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来自Tecnológico de Monterrey的Marisol Bermúdez-Montaña等人在*ChemRxiv*上发表了名为“China's rise in the chemical space and the decline
2025年2月,来自Tecnológico de Monterrey的Marisol Bermúdez-Montaña等人在*ChemRxiv*上发表了名为“China's rise in the chemical space and the decline of US influence”的文章。该研究通过分析1996 - 2022年化学空间数据,揭示中国在化学领域的崛起、美国影响力的下降,以及国际合作在其中的作用。
21世纪,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相关研究众多且深入。然而,在化学这一重要的自然科学领域,尽管其在出版物数量上表现突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重大,但中国在化学空间(涵盖文献中所有化学物质及反应)扩展方面的作用却未得到足够重视。化学空间长期稳定增长,两个多世纪以来增长率超4%,其发展历经多个阶段,先后由法国、德国和美国引领。如今,化学空间的发展中心正从美国向中国转移,在此过程中,各国对化学空间扩展的贡献发生变化。量化中国在化学空间的贡献并与其他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对比,以及明确国际合作在化学空间扩展中的作用,对理解化学领域的发展态势、制定科学政策和规划研发议程至关重要,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在21世纪之交,中国在科学领域实现了惊人的飞跃。然而,对于其在化学物质核心(体现在化学空间中,涵盖化学物质的发现)方面的作用,人们知之甚少。在此,通过分析1996年至2022年的化学空间,我们发现自2013年起,化学空间的扩展主要由中国主导。2022 年中国占比达 41% ,美国占比则从 2007 年后迅速下降至 11%。中国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从有机化学到稀土化学等不同层面,有机化学主导化学空间扩展,中国贡献约 40%,中美合作占 2%。中国在有机金属化学空间的主导地位较新且不明显,2020 年后成为主要发现者,疫情后中美合作减少。中国在稀土化学空间占主导,2004 年起主导地位确立,目前占比约 40% ,中美合作先增后减。我们还发现,中国的主导地位主要源于自身努力,而非国际合作的成果。中国在化学空间的崛起主要是以美国的贡献减少为代价。有趣的是,美国在化学空间的份额更依赖国际合作,且主要是与中国的合作。我们也观察到印度在化学空间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我们认为这些结果展现了化学空间的地缘政治现状,可为未来国家和国际科学政策以及研发议程提供基础。
影响因素:2007 -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对化学空间的贡献,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研究人员数量增加、债务相对较低,与美国形成对比,预计两国在化学空间扩展上的差距将扩大。
图1. 各国在化学空间(CS)的扩展情况。a)各国对化学空间增长的贡献。图中仅展示了排名前八的国家(方法部分有更多信息)。b)化学空间中八个最重要的国际合作(方法部分有介绍)。c)中美合作产生的、有中国或美国参与的新物质百分比(右轴)。请注意,中美合作可能包括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方法部分有说明)。在无国际合作的论文中报道的、有中国或美国参与的新物质百分比(左轴)(方法部分有介绍)。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百分比。突出显示了两个重要经济事件: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e)从事研发活动的研究人员数量(补充信息部分)。
图2. 各国在化学空间(CS)子区域扩展中的占比情况。a)化学空间及其三个子空间的近期扩展情况(方法见文中)。b)各国在有机金属化学空间扩展中的参与情况,以及c)该领域排名前十的国际合作情况。d)各国在稀土化学空间扩展中的参与情况,以及e)该领域排名前十的国际合作情况。划分这些空间内物质的标准见方法部分。
Bermúdez-Montaña, M., Garcia-Chung, A., Stadler, P. F., Jost, J., & Restrepo, G. (2025). China's rise in the chemical space and the decline of US influence. *ChemRxiv*. https://doi.org/10.26434/chemrxiv-2025-d2zc8
来源:新污染物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