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国潮涌动激活文旅新体验,到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掀起升级热潮,从购物街区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到餐饮门店升腾的烟火气,多元业态描绘出消费新图景。活力四射的春节假期消费市场,既彰显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折射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本报记者 韩春瑶
春节假期是传统消费旺季。今年春节假期,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
从国潮涌动激活文旅新体验,到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掀起升级热潮,从购物街区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到餐饮门店升腾的烟火气,多元业态描绘出消费新图景。活力四射的春节假期消费市场,既彰显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折射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国潮涌动,文化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掌灯啦——”随着一声吆喝,夜为幕、千灯亮。春节假期,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洛邑古城景区内,许多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在隋唐大运河新潭码头遗址边开启了“穿越之旅”。
春节假期,景区特别策划“人间烟火气 坊里过大年”特色文旅活动,延长景区开放时间,每天入园人次保持在10万以上。
在文化展示街区,唐三彩、汝阳刘毛笔、洛阳宫灯……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移步换景、观看展演,沉浸式感受着中式审美。
洛邑古城的汉服体验有多火?“景区入口两侧,原来是汽配一条街,现在成了汉服一条街。”云上汉服体验店内,90后店主、汉服摄影师王俊祥边忙碌边讲述他眼中的变化:顾客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精工刺绣的汉服更受欢迎,店里还要定期研发新妆容。说话间,天津来的一名女顾客挑好了汉服和新款妆容,店里12个梳妆台已全部坐满。
“最近几天订单量涨了两三倍,早上8点半开门,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才关门。”王俊祥说,汉服体验店生意的火爆,得益于古都的文化底蕴,也离不开景区打造的“氛围感”:可与各种服饰搭配的古建风格、热门影视剧复原场景,都是拍照“打卡”的流量密码。数据显示,洛邑古城的汉服体验店由几年前的18家发展至1100余家,2024年吸引520万人次体验汉服,带动消费8.8亿元。
国潮不止于景区,这个春节假期,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产电影吸引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
正月初七下午1点,重庆两江新区上影国际影城礼嘉天街店,新春观影热潮涌动。影院大厅围绕“哪吒”主题打造了体验区,朱红灯笼、鎏金贺岁条幅与生肖装饰相映成趣,营造出浓郁的春节氛围,检票口前等候入场的观众排成长队。
“今年春节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影城店长王煜介绍,相较去年大年初一2900人次的观影规模,今年大年初一,观影规模突破5000人次。截至2月4日(正月初七)中午,累计观影人次已超2.7万。
“今年的贺岁档电影题材丰富,涵盖了喜剧、动作、神话、武侠、动画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的观影需求,观众有很多选择。”巴南区华熙影城总经理郭飞也感觉市场很火热,“大年初一至初六,影城总观影人次达3万,较去年同期增长53%,票房较去年同期增长69%。”
前不久,重庆市电影局启动2025年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联合购票平台及金融机构推出总价值达1000万元的消费券,面向全市观影群众发放,发放活动将贯穿全年。
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13时28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90亿元,总票房及总观影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助力数码产品消费
春节假期,在吉林省长春市苏宁易购重庆路万达店,市民李静新带着母亲在店内选购手机。“过年了,给母亲换一部手机作为新年礼物。”李静新说,原价3999元的手机,店里活动优惠300元,加上政府补贴,实付只要3199元。
1月19日,长春市商务局发布《长春市2025年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公告》,正式启动2025年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在线下门店和线上电商平台均可享受购新补贴。春节假期,长春市手机等数码产品实现销售额9505万元,同比增长超300%。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以来,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成为消费热点。
春节假期,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景枫购物中心小米之家门店里顾客盈门。店内的立牌和台卡上,介绍着最新政策:6000元以下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可享政府补贴15%,500元封顶。政策加码,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一些柜台前甚至排起了长队。
“家里的平板电脑用了快4年,假期趁补贴正好换个新款,学习、娱乐两兼顾。”带着孩子来选购平板的市民龚女士介绍,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帮她下定了以旧换新的决心。
柜台工作人员对旧机的成色、内存等进行评估后,给出400元的回收价格。龚女士认可后,用手机扫码领取了现金券。看中的新品原价3699元,算上500元补贴和400元现金券,实付2799元。
门店值班经理计冬雪介绍,今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以来,店内客流量增加了30%,不少原本犹豫、观望的消费者群体,在春节收获了满意的消费体验。
南京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处处长赵航介绍,1月20日起,“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享受国家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从8类扩大至12类;江苏省级补贴由36类扩大至46类,增加了年轻消费群体喜爱的蓝牙耳机、显示屏等品类。
南京加力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打造新消费场景,春节期间举办促消费活动300余场,并引导商家、金融机构叠加发放补贴,进一步促进和撬动消费。据统计,春节假期,南京市重点监测的90余家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0.2%。
丰富供给,购物餐饮新场景新业态活力四射
大年初六,四川省成都市春熙路人流如织,街巷市集上的大熊猫主题文创产品、蜀绣手工艺品、不同品类美食等琳琅满目。来到“超级时空魔方”西南首店,来自西安的赵女士带孩子体验虚拟现实游戏,“仿佛置身太空之中,孩子非常喜欢!”
举办年货大集,开展新春游园,发力首发经济……春节假期,成都市锦江区启动“春熙贺新春·幸福过大年”活动,通过线下举办促销活动的方式,发力首发经济,激发市民和游客消费热情。
“春节假期,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游客既能感受传统年味,也能体验国际化消费环境。”活动承办方负责人郑晟介绍,春熙路商圈已聚集了各类品牌首店600多家。
为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丰富节日消费供给,成都推出其乐融“蓉”新春消费季,持续打响新“十二月市”和“新春欢乐购”城市消费品牌,联动全市各区(市)县推出200余场促消费活动。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新春欢乐购”已举办22年,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成都新“十二月市”福市大集以唐宋时期“十二月市”桃符市为原型,通过魔术表演、互动游戏等环节,为消费者奉上年味浓厚、潮玩有趣的主题市集。
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新春购物一派火热,餐饮消费同样热气腾腾。
春节假期,安徽省阜阳市的餐饮消费市场十分热闹。当地通过改造升级打造新场景,授牌12家“皖美好味道·游阜阳必逛美食街区”,引来各地游客。
清晨,特色美食街区之一的颍泉区东关美食街内已人声鼎沸。“东关李伍包子店”门前,队伍排成长龙,走近一瞧,店内店外坐满食客。
“从外地回来就想着这一口,今天起个大早赶来,没想到还是那么多人。”李阳是地地道道的阜阳人,常年在外务工,今年回来过年的目标之一就是想尝尝家乡的味道。
“与平时相比,各家营业收入基本能翻一番,有的甚至可以翻两番。”东关美食街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郭凯琪介绍,目前东关美食街共有早市小吃店33家,春节假期总客流量超10万人次。
在另一处特色美食街区——双清湾水街,去年11月刚开业的饭店石榴小院人来人往。“春节假期,门店从大年初二开始营业,包厢基本上提前一天就预订满了。”总经理胡锐说,“今年春节,我们还推出价格从998元到1598元不等的套餐,都是本地特色菜,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每天营业额在3万元左右。”
春节假期,阜阳市各大商业综合体、美食街区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文旅商融合活动。截至目前,双清湾水街等12家“皖美好味道·游阜阳必逛美食街区”累计接待游客148万人次,带动消费7.2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明显增长。
(本报记者智春丽、王欣悦、门杰伟、姚雪青、王永战、田先进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5日 01 版)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