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鄢陵迎盛会,千年古梅又绽“新枝”|新春走基层

360影视 2025-02-04 18:50 2

摘要: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蜡梅和梅花自古被视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因花期均在冬春季节,故并称“双梅”,今年1月9日至2月13日,第十一届中国·鄢陵“双梅”文化节在新科梅园举行。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唐卫东】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蜡梅和梅花自古被视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因花期均在冬春季节,故并称“双梅”,今年1月9日至2月13日,第十一届中国·鄢陵“双梅”文化节在新科梅园举行。

鄢陵蜡梅广泛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如今,鄢陵县的千年古梅正在政府的扶持与产业规划下,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绽放“新枝”。

春节期间,大河财立方记者走进新科梅园。据了解,新科梅园成立于1995年,主要开展蜡梅、梅花文化传播、交流、推广等,目前拥有120亩鄢陵蜡梅种植基地,培养了优良品种蜡梅15万株,中小型蜡梅、红梅盆景一万余盆。

“大家认为红梅、蜡梅都是梅花,其实两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红梅是蔷薇科杏属植物,而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工作人员介绍,红梅花亮但香弱,蜡梅花质如蜡且香味很浓,大家耳熟能详的“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就是蜡梅。

作为“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的鄢陵县,种植蜡梅已有1000多年历史,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的美誉,古桩蜡梅更是以其独特的风韵受到人们的喜爱。工作人员介绍,所谓古桩蜡梅,就是以百年以上蜡梅老桩为砧木,与优质蜡梅品种通过育桩、嫁接、修剪、造型和上盆等多个步骤,形成的盆景或园林景观,古桩部分古老沧桑,花枝部分生机盎然,给人枯木逢春之感。

早在2009年,鄢陵“古桩蜡梅盆景制作技艺”就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人员介绍,古桩蜡梅以曲为美,每根枝条笔直的部分不超过3厘米,并且只能在夏天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利用温度高时枝条比较柔软的特性做造型,每一处弯曲都需要一年的时间成长,一棵品相不错的古桩蜡梅需要数十年时间的沉淀。

文化节的举办吸引了大批游客,花木商户也随之忙碌了起来。在鄢陵县惠颖园林花木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伟涛告诉记者,古桩蜡梅售价高昂且养护不易,多数游客对其仅仅是观赏,蜡梅盆景和蜡梅切枝才是春节期间的主要消费品。特别是蜡梅切枝,携带方便,打理简单,很多游客都会买上几枝,一米左右的可以卖到13元。

近年来,鄢陵县大力发展花卉电商经济,依托与京东、花易宝所建立的合作关系,加快推进蜡梅切枝、蜡梅小微盆景生产,蜡梅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家人们看这‘虎蹄梅’,花瓣纹路像虎爪踏雪,现在下单送古法蜡梅花笺!”在郑伟涛的梅园中,带货主播们呵着白气喊话,身后工人们正将裹着保湿布的花箱搬上货车。郑伟涛说,春节这几天,园区通过直播已经售出10余万元,下午6点之前下单都可以当天发货,很多顾客隔天就能收到。

这种“春节速度”背后是全县布局的十多条花卉专线,让鄢陵花木可以更方便地销往全国各地。以前偏远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等地,发货时长都在半个月以上,很多花在路上就会坏掉,现在去新疆只要三天就可以到达。

除蜡梅自身的发展之外,鄢陵蜡梅衍生品的开发已延伸至食品、美妆等多个领域,例如蜡梅花茶、香氛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鄢陵县还依托蜡梅的影响力,推动花木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相继建设了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鹤鸣湖风景区等多处生态旅游观光项目,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未来,鄢陵花木将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记者手记:

一朵小小的蜡梅花,撬动了鄢陵县的大产业。鄢陵县立足资源优势,通过延伸链条、文旅融合等措施,推动蜡梅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鄢陵蜡梅将香飘更远,鄢陵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来源:大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