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的爱情表达“土”吗?告你说,土到极致就是潮

360影视 2025-02-04 07:59 2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哥们儿到成都上大学。初登宝地,还没缓过神,女辅导员要求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用家乡话介绍自己,但是大多数互相都没听懂,辅导员说:这样吧,我把大家都熟悉的诗人徐志摩情书一段写在黑板上,你们各自用家乡话念一遍,可好?

说一个记忆很深的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哥们儿到成都上大学。初登宝地,还没缓过神,女辅导员要求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用家乡话介绍自己,但是大多数互相都没听懂,辅导员说:这样吧,我把大家都熟悉的诗人徐志摩情书一段写在黑板上,你们各自用家乡话念一遍,可好?

我的肝肠寸寸的断了。今晚再不好好的给你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给你看我就不配爱你,就不配受你的爱。我的小龙呀,这实在是太难受了。我现在不愿别的只愿我伴着你一同吃苦。你方才心头一阵阵的绞痛,我在旁边只是咬紧牙关闭着眼替你熬着。龙呀,让你血液里的讨命鬼来找着我吧,叫我眼看你这样生生的受罪,我什么意念都变了灰了!

这段腻得让人打哆嗦,起鸡皮疙瘩的情话令那个年代十七、八岁的男女们登时个个跃跃欲试,课堂热闹起来。

然后的情景大家可以脑补。

这哥们儿春节时回到新乡,和大家说这件事,并惟妙惟肖学着各省市方言背徐志摩的爱情誓言,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最后总结说:河南话真是很土,尤其是我们这豫北地区,缠绵悱恻的情话用我这新乡方言一念,马上就成了逗乐的啦。再美好的事物到了河南人嘴里立马变味儿,所以我在外面决不说河南话,以后我找女朋友也绝不找河南的。

后来,这哥们儿还是回到了河南,找了个河南老婆,只不过这女的在省电视台当个几频道主播,普通话字正腔圆,也算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愿。这是后话。

想想这哥们儿说的好像也确实如此。

且不说豫剧,只说这些年看过的凡用河南话表现的电影或是小品大多都是喜剧,表达感情常让人觉得不够细腻,也缺少点小资,跟闹着玩儿似的。尤其这几年让那个岳云鹏的相声《泰坦尼克号》把河南人说情话更是糟蹋得不轻,“肉丝儿白跳呗”的台词弄得全国人民都知道河南话搞笑。

笑是笑了,其他的先不说,首先就影响了俺们河南女子的形象。

河南话搞笑么?河南人就不能正儿八经说句话吗?就不能说那缠绵悱恻的情话吗?那肯定不是,用电影《手机》中葛优对徐帆的话来说:搁到宋朝我们河南人要教你说话。

葛优指的是宋朝时开封话是官话(普通话),若你再往前倒倒在东周春秋时期,洛阳话更牛,称为雅言,全国都要推广的国语。

(还有一件让你想不到的事儿,那就是全国铁路系统的“官话”,用的都是河南话。看过一篇文章里说道:郑州铁路局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铁路管理、营运部门,最早开办铁路学校,培养了一代一代千千万万的铁路运营管理人才,充实到祖国的四面八方铁路部门。所以,若你在昆明车站听到吆喝“倒,倒,挂上了”之类河南口音浓郁的调度语言,不要吃惊,因为他们都是河南老师教出来的。)

再说说情话,河南人更是口里含了蜜,风情飞上天。《诗经》中的“郑风”和“王风”写的爱情诗虽是郑州、开封、洛阳一片儿的大白话,却超高级。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翻过来就是:你那青青的衣领,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纵然我没有去找你,难道你就不能主动前来?

我在城楼上徘徊踱步,心里烦躁又焦急。哪怕仅仅一天没有见到你,却好像已经过去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美不美?你瞅瞅现在有多少写歌的人词穷时都要废寝忘食用这首诗的第一句?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翻译过来:那个采葛的人儿啊, 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隔了三个月之久。
那个采萧的人儿啊, 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隔了三个季节那么长。
那个采艾的人儿啊, 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隔了三年那般久。

简洁易懂,情深意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现在还在使用。

不会表白?不懂调情?

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汙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水和洧水,那河水欢快流淌,叮叮咚咚唱着歌呢。小年轻在河边溜达,手里拿着兰草,跟拿了宝贝似的。姑娘眼睛亮晶晶,凑到小伙跟前说:“走,去那边凑凑热闹呗!” 小伙挠挠头,憨笑着回:“我才刚去过呢。” 姑娘不乐意了,拽着小伙的袖子晃啊晃:“哎呀,再陪我去一次嘛,就当陪我散散步啦!”

