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博会上,王总的发言主题是《中国新一代企业软件在全球市场已具有竞争力》。看的出来,演讲关键词应该是:“中国”、“新”、“全球竞争力”。听听这场软博会、用友希望向市场传达什么声音!
导读:软博会上,王总的发言主题是《中国新一代企业软件在全球市场已具有竞争力》。看的出来,演讲关键词应该是:“中国”、“新”、“全球竞争力”。听听这场软博会、用友希望向市场传达什么声音!
解析点一:用友怎么看待当下软件行业前景?
后疫情这几年,软件商首先保证活下去,然后再说活得好不好、光不光彩。尤其2024年,各种互联网大厂裁员不断,各种声音解读主流ERP厂商的亏损凄惨。毋庸置疑,用友、金蝶、致远、泛微等厂商,从数字看,活得并不好。
但王老板的发言里说了一句话,原话是这样的:“中国软件产业经历了技术升维、产品换代、业务转型、产业生态化、市场全球化的积极创新、进化发展……虽然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为国产软件出海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整体行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乍一看,没有营养的天文学说。但回想起上学时期,听不懂的文言文总是背不下来,除非理解了内涵。那是什么样的内核逻辑,让他顺口溜一样的说出了这样的话?
1、国产软件在上升式发展,绝不是网上所传的“ERP已死”。最初的软件商拼技术,先有、再好;之后通过大量新领域的“小白鼠”试验,促使产品更新迭代,不换马甲没人买;再之后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乙方市场逐渐演变成甲方市场,倒逼软件商无论产品或者交付都要实现业务化转型;后来企业逐渐向外看,使得软件商产品在产业内生态化扩展、产业外走出国门。
那现在呢?攘外先安内,国内市场做实做稳,再说走出国门去露脸。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国产软件具备了出海的成熟性和资源匹配,市场全球化是大厂的下一步挑战。
2、国内外环境确实复杂多变,这是我们无法决定的。当下国际大厂频频撤离中国、对他们而言这也是“出海失败”,那我们的出海如何保障成功、长久?本质要看国产软件在国内规模化企业的实践验证,能否给到出海企业足够的信心、支持国产软件。同时也要看土生土长的海外企业,如何坚定摒弃自国软件而选择中国软件的,我想绝不是“价格低”这一点!
综上看,用友王老板的乐观不无道理:软件产业未来可期,机会与挑战并存,要求软件厂商更加注重向上发展与向下扎根的决心。
解析点二:用友的王总值得我们给一个大拇指!
之前我一直认为,王总上岁数了,只会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然而那些汇报多数来自同样不下市场、不去业务现场的领导们。封闭的圈层注定看不到真实的用户需求,也就做不了贴合市场的产品、培养不出注重业务实践与优化的交付团队。
这几年,不然。咨询、行业化、换帅、分公司化……敢于在这个时期、这个舆论压力重新出山、且大胆聘用了外来的黄博士,魄力和勇气确实可嘉。
王老板的行业观点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创造客户价值:烂大街的slogen,用友这一次也许可以做活!从用户出发,让匹配性高的方案赋能企业的业务敏捷、经营管理、全球运营;
2、“向深”也“向广”的产品理念:之前我说用友向“广”、金蝶向“深”、鼎捷向“专”,各有千秋。如果有一家软件商可以脚踏实地的不忘初心,在平台广度、功能深度、场景专业度等视角钻研产品,而不是靠着换个名字、套个马甲就推出了新产品,也不是靠着抄袭或者高仿就发布了新技术,那国产软件才会真的有希望!老王认识到了这一点。
3、脚踏实地、不忘仰望星空:今年我印象里,多家软件商发布了AI战略,但真正买单的用户并不多,不要听广告!国产软件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风,具备市场认可度的潮流才是真的潮流。对软件商而言,主业的专业化永远是根本,所以要脚踏实地;但很多时候,仰望星空也是对技术团队的考验、更是对资本方的信心肯定。用户鼓励软件新兴化,但最终买单的,一定是有价值的新兴化!
4、SaaS之路可以走、但要走稳:前几个月看到用友官方的一片软文,表达用友连续七年蝉联中国SaaS市场第一,这里我是打问号的。后来和金蝶的朋友交流,发现有一次误解了用友。用友的“云第一”靠的是大单份额,金蝶的“云第一”考的是中小企业份额。市场对云产品是否接受,一直围绕的“安全”、“绑架”、“渠道的客户所有权”、“平台的易用性”等课题展开的。质疑声的背后,其实就是解决方案的答案!SaaS之路可以走,但是如何走稳、如何让用户体会到安全感、如何让用户拥抱新鲜力量,这才是国产软件该去思考的。用友向云,从善意的角度看,我们期望成功。
综上看,王老板对市场的态度逐渐现实化,但发展格局又不乏高瞻远瞩,用“用户之友”的姿态再回战场,值得给他一个赞!
解析点三:什么才是国产软件“难而正确”的事儿?
前面我们分享过软件厂商难而正确的事儿,不是张嘴一个成语、落地一个空响炮。王总说:“让软件的信创国产化替代技术更为坚实,让信创国产化举措成为创造价值而非形而上学的跟风,那就决定了技术上我们要创新、要变革,用新一代的数字化升级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替代……创造数字化底座+场景融合+规模化生态的产品”。这里包含了两点:
1、目前国产软件的国产化多属于为了信创而信创,堆砌了很多国产生态、再把适配性改一改。如何跟着国家步伐走,把信创产品做到专、精、特、新,那是产品经理们该去琢磨的,但根本上是大厂头部的领导们该去实际支持并提倡的!
2、大型企业数智化,如何保障肥水不流外人田?核心要看平台的融合性、集成性、开放性。绝不是搞搞背书关系、发布几个牛皮产品会,就能获取头部企业的认可的。
综上看,国产软件的“难而正确”,一直都是没有做到的、难以突破的、多年不曾改变但是市场确实需要的事儿。
解析点四:大型企业用户根基,决定了国产软件出海的先天优势。
回顾看下王总的主题:中国新一代企业软件在全球市场已具有竞争力。这绝对不是一句口号。如果一个百人团队说自己要走出国门看世界,权当那是自费旅游了!国产软件出海,首先具备的一定是众多领域用户的最佳实践,以及众多大型企业复杂场景化的产品验证,更看软件商是否具备足够的交付资源撑起出海后的航行方向!无论哪个立场,都离不开一定的实力背景!初步看,用友具备,王总不是吹牛。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个瓜如何不是王总自夸的、而是用户口碑堆起来的认可。
毕竟作为国产软件人,基本的民族自豪感还是有的。无论出海成功的是用友、金蝶、浪潮,还是致远、泛微、蓝凌,多年的暗战,还是内部的。走出去,都是国人的骄傲!
写在最后:
暗战再起,这一次,不是在家里!
做好中国软件,软件厂商需要秉承“产品创新、价值塑造、价值支持、生态共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走好国际路线,软件厂商需要秉承“平台开放、用户自由、场景多样、创新持续、专业奋斗”的经营理念。
让世界看中国,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考察期;
让世界再看中国,意味着国产软件充分展现了崭新的、势不可挡的姿态!
我们相信,中国软件的国际化征程正在以飞速的步伐向前迈进,也希望这一路,国产软件不止用友、能够获取更多用户的声音,为更多领域/区域的企业创造首屈一指的业务价值!
来源:数字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