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感患者引起肺炎后通常会出现持续性发高热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此类症状在身体虚弱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上会较为明显。
一到换季就中招?别再把流感当普通感冒了!
流感来势汹汹,稍不注意就可能拖成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健康中国》带来这篇实用指南,帮你快速识别危险信号!
流感?普通感冒?傻傻分不清楚?
普通感冒:低热/轻微咳嗽/病程3-7天
流感:高热(38℃+)/肌肉酸痛严重/明显乏力/咳嗽较严重/病程1-2周
当心!这些是流感️肺炎的危险信号
1、发热:
流感患者引起肺炎后通常会出现持续性发高热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此类症状在身体虚弱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上会较为明显。
2、胸部疼痛:
由流感引起的肺炎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胸部疼痛感觉,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疼痛感还会放射到其他部位,比如肩部、腹部,还可能会刺激膈胸膜,出现较为严重的腹痛感。
3、情绪异常:
如果患者由流感引起肺炎,还会导致情绪出现异常,比如过度烦躁不安,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嗜睡、神志模糊等症状。
4、呼吸困难:
如果流感引起的肺炎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主要是因为肺炎疾病的发作会影响到人体肺部气体的交换,从而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
(注:以上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郭兮恒提供)
不要慌!抓住黄金48小时
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等。治疗流感的药物可选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
奥司他韦服用方法:每日两次,用药疗程5天;
玛巴洛沙韦服用方法:服用一次。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介绍,从缓解症状来看,两个药物是等效的,玛巴洛沙韦对降低病毒载量的速度要比奥司他韦好一些。当出现流感相关症状时,在“黄金48小时”服用抗病毒药物,能够做到自救。
注意!这些是患流感高危人群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明接受CCTV《健康中国》采访表示:
“流感高危人群包括妊娠期妇女、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因为这些人群身体免疫力比较弱,更容易感染病毒引发流感。这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容易发展为重症,患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发现症状尽早进行流感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1、妊娠期妇女:流感病毒通常会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方法传播,怀孕时期身体抵抗力较弱,所以感染流感病毒几率会相对增加,在怀孕期间需要做好身体保暖,外出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适当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
2、儿童:尤其5岁以下的儿童是流感的易患群体,2岁以下则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儿童经常在学校、幼儿园等环境中,如果存在流感病例会容易导致传染。另外儿童鼻腔较为狭窄,鼻黏膜娇嫩,不能很好地抵御病原体,所以易引发流感。
3、65岁以上老人:当年龄增加以后,身体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等疾病,更容易出现流感并发症。
4、慢性基础性疾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人群以及肥胖者。这类人群免疫力脆弱,容易患上流感还可能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当确诊流感病毒感染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比如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片,如果有病情变化的及时到呼吸专科诊治。
预防大于一切!将病毒扼杀在摇篮里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实际上是阻断病毒传播、维护家庭健康的重要保障哦~
1、开窗通风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不能单纯依靠清洁和消毒,不通风可能导致空气中病毒残留。
2、高频接触物品及时清洁
可以使用75%浓度医用酒精擦拭手机、钥匙等高频接触物品,避免导致病毒传播。
3、个人防护不可少
清洁时,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化学物质或病原体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增加感染或刺激的风险,做好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