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旦芹菜抽薹,其养分就会转移到花茎上,更是最晚的一次养分储存行为,所以此时期采收的芹菜相较于正常未抽薹的芹菜来说,其食用品质会降低很多。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经过漫长又寒冷的冬季后,春日阳光照耀大地,气温也渐渐升高,原本休眠的植物们也开始发芽生长。
春天气温升高的过程‘先冷后暖’ 是春季的一个气候特点,这个特点也有可能引起植物的异常现象。
以芹菜为例,冬季生长的芹菜到了春天时气温升高,有可能导致芹菜产生抽薹现象。
一旦芹菜抽薹,其养分就会转移到花茎上,更是最晚的一次养分储存行为,所以此时期采收的芹菜相较于正常未抽薹的芹菜来说,其食用品质会降低很多。
因此控制抽薹成为了春季栽培芹菜的重中之重。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
)是伞形科植物芹属的一种栽培植物,是一种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的两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以一年生时生成叶柄肥大为主食用部位。
相较于伞形科植物中的胡萝卜、莳萝等其他植物,芹菜是一种杂交栽培植物,并且在气候条件影响下相较于其他科植物更易产生抽薹现象。
抽薹是指植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并开始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一个阶段,是一种自然存在并无法抑制的现象,只能通过种植管理进行预防。
由于豆科等其他植物也会出现自然抽苞现象,因此将自然而然发生的抽薹现象直接称作抽苞现象,通常有三种情况会引发抽苞。
第一是秋冬季节昼短夜长,加上寒冷天气环境,会刺激植物产生冬芽,以吸收更多养分为开花做准备。
第二是春季天气逐渐变暖,同时昼长夜短的特征也更加明显,会刺激植物发芽并发出花茎以繁衍后代。
第三是夏末秋初的时候,此时气温逐渐降低并且开始变潮湿,众多植物种类开始衰亡,也会出现少量植株因为环境原因开始自我保护而发出花茎。
抽薹现象是一种自然行为,无法完全抑制,因此不会因为拟人化口为其命名而产生什么质量变化。
但是以抽薹特征命名研究出来的一些专门种植用的芹菜品种却会因为种植管理不善或者气候环境欠佳等问题产生早期抽薹现象。
早期抽薹会对芹菜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不仅会影响芹菜自身的直立性,还会使茎叶变细变硬,并且还会因为拔根时不小心弄断花茎而没有产生果实的现象。
若让芹菜一直生存到冬天开花结果,由于芹菜并没有将自己的果实作为收获目标,因此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茎叶会因为过多耗费养分而逐渐枯萎。
芹菜属于亚热带栽培植物,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导致自然产生抽薹现象。
在冬天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使芹菜在适合生长的环境下更加容易发生提前变异进而导致早期出现抽薹现象。
冬天暖和早春凉爽的环境温度能够诱导众多植物进行花芽分化,而此时正是芹菜要生长需要的条件,所以很容易造成芹菜提前发生花芽分化进而导致提前发芽。
就春天自身的先冷后暖状态来说,如果过于寒冷就容易将尚处于暖和条件下的芹菜抑制,因此很多芹菜种植者此时会加大保温手段实行提前育苗,但是这种过于着急的行为却没有考虑到天气变化给种植带来的影响。
就整个春季来说,越往后天气越暖和,因此农田中的温度也逐渐升高,但是将育苗时间过早地定在清明之前的话,在后来逐渐升高的气温中就很容易将已经育好的苗木烂掉。
如果想要降低育苗阶段的温度,就应该尽量减少育苗阶段所施加的人为温度,再加上春季昼长夜短,自然光照本身就比夜晚强烈很多,所以很容易将花芽分化发生提前。
虽然通过控制栽培条件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早期抽薹,但是由于抽薹本身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所以只要能够尽量降低就行了。
要想降低春天先冷后暖造成的提前抽薹现象,首先要选择具有抗寒特性、并且具有晚抽薹特性的芹菜品种进行选种。
其次就是在国内较为南方地区栽培时,通过选择晚熟多年生类型的冬季青茎叶型多元化品种,也能够降低这些晚熟品种间接引起早期抽薹现象。
最后则是在播种时间上进行控制,我国北方地区一般在谷雨之前播种进行育苗好,但对于南方地区来说,由于升温速度较快,可以在谷雨之后或者立夏之前播种育苗。
这个播种时间不仅没有浪费春天也降低了抽薹几率,还利用整个春天来育苗,有利于夏天收获。
受干扰因素影响,是自然界一种比较常见的生态现象,但是将这种发生规律直接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要避免春天有可能发生的寒流诱导早期抽薹现象,在育苗阶段就应该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
最理想的情况是气温没有低于10℃,如果低于10℃则很容易导致提早发生花芽分化,在低于7℃的时候粮食基本上都会因为休眠和耐寒能力引发胚胎致死现象。
即使芹菜在低温环境下有幸没有出现胚胎致死,但是由于抵御寒流之后自身储存营养少,并且胚胎基本上已经被刺激为一种亚成熟阶段,所以当温度再次升高的时候只要没有加度适宜也还是处于生长缓慢状态。
所以为了保障苗木能够健康成长,在育苗期间必须保持环境在10℃以上,这样才能降低提前花芽分化几率。
气候原因导致芹菜提前发生抽苞现象属于自然规律,是一种不可抗拒用肥料等手段就能避免或者治愈的问题,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化学调节。
如果整田或采收时发现常规处理不能降低抽苞率,可以提前收获或使用劈叶法来减轻此问题带来的损害。
一旦发现已经出现了枝顶部花苞,那么无论已经长到哪里都是明显影响了芹菜口感品质影响市场价值的问题,因此可以选择提前收获来尽早降低影响。
采收时间可在70%左右采收就是比较理想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轻后续开花后果实吸收养分使产量下降的问题,使整体品质提升。
其实在全国范围来看,除了先冷后暖诱使做出选择外,其实南方地区因为四季温差不明显以及日照时间更长等原因也比较容易导致提早进行花芽分化。
这样无异于北方地区更早的一次寒流只不过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来,因此国内几乎全都见过提早花芽分化的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这种情况下防止方法依旧是保证育苗阶段10℃以上,并且合理选择合适各种气候条件的品种进行选种。而对于养护阶段来说,在除虫以及施肥方面切忌搔动过频繁,也不要过多增加排水次数以避免受伤并防止土壤过于干燥。
来源:柯南抽倔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