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同时,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央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记者王泽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同时,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近两年正在积极推进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介绍,自西双版纳热带国家植物园创建以来,该园累计引种10982种次,成功实施了10种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计划,年科普受众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杨永平:我们要重点收集我国热带和干热河谷的种质资源,进行干热河谷方面的引种、调查、收集。
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介绍,为扎实推进国家植物园建设,上海辰山植物园将立足长三角,面向东亚和南北美洲,实现华东地区90%的珍稀濒危和重点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
胡永红:我们已经实现了75%左右华东地区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迁地保护。我们运用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建立动态更新的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与阿勒泰地区交界处的卡拉麦里国家公园候选区,依托独特的地形地貌、水源条件和植被资源,成为包含全国80%以上的蒙古野驴种群在内,多种有蹄类动物的天然庇护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康:2022年以后,卡拉麦里全域禁牧,保证了有蹄类动物在冬季有相对比较充足的食物过冬。蒙古野驴的种群数量也是稳中有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