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告别了乌斯怀亚,经过几个小时的缓慢航行,2月1日凌晨,船终于驶出比格尔水道东出口,随后以16节的航速向南设德兰群岛开去。此间要跨越世界最宽海峡的德雷克海峡。这个970公里的宽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从南纬55度的火地岛航行至南纬62度的南设德兰群岛,穿越著名的“
告别了乌斯怀亚,经过几个小时的缓慢航行,2月1日凌晨,船终于驶出比格尔水道东出口,随后以16节的航速向南设德兰群岛开去。此间要跨越世界最宽海峡的德雷克海峡。这个970公里的宽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从南纬55度的火地岛航行至南纬62度的南设德兰群岛,穿越著名的“魔鬼西风带”。
由于地球南部没有大陆阻挡风的流动,这里的风多,且风大。航海家中流一种说法:“咆哮40度,狂暴50度,尖叫60度(Roaring forties,Furious fifties, Screaming sixties)”。我原本是想,以虚拟航海家的身份实际体验一下“魔鬼西风带”的头晕不已,狂吐不止。
不料想,到2月1日中午,船已轻松走过了57度。所谓的“狂暴50度”,不仅没什么风暴,连喜欢风暴的海燕也没有,光秃秃的海面上,仅有2米的海浪和每秒10米的西风。2月2日凌晨,船稳稳当当地开过了南纬61度。说好的“尖叫60度”呢?
我想“魔鬼西风带”是指这一高纬地区的冬季风暴。夏季,这里通常没有大的西风。这一点船方很清楚,特意选择夏季进入南极,不遭罪。但我,大失所望。
船在南纬59度左右就已进入了南极复合圈。它的生物边界是,圈内海水温度是2度左右,圈外海水温度8度左右。我们进“圈”了,一切都要从保护生态出发,管控自己的行为。
船内广播和船内报纸都说了,有个会,所有乘客务必参加。重要的事情讲三遍,上午、中午和下午,连续三场同样的《游览南极相关说明会》,必须参加其中的一场,相当于严肃的“政治学习”。
主讲是苏珊博士(图一)。她说,南极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保护区。但是,从1959年就成立了南极保护组织,签订了《南极公约》。它就是南极的法则,大家必须遵守。也就是说,所有船只进入南极都有组织在管,包括渔船进入南极捕鳞虾,也是要领许可证,才能进入南极。为了保护南极旅游环境永续利用,1991年又成立了南极国际旅游组织(IAATO)。这艘太平洋世界号和平之船是去年刚刚加入这个组织的成员,这样大的环球邮轮进入南极,是很少的例子之一。
图一:苏珊博士给大家讲解南极复合圈,圈内海水温度是2度左右,圈外海水温度8度左右。
她说,从乌斯怀亚上来一位新船长,他将和苏珊博士,还有太平洋世界号船长,“三位船长”共同完成南极航程。我以为这个说法还包含了另一层意思:新上来的船长是熟悉南极水域的南极领航人,苏珊说是领队,实际上是代表南极国际旅游组织(IAATO)指导和监督本邮轮的南极游览,太平洋世界号船长是本船的法定开船人,负责开船。
苏珊博士具体讲了,几条本船的新条规。
为防止禽流感,即日起船上将停止提供鸡肉、鸡蛋。开放甲板上的餐厅关闭,并禁止在甲板上用餐。同时,严禁投喂和触摸接近本船的鸟类,发现鸟类的尸体,不要触摸,请报告船员。
晚上10点关闭甲板上的灯光,有阳台的客舱,晚上要拉上窗帘,防止飞鸟撞船。绝对不要把物品和垃圾投掷到船外。禁止使用无人机,拍照禁止使用闪光灯。
南极航行其间,无法排放生活用水,船内洗衣房停止使用。客舱床单暂停更换。也请大家节约用水,尤其是使用沐浴等设施。
苏珊博士讲完,又一个英国小伙子跳上舞台,他也是“IAATO”的工作人员。他告诉大家,只要完成六项保护南极和宣传保护南极的任务,在南极航程结束后,就可以申请成为南极大使。这六项任务中,有宣传南极环保、节水、不浪费食物……我可以做到。至少在南极巡航这一周,只刷牙,不洗澡了。争取出了南极,能得到南极大使的证书。
从好望角和从澳大利亚,乘船到南极都要七天。乌斯怀亚是离南极最近的港口,只要两天就能到达南极。所以,经过两天的航行,2月2日早晨,我们的船就到了南设得兰群岛附近。南设得兰群岛是英国人根据苏格兰以北的设得兰群岛,而将它命名为南设得兰群岛。谁最先发现南设得兰群岛,存在争议,但最早对此地进行地理描绘的是1819年英国科考队的考察与测绘。此后,人们才知道,德雷克海峡南岸是南设得兰群岛。
从七层甲板服务中心贴出的航行位置示意图看,原定航线是从乔治王岛东边绕进南设得兰群岛与南极半岛之间的水道。因为没有浮冰,船改由乔治王岛和纳尔逊岛的西面,进入尼尔森海峡。海峡的西面是罗伯特岛,海峡里有雾,大约用了1个小时,上午10点船就驶出了尼尔林海峡。
中午,云雾之中可以看到格林尼治岛。船已开始在南设得兰群岛与南极半岛之间的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航行。由此开始,就是与南极和南极半岛亲密接触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先问一个:南极洲算一个洲吗?
