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月20日国补落地,综合终端门店和供应链显示的消息来看,高盛认为售价介乎3300元-6000元的智能手机产品最能受惠,其中小米集团预期将是主要受益者的观点,得到了市场验证。
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2月4日,小米集团股价盘中突破40港元,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港元。
自1月20日国补落地,综合终端门店和供应链显示的消息来看,高盛认为售价介乎3300元-6000元的智能手机产品最能受惠,其中小米集团预期将是主要受益者的观点,得到了市场验证。
华尔街见闻从供应链获悉,小米15系列在国补落地的当天(1月20日),实现销量与1月19日相比,环比巨增92%-115%。
截至1月底,小米15系列销量已达数百万台。另外,在国补启动后至2月初,手机销量排名前20的机型中,唯有小米15(旗舰级)是唯一一款内存达到512GB的旗舰机型。
在手机国补政策实施首日,北京地区的小米之家手机销量达到平日周末全天销量的5倍,其中小米15标准版小屏旗舰手机占比高达60%-70%,当日GMV(商品交易总额)更是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
1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于今年1月8日宣布,对包含手机在内的数字产品推进新的补贴方案,涵盖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含手环)三大类产品,单品类可享15%的价格补贴,最高500元/件。
据小米官方此前透露的消息,小米15系列自上市起,不到十天便实现了超百万台的销量佳绩,这一速度刷新了小米旗舰机型的销售历史纪录。
此外,小米15系列的激活量持续攀升,特别是在2025年首周,手机激活量激增20%,市场份额约占16%,与2024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超过20%的显著增长。
供应链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小米15系列高端智能手机,约90%的产能由代工公司完成,其余部分由小米工厂自行生产。”但华尔街见闻没有从小米集团获得确认。
据Counterpoint最新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以18.1%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小米紧随其后,以17.2%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vivo和OPPO则分别以16.3%和12.5%的市场份额占据第四和第六的位置。
小米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同样亮眼,继续稳坐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的位置,市场份额达到14%,增长率高达12%。
国内目前有手机代工业务的公司包括比亚迪电子、蓝思科技、华勤技术、龙旗科技、闻泰科技和天珑移动等。
据工信部披露,为小米15系列代工的公司为蓝思科技子公司“蓝思科技(湘潭)有限公司”;该公司还提供了小米15系列面板玻璃、电池盖板、中框、摄像头装饰等多种精密零组件以及整机组装服务(独供)。
此前,小米14系列也由蓝思科技独家承担整机组装。
自2021年接盘伟创力之后,蓝思科技开始涉足小米智能手机的组装工作。2021年,蓝思科技参与组装部分Redmi手机。
该子公司在蓝思科技整体战略布局中,承担着特定的业务功能和角色,主要负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家电、医疗设备等各类智能终端的组装业务等。
蓝思科技2023年年报称,“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公司在产品线拓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提供设计、研发、生产、系统组装等全方位服务的一站式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精密制造平台”。
年报称,在组装领域,湘潭蓝思不断优化效率、良率、品质,得到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和信赖,批量组装了多款高端手机及零部件,并如期完成扭亏为盈的年度经营目标。
2024年第三季度,蓝思科技单季度毛利率21.43%,净利率8.8%。
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