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本科生也能拿临床医学博士!协和医学院试点,仅15校能报考

360影视 2025-02-05 09:16 3

摘要:医学是一类行业门槛非常高的专业,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这一专业堪称最难转入的专业,只要高考报考中没能录取到这一专业,基本就断了学医的可能性了。想要在大学期间再转专业或者靠研究生跨考到临床医学的专业都几乎是条死路,根本就连机会都没有。但国内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

医学是一类行业门槛非常高的专业,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这一专业堪称最难转入的专业,只要高考报考中没能录取到这一专业,基本就断了学医的可能性了。想要在大学期间再转专业或者靠研究生跨考到临床医学的专业都几乎是条死路,根本就连机会都没有。但国内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却为这道“天堑”破开了一道口子,即便本科学的是其它专业,也能在研究生阶段转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学医,并且还能硕博衔接,毕业就是博士!这,就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试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4+4)(以下简称“试点班”)。

这一试点班是基于国家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最新政策,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于2018年开设的,2019年正式开班。它并不招高中毕业生,而是专门面向非医学专业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本科毕业生学习临床医学,以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经多重考试录取后,这些学生将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4年医学专业的学习,这4年中,他们将会经历中国最严苛的医学教育,并在这里成长为一名医学博士。

事实上如今国内学生都需要在高中就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只是此时许多人对各种职业的认识还基本为零,并不知道这些职业是否适合自己,因此在大学期间才有转专业的说法,算是给了学生第二次选择人生的机会。但临床医学由于其专业壁垒太高,却基本不会给学生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原本那些错过了高考机会的优秀学生就真的是从医无望了,但协和实验班的出现给了他们一线希望。从从另一方面来说,近些年来医学教育也在谋求学科融合,培养高级复合型“新医科”卓越医学人才,正需要一些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加入。

当然,要想半路出家,在研究生阶段追赶上那些已经学了5年的医学生并不容易,因此协和的实验班在选拔标准上也非常严格,优中选优

首先就是在院校选择上。本科必须就读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世界大学排名或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中排名前100名的大学,或U.S.News全美排名前20名的文理学院(以含招生年度前5年内的排名为准)。根据学校2025级本科毕业生冬季批次招生简章,符合这一标准的高校一共有190所,其中国内高校只有15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法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可以说这些大学就是国内在各大榜单中综合排名前15名的顶尖大学了,连985都有很多没能入选。

其次是对学生的要求。报考学生必须在本科阶段修读生物、化学、物理、数学、逻辑思维与写作、人文社科等学科课程,且总学分需要≥70。在语言方面则需要通过CET英语6级或相当水平的英语能力考试(包括托福和雅思;考试成绩要求:CET英语6级成绩不低于515分,或托福成绩不低于102分,或雅思成绩不低于7.5分)。同时考生还需提供具有不少于40小时医院/社区卫生/医生诊所/康复医疗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志愿者服务经历并提供证明和服务单位的评价。

最后是选拔流程。由于这个实验班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因此招生人数很少,2025年冬季批次的招生计划仅有45人。想要获得这个报名资格,除了以上两方面条件外,在申请的时候还需要得到3名推荐人的推荐信,其中必须包括1名申请人的大学任课教师和2名生物医学相关学科副教授(或相当教职)以上职称的推荐人。报名之后先进入初审环节,初审通过后进入复试阶段,采用笔试+多站式考试+专家面试的形式,重点考察医学预科相关的基础知识、英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复试通过后,还需要进行体检,这里还需要注意,除了色盲、色弱、听力障碍等常见的不能学医理由外,视力太差同样也通不过体检。

而在正式录取之后,也并非就可以安枕无忧地直博了,它还设置了严苛的分流淘汰机制。实验班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分别在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末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采取严格的分流机制,全部合格者可以正式进入医学博士(M.D.)培养计划;不合格者将不得进入医学博士培养计划,但可选择转入科学博士(Ph.D.)、科学硕士(M.S.)培养计划或退学。

其实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本科转读医学的培养机制在国内很新鲜,但在国际上却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美国的所有医学院都是不招本科生的,想入读医学院的学生,必须本科毕业或具相同学历才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习。也就是说如今我们觉得稀奇的这种模式实际上在美国是一种常态,相反在本科就开始学医对美国人来说才是稀奇事。相对于国内高校纷纷开设医学院进行本科医学教育,美国在医学教育上实行的是真正的精英教育。

而国内探索这种精英教育的也不只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家,还得算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4+4’”,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巴德年医学试验班”。这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一样,仅展开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招收本科毕业生。而浙江大学又更特殊一些,它的“巴德年医学试验班”是在本科招生的,但学生的前4年并不在医学院上课,而是在浙大竺可桢学院学习,获得非医学类本科文凭。同时还要完成临床医学基础、生物化学等33个学分的医学预科课程,然后才能进入医学院学习。不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并不限制学生的报考专业,也就是说即便是文科生,也有机会获得它们的医学博士学位,但浙江大学由于是在本科招生,因此还是必须物理和化学双选,文科生不能报考。

不管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的“4+4”模式,还是浙江大学的巴德年实验班,都推动了医学教育与多学科的融合,是对医学教育领域改革的有益尝试。

来源:老王侃高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