地理,看上去是“公理”。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世界有几大洲,各国教育部门各说各“理”。“七大洲”是普遍分界模式,从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洲)。但美国和澳大利亚并不认为大洋洲(Oceania)是一个大洲,他们认为在地质学上澳大利亚洲(Australia)已是一个独立的“洲”。俄罗斯、东欧国家和日本普遍使用6大洲。有意思的是奥委会,它的五环标志只认有人类居住的5大洲。南极洲从未派人参加奥运会,所以在奥委会这里,南极洲不算一个洲。
不管它算不算一个洲,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南极半岛。面前的问题是,南极半岛位于南极洲的西部还是东部?
1923年清华中文系教授汪鸾翔先生为清华大学写校歌,豪情万丈,金句叠嶂,其中有“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先生原意是,超越西学东学,立不朽之大业。近年来引用此句,变成了遵循本心,随性而活。但在南极半岛,我必须弄清这里的西东。
奇特的是,南极还真有点“无问西东”的意思。南极洲不是根据地球的东西半球划分地界,而是基于经度范围划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维多利亚地、极点等;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至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等。如此来看,南极半岛是西南极洲上的一个半岛。它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的大半岛,多数地方位于南纬63度。
南极洲“无问西东”,那么,南极分不分南北?不分。在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任何地点均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不分南北”的南极,只按上面说过的,分为两个主要区域:
“西南极洲”这个名称在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年)之后,才广泛使用。它全部位于西半球之内,在横贯南极山脉以西的太平洋一侧,包括玛丽·伯德地、埃尔斯沃思地和南极半岛等。由山地、高原和盆地所组成。面积与高度均比较小,面积为229万平方公里,平均高度1,290米,基盘平均高度低于海平面140米。大陆冰的体积与厚度也小,体积为330万立方公里,冰厚平均为1,080米。年降水量比东南极洲稍多,南极半岛年降水量达600毫米。
以热闹而论,整个南极洲最热闹的莫过于“西南极洲”的南极半岛了。
南极半岛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的大半岛。因为这里与美洲大陆最近,这个半岛像中国三线城市的楼盘一样密密匝匝到处都是各个国家的各种科考站。即便是用小字号的字排列其名,也连成了一片又一片。这里选用的是上海王岳雷加了汉字名称的南极半岛地图,颇有“指南”的作用(图二)。中国首次南极科考以来的几十年里,已建成了4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附近还有一个在建的站。
图二:上海王岳雷加先生加了汉字名称的南极半岛地图,颇有“指南”的作用
每年12-1月是南极最暖的日子,气温1度左右。天不是很冷,大家都跑到甲板上欣赏南极美景,中午雾散了,但云还很多。下午2点,船开始绕行迪塞普申岛,也叫欺骗岛(图三)。这是一个火山岛,1969年还喷发过一次。岛上有30万只企鹅,船离得远,岛上密密麻麻的企鹅,用10倍的望远镜都看不太清。但鸟粪的臭味老远就闻到了。船长广播说“12点钟方向发现鲸鱼”。据说2月是观鲸的好日子,我这不算长的240毫米的长焦镜头,只能拍下两个小小的背鳍(图四),不知是什么鲸鱼。过了一会,它们又出现了,赶紧拍,这次拍到它的大翅,是大翅鲸,就是座头鲸吧(图五)?南极是属于它们的海洋,它们应当喷气、张旗、亮剑。
图三:船开始绕行迪塞普申岛,也叫欺骗岛。
图四:只能拍下两个小小的背鳍,不知是什么鲸鱼。
图五:拍到它的大翅,是大翅鲸,也就是座头鲸。
来源:梁二平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