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原市中心医院成立于1902年,至今有122年,是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北大医院成立于1915年,至今有109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西医综合医院,如今,两家百年老院联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太原市委市政府及省、市卫健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23年7月8日成功
太原市中心医院成立于1902年,至今有122年,是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北大医院成立于1915年,至今有109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西医综合医院,如今,两家百年老院联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太原市委市政府及省、市卫健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23年7月8日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优化管理机制,推进创新发展
自获批以来,两院区双翼齐飞,互补发展,全院干部职工不负国家使命与三晋期盼,凝心聚力,踔厉奋进,紧紧围绕“抓党建、转作风、强管理、推改革、做增量、促发展”,严格遵循“11224”路径方法“3345体系”建设,以“五角星”文化建设为引领和保障,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以“团队”为协作,稳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疑难重症诊疗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逐步提高,区域影响力不断增强,奋力谱写出工作全新、格局全新、面貌全新的北大医院太原医院新篇章。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我院国家区域中心建设的突破年。
我们坚守初心使命,高质量建设医院。北大医院累计派驻院领导8人,常驻专家40人,短驻专家291人,来院1208人次。重点建设四大中心:心血管病中心、泌尿与肾脏病中心、妇产生殖中心、皮肤病中心。进行了品牌,技术,管理,人才,标准,科研,教育“七平移”。两家医院同道联手共开展了近200项新技术。开展国产机器人手术132余例,并开展了山西省首例5G远程国产机器人手术,引进博士2名。2024年1-10月,同比门诊人次增长12.41%,急诊人次增长10.68%,通过医院外转患者下降87%,“大病重病不出省”的目标初显成效。门诊患者满意度稳定在93%左右,住院患者满意度稳定在99%左右。
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温暖又感人的瞬间
“还记得当初刚刚开诊,患者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那是对我们的信任”
让我们共同聆听汾东院区第一批入驻科室医护人员心声
陈烜 神经内科主任
时光荏苒,回首我们神经内科搬迁至汾东院区的历程,心中满是感慨。初来乍到之时,汾东院区虽硬件设施美观,但诸多软件方面却近乎从零开始。病房、病床等设备有待完善,医院部分区域未开放,过道被阻拦,电梯早早就停止运行,食堂供应也极为简单,仅能提供面食。当时,我科作为先遣队,仅9名女性医护人员,却要面对科室建设的重重挑战,水、电、暖未完全开通,每到特定时间院区便陷入黑暗,值夜班时的寂静让年轻女大夫心生恐惧,但我们齐心协力,将有窗的房间改为值班室,在艰苦中寻找希望,以乐观和干劲面对一切。
人员短缺、设备不足并未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为解决辅助检查人员不足的问题,医生们身兼数职,自学多项技术,从脑电图、肌电图到脑超,我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逐步掌握各项技能,实现了从诊断到辅助检查工作的全面承担。随着团队的发展,我们分工协作,让每一项工作都有序开展,在艰难中逐渐站稳脚跟。
下乡义诊是我们与当地百姓建立深厚情谊的桥梁。初来小店区,百姓对我们医院知之甚少,但我们坚信能以服务赢得信任。每周五风雨无阻,我们开车前往各个村庄,尽管路途艰辛,道路崎岖,甚至多次遭遇危险,但我们依然坚持。每一次义诊,都是一次宣传医院文化与技术的机会,我们耐心解答村民的问题,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曾经有位老年男性患者,因信任我们,即便家远也前来就医,虽最终因病离世,但他和家人与我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这份信任和情谊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还有一位随我们一同搬迁的特殊患者,在搬迁当天与我们共同庆祝,他的信任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这5年,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患者的信任,更是团队的成长与医院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通过对接北大医院先进的医疗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门诊量、住院量以及手术量逐年攀升,神经内科的技术实力不断增强,脑电图技术更是在省内声名远扬。曾经的努力与付出,让我们在面对人员变动时能从容应对,医生掌握多种技术,既保证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又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发展。这不仅契合了医院发展的需求,更与国家对专科医生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
张丽 消化内科主任
汾东院区从开诊前被专家认定“开业即死”,到开诊后逐步发展壮大,这一历程充满挑战与感动。作为其中一员,我深刻体会到诸多“0~1”突破的不易,也在这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
开诊前,汾东院区虽硬件设施完备,但在专家眼中未来堪忧。于我们消化内科医护人员而言,未来充满未知,可内心的激情与使命感驱使我们前来。这里有我理想中现代化医院的模样,参与其从无到有的建设,是我职业生涯的骄傲。响应院领导号召,我们消化内科医护人员满怀希望,踏上这段充满不确定性的征程。
开诊初期,“0~1”的困难无处不在。病房建设上,从空荡荡的病区到一应俱全,护士长和全科人员一点点搬运布置,每一张病床、每一件物品都倾注心血。消化内镜中心也是从无到有,设备未到位就四处去借,人员不足就自己顶上。第一个手术日,在条件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完成 9 例手术,背后是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的支持;第一个住院患者的到来,凝聚着康慧娟医生往返20公里长途奔波的辛劳;抢救第一个重症患者,刚入职不久的吕晶医生坐在小板凳上整晚守在患者床前;为保证检验及时,医生护士拿着标本追着班车跑。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在汾东院区消化内科的起步阶段都充满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工作强度极大,每天长时间工作,频繁义诊、加班,我们以“起跑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态度全力以赴、毫不懈怠。这背后是对医院深深的热爱,视汾东院区为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一点点成长,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我们把医院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在每一个细节中倾注心血,张文清护士长说过“我不能接每一个患者入院,但是我能保证送每一个患者出院”。