到了洧水边上,好家伙,那场面,又宽敞又热闹,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小伙和姑娘在一块儿,打打闹闹,互相开着玩笑,玩得那叫一个开心。玩到兴头,小伙红着脸,塞给姑娘一把芍药花,姑娘接过花,嘴角忍不住上扬,也回赠了小伙一束,两人相视一笑,那爱意都快溢出来啦。

三千年前就懂得送花,比志摩的心啊肝啊不知强多少倍?

朝歌(淇县)之北为邶,之东为卫,之南为鄘。邶卫鄘三地之诗计有39首。

我只说说《诗经》里的豫北话,你就能看出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河南人表达感情多么细腻,女子们多么温柔、多么贤淑、热烈而浪漫。

邶、卫、鄘三地的情诗在《诗经》中有不少,以下是一些代表: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看看我的翻译:有个可文静可漂亮哩妮儿,约我搁城角儿那见面。我一听,心里头那叫一个得劲儿。到那儿后,我左顾右盼,连个妮儿哩影都找不着。她肯定是成心藏起来逗我玩咧,可把我急毁了,我挠着头皮,在那儿直转圈儿,嘴里还嘟囔着:“这妮儿跑哪去咧?可别吓唬我呀!”

过了一会儿,这妮儿可算露面咧,长得真是招人稀罕。她还递给我一根红管儿,那管儿亮闪闪哩,好看哩没法说。我心里头美得跟吃了蜜似哩,倒不是说这管儿值多少钱,关键是俺哩小心肝儿送哩,这意义能一样嘛!

后来这妮儿从郊外回来,还拿了一把白茅草给我。这茅草看着可真特别,又美又跟平常哩不一样。其实啊,也不是这茅草本身有多好看,还不是因为是俺待见哩妮儿送哩,我才稀罕哩跟啥样儿!

再看看俺新乡这一片儿的《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瞧瞧我的翻译:

上哪儿采菟丝子嘞?就搁那沬邑的乡下。俺心里头想嘞是谁?是那漂亮嘞大美女孟姜。她约俺在桑树林里见面,还在那上宫等着俺,完了还送俺到淇水边上。

上哪儿采麦子嘞?就搁那沬邑的北边。俺心里头想嘞是谁?是那好看嘞孟弋。她约俺在桑树林里见面,还在那上宫等着俺,完了还送俺到淇水边上。

上哪儿采蔓菁嘞?就搁那沬邑的东边。俺心里头想嘞是谁?是那俊气嘞孟庸。她约俺在桑树林里见面,还在那上宫等着俺,完了还送俺到淇水边上。

和三个妞同时约会?新乡人你可真中。

孟姜、孟弋、孟庸。在不同情境下分别思念着这三位女子,且她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份和特点,在诗中与诗人展开不同的情感互动,比如相约桑中、上宫见面,送别到淇水之上 。

还有卫风,不翻译了,自己品读吧。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男女相互赠答,体现了情感上的心心相印和精神上的契合,表达了对彼此情意的珍视。

《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是一首写妻子思念丈夫远行出征的诗,全诗紧扣一个“思”字,把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从这四首情诗可以看出豫北人在爱情表达上有以下特点:

含蓄而深情

《邶风·静女》中,男子与女子相约见面,女子藏起来让男子着急,男子挠头徘徊的样子尽显对女子的在意,两人没有直白的甜言蜜语,却在这种小互动中体现出含蓄又深厚的情感。

《卫风·伯兮》里妻子通过“首如飞蓬”“谁适为容”等细节,委婉地表达出对远行丈夫的深深思念,没有直接说“我想你”,但思念之情却溢于言表。

浪漫且主动

《鄘风·桑中》描绘了男女在桑中、上宫等地幽会,从“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可以看出女子主动与男子约定见面,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展现出豫北人在爱情中积极主动追求浪漫的一面。

《邶风·静女》中女子主动送给男子彤管和荑草,以物传情,这种主动的表达爱意的方式也体现了爱情中的浪漫。

注重情意与回应

《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等诗句,体现出豫北人在爱情中注重相互回应,你送我礼物,我也回赠更珍贵的东西,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表达“永以为好”的心意,强调爱情中对彼此情意的珍视和回馈。

所以说,河南话可不只是搞笑的“谐星”,它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既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幽默,也有倾诉爱意的浪漫。豫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言,讲述着生活的故事,传递着爱情的温度。咱们可别被那些片面的印象给骗了,得好好去探寻河南话背后的魅力,让这古老的方言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让大家都见识见识豫北人爱情表达的独特与奇妙!

来源:卫滨奇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