部分。
森林质量高,那么生态环境也就好,反之,生态环境也就差。
我国在森林质量提升这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先不说一百年前的情况,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国的森林质量就已经大幅提升。
截止到2022年,我国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状况非常良好,甚至与世界先进水平完全相当。
综观全球,各国的森林质量各不相同,有些国家甚至由于森林破坏,树木已经没有办法继续生长。
我国在生态环境恢复方面做出的努力可见一斑,在中国的努力下,地球生态环境大幅提升。
中国的绿化对其他国家同样是很大的推动力。
我国在植树造林上成就斐然,其他国家也会受到触动,努力提升自身的绿色环保意识和行动。
毕竟这种事好多人一起干,才能更快有进步,谁会愿意一个人走,其他人不动呢?
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促进全世界。
中国植树造林,全球受益,节省了很多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
就拿到2010年为止的十年为例,这十年中环境污染治理节省的成本能达到1.3万亿人民币。
这些数字不仅是中国的荣誉,同样也是全球的荣誉,是地球的荣誉。
所以说中国成就斐然,其他国家也同样受益。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中国的植树造林技术世界公认,在防沙治沙方面也不落人后。
沙漠治理是中国面临的一道难关,但中国人被难不住。
先不说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治理沙漠的技术,就说我国的植树造林本领就很强了。
上世纪,植树造林也已经开始了。
我国北方地区植树造林的力度在逐渐提升,特别是在防沙治沙方面,势头强劲。
我国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有一个工程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于1978年,至今已经实施了45年,并且还在持续不断的进行。
这一工程计划在2050年前完成,治理北方地区沙漠化问题,为避免沙漠化扩散。
三北防护林工程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1978年至1995年,这一阶段以基本的治沙成效为主。
第二个阶段从1996年至2010年,全面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
第三个阶段从2011年至2050年,继续深入挖掘造林潜力,大力提升植树造林质量。
三北防护林系统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个重大的生态工程,也是我国治理北方沙漠的重要措施。
为什么说是北方的沙漠?
北方的沙漠主要是由两大沙漠造成的,一个是戈壁沙漠,西北部有一个,青海省有一个。
而且戈壁沙漠并不是纯沙漠,戈壁沙漠中多是沙石、沙土,都是森林的“根”,是树木生长的基石。
另一个北方的沙漠是乌鲁木齐的沙漠,主要是由风沙形成,风沙随风四处漂移,成沙丘状态。
而我国有一个草原面积极广,那就是内蒙古草原。
这片草原地势非常平坦,属于一望无际的平原。
但是这片草原的生态环境较差,草木生长速度慢。
面对四处飘散的沙尘和草木生长的缓慢,盲目植树造林是达不到效果的。
需要先对土地进行砂化处理,让沙粒和其他成分结合,以便树木扎根生长。
此外,沙漠中的水分要比别处多,地表水慢慢蒸发后,留在地底的水分蒸发迅速,形成一种咸碱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植物生长极为不利。
在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技术支援。
我国早已开发出多项相关技术。
在众多治理沙漠的技术中,有一项比较特殊的,那就是微创气流植树法。
这种植树的方式是对沙尘气流进行分配,专门处理那些适合生根的树木。
当沙尘气流达至树木根部时,树木就会扎根生长,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分配气流非常精准,树木扎根效果极好。
还有一项就是无人机播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避免误播。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树种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呈扁平状,有的呈长条状,还有的是呈球形状。
这些树种在播种的时候很有讲究。
有的种子需要一定的深度才能生根,这就要求播种要精准。
如果深度不够,树种就会枯萎。
无人机播种的优点就在于,它能精准深播,种子一定深度自然生根。
基于我国完善的技术支持,沙漠治理工作大幅推进。
沙漠植物生长情况良好,植物覆盖率也在提升。
这是中国的骄傲,同样也是世界的骄傲。
未来,中国也会在环保事业上做出更多努力。
来源:热心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