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建国后从未拒绝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

360影视 2025-02-05 07:18 2

摘要:近日,我注意到某自媒体号发布了一些关于钱学森先生的不实言论,声称钱学森回国后拒绝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还引用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无需崇洋媚外在国外发表期刊”的理由,这与事实严重不符,需要进行严肃的澄清。

虚假言论

近日,我注意到某自媒体号发布了一些关于钱学森先生的不实言论,声称钱学森回国后拒绝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还引用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无需崇洋媚外在国外发表期刊”的理由,这与事实严重不符,需要进行严肃的澄清。

钱学森先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科研成果斐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他与导师冯·卡门合作完成学术报告《可压缩流体边界层》,并修改后发表于《航空科学》期刊,这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在美期间,钱学森共计发表了51篇论文 ,这些成果为他在国际学术领域奠定了顶级地位,也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理论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回国后,钱学森先生的科研工作重心发生了巨大转变。他全身心投入到“两弹一星”等国防机密工程中,这些工作对于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意义重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从事军事机密工作的人员若要在国外发表论文,必须经过组织严格审批。钱学森先生建国以后未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并非如自媒体号所言出于文化观念,而是由其工作性质决定。

一方面,他当时所从事的研究内容涉及国家核心机密,严格保密,不适宜公开在国外期刊;另一方面,钱学森在建国后依然积极鼓励包括自己弟子在内的国内学者多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积极鼓励国内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钱学森传》的作者叶永烈的说法,钱学森从未发表过所谓因文化观念而不能在国外发表学术论文的相关言论或观点。据叶永烈回忆,钱先生在1988年2月与好友的通信中表明,他主张中国人的成果可优先考虑在中文期刊发表,然而这绝非意味着他拒绝在国外发表论文。

钱学森先生之所以积极鼓励国内学者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他深知科学技术本身无国界,像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等基础科学成果,都是全人类共享的智慧结晶,推动着全球科学进步。但专利技术和涉及国防工业的军事技术有明显国界之分。专利技术受法律保护,不同国家授权和使用范围有别;重点军事技术关乎国家安全战略利益,往往只在本国军事领域使用。

钱学森有许多杰出的弟子,他们中不少人都在建国后于国外发表过不少学术论文,比如钱学森的弟子郑哲敏就是其中之一。郑哲敏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在国际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为中国和世界力学学科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的另一位弟子庄逢甘,是中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也曾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积极推动了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国际的交流和接轨。

钱学森鼓励弟子们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以促进国际交流。他的弟子们也用实际行动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科研人员的水平和风采,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钱学森先生一生致力于科研事业,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不容置疑与诋毁。我们应尊重历史事实,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铭记这些伟大科学家的贡献,切勿轻信和传播没有根据的不实言论。

在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当下,一部分自媒体为博眼球,不惜使用哗众取宠的标题、捏造事实,打着宣传爱国主义的幌子误导大众,这些人实际上走上的是民粹主义道路。

真正的爱国主义应当建立在理性与客观的基础之上,要始终以促进和发展生产力为重要目标。生产力的提升是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核心驱动力,而闭关自守只会阻碍交流合作,抑制生产力的进步,对国家发展毫无益处。我们必须尊重事实,让真相发声,像钱学森先生这样的科学家,他们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对科学的不懈探索和为国家发展的无私奉献上,绝非被歪曲解读的狭隘认知。

来源:怀疑探索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