疫情突然来袭,打乱发展节奏,但我们迅速调整,为抗疫贡献力量的同时,努力恢复医疗服务,不断寻求新突破。一边在艰难环境中创业,一边积极提高技术水平,开展众多新技术,医院的第一例胃造瘘手术、第一例的食管支架手术、第一例ERCP、第一例胃早癌切除术等等多个第一。我们的努力也吸引了优秀人才加入,队伍不断壮大。
回首这五年,从开诊时的迷茫到如今的稳步发展,每一个 “0~1” 的突破都是成长印记。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只要有信念、有热爱,即便面对重重困难,也能开辟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未来我们消化内科将继续努力,创造更多辉煌。
杜虎羽 骨科主任
自2019年11月,我受医院委派筹建汾东院区骨科以来,这五年的历程充满艰辛与挑战,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喜悦,我深感使命与责任重大。
初到汾东院区,周边环境荒凉,基础设施匮乏,开展骨科清创工作所需物品都无法保障。面对收治病人困难的局面,我带领团队积极行动,深入周围村子和厂矿义诊,努力吸引患者前来就诊。在艰难的条件下,我们从每一个清创操作、收治每一位病人做起,付出了巨大努力。
2020年2月,我们成功开展了汾东院区第一例骨科手术——锁骨骨折手术,那一刻科室医护人员的兴奋与喜悦至今难忘。此后,我们的骨科不断发展,历经六次搬家,从最初仅有简单牵引和换药功能的门诊,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冲击波室、牵引室、换药室、支具矫形室、骨骼康复室等齐全设备的门诊,门诊病人数量随之稳步增长。
目前,骨科科室规模从最初的50—60张床位发展到如今的200张床位,医护人员达120人左右。专业细分也取得显著成果,涵盖手足外科、运动医学、关节、脊柱、肿瘤等。年手术量达到四千台左右,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回首这五年,每一张病床、每一张桌椅都是我们亲手安置,每一位患者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在服务和技术上,我们都全力以赴。未来,我希望科室全体同志凝心聚力、勇于进取,使我们骨科早日跻身山西省先进行列,冲击山西省重点学科。这五年是拼搏的五年,也是我们走向更高目标的坚实起点。
白艳萍 心血管内科汾东一病区原护士长
汾东院区心血管内科在发展进程中,全体医护人员用行动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奋斗史,作为其中一员,我见证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荣耀,心中感慨万千。
2019年初准备搬入汾东院区时,因汾东院区地处偏僻,通勤不便,居住在北城的科室人员起初意愿不高,但心内三科最终决定全科建制整体搬入,这意味着我们要面临诸多未知与挑战。在汾东院区的初期运营阶段,工作压力巨大。作为重症患者众多的心内科,过年期间急性心梗患者不断,监护室尚未完备,我们只能在避难间改造的临时监护室里坚守,人员少就意味着更频繁的倒班,12小时的排班制度虽然辛苦,却没有一个人退缩。每个人都时刻准备着,只要有需要,就毫不犹豫地回到岗位。正是凭借着这份坚韧和团结,我们逐渐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患者数量稳步增长,曾经的辛苦付出开始收获回报。
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马登峰主任从北大医院进修回来后倡导的“有温度的医疗服务”理念深深触动了我。工作三十年,我深知医患之间不仅仅是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更需要人文关怀。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容,听到他们对医院的认可,内心的满足感无法言喻。当老患者带着朋友前来就诊时,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治病救人,更是在传递温暖与希望。
张文清 消化内科汾东病区原护士长
2019年11月初我接到通知后,随即带领两名护士随张丽主任进驻汾东院区筹备消化内科开诊事宜。当时交通不便,科室所在的住院部9层满是尘土、一无所有,电梯也时好时坏,但我们从一床一桌开始搬运筹备,历经 20 多天,成功筹备了八张床位,使科室于11月30日顺利开诊。开诊前20天和开诊后20天中,我连续20天未回家,创造了护士长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
汾东院区开诊后,第一个月收治病人40人、出院30人,劳动强度极大,化验室不齐备,护士需为患者买饭、送样本到府城院区化验。尽管辛苦,但我内心充实,对医院和汾东院区满怀热爱,开诊一周后床位增加到 16 张,一个月时达到 50 张,每张病床和物件都倾注了我的汗水。
今年4月,我因工作安排回到府城院区,离开汾东院区时十分不舍。在汾东院区的5年间,因距离远且重症患者多,我为确保患者平安,加班100多次,常留宿科室,粗略统计有100多天。医护人员有责任让患者平安出院,这是我在消化内科工作37年以来的宗旨。
我们既然是北大医院太原医院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爱院护院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当汾东院区迎来 5 年庆、50 年庆,乃至更为长远的庆典时刻,回首往昔,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曾毫无保留地奉献出青春,挥洒过热汗,全力以赴地拼搏过。
医院每一项事业的发展、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全院职工执着的坚守、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忆往昔峥嵘岁月,豪情满怀;展未来光辉前景,信心百倍。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将以汾东院区五周年庆为新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奋发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去描绘新的蓝图,谱写新的篇章,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行,为祖国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党委宣传部(宣传中心)邵蕊菁
图片视频:党委宣传部(宣传中心)
编审:党委宣传部(宣传中心) 邵蕊菁
责编:党委宣传部(宣传中心) 王 斌
来源:北大医院太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