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望2025年,尽管目前iPhone17的具体设计尚未定型并公布,但根据目前媒体报道及产业链信息,在iPhone16已搭载AI系统的背景下,iPhone17有望进一步深化AI系统应用,并结合更多硬件端升级来配合提升AI系统的使用体验,具体包括处理器、内存、电池
2025年AI系统有望深化应用,苹果公司硬件端革新有望开启,3C设备需求或将进入上行周期。
展望2025年,尽管目前iPhone17的具体设计尚未定型并公布,但根据目前媒体报道及产业链信息,在iPhone16已搭载AI系统的背景下,iPhone17有望进一步深化AI系统应用,并结合更多硬件端升级来配合提升AI系统的使用体验,具体包括处理器、内存、电池、散热、摄像头等模块,同时2025年苹果公司有望进一步推动产线自动化改造(组装及检测设备均推进“机器替人”),并推出轻薄版本的iPhone17新尺寸机型。展望2026年及以后,苹果公司在穿戴类产品上有望持续发力,包括手表、耳机产品或配备红外摄像头等传感器,XR头显类新品有望持续开发并推向市场。
中信建投证券机械、电子、计算机、传媒研究团队推出【苹果产业链系列研究】:
01 苹果新一轮创新周期已开启,3C设备需求有望进入上行周期——3C设备系列研究
3C设备行业的供需分析框架
从需求端看,由于苹果公司在3C设备需求上占据主导地位,首先关注苹果公司的终端产品变化及终端产品销量两大方向;其次关注其他消费电子品牌的新品迭代情况、产线升级进展。
从供给端看,国产3C设备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海外同类企业竞争力较弱、市场份额较低。尽管当前苹果公司计划将部分产能由中国大陆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地,新建产能所带来的设备需求预计仍将由国内3C设备企业来满足。
2024年苹果迎来“创新之年”,AI系统等软件迭代为主,硬件带动设备迭代有限
2024年苹果公司发布了众多创新成果,CEO蒂姆·库克将这一年誉为苹果“创新之年”。
新品类方面,2024年2月,Apple Vision Pro开始发货,尽管其在价格、舒适度、续航及应用生态系统等方面遭受非议,但作为苹果首款虚拟现实产品具备划时代意义。
软件方面,2024年6月苹果发布Apple Intelligence系统,其涵盖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旨在持续提升其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且通过私有云计算重新定义了隐私保护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方式。
硬件方面,iPhone16系列在处理器、屏幕、电池、摄像头、侧边相机控制按钮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迭代,但整体幅度较小。
整体而言,2024年3C设备需求相对较为平稳,但新发布的AI系统及MR新系列为后续新一轮创新周期打下了良好基础。
2025年AI系统有望深化应用,苹果公司硬件端革新有望开启,3C设备需求或将进入上行周期
展望2025年,尽管目前iPhone17的具体设计尚未定型并公布,但根据目前媒体报道及产业链信息,在iPhone16已搭载AI系统的背景下,iPhone17有望进一步深化AI系统应用,并结合更多硬件端升级来配合提升AI系统的使用体验,具体包括处理器、内存、电池、散热、摄像头等模块,同时2025年苹果公司有望进一步推动产线自动化改造(组装及检测设备均推进“机器替人”),并推出轻薄版本的iPhone17新尺寸机型。展望2026年及以后,苹果公司在穿戴类产品上有望持续发力,包括手表、耳机产品或配备红外摄像头等传感器,XR头显类新品有望持续开发并推向市场。
整体而言,在硬件端模块迭代加快、产线自动化改造持续推进的背景下,2025年3C设备需求值得期待,且其后新品及硬件迭代有望延续,我们判断2025年开始3C设备需求或将进入上行周期。
投资建议
2024年随着Vision Pro发货、AI系统发布,苹果迎来CEO库克口中的“创新之年”。对于3C设备而言,由于2024年苹果的创新以软件迭代为主,硬件迭代带动的设备需求有限,3C设备需求相对较为平稳,但新发布的AI系统及MR新系列为后续新一轮创新周期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望2025年及以后,在硬件端模块迭代加快、产线自动化改造持续推进的背景下,2025年3C设备需求值得期待,且其后新品及硬件迭代有望延续,3C设备需求或将进入上行周期。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和制造业景气度下滑风险:消费电子设备行业属于专用设备行业,需求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资本开支直接相关,本质上与消费电子产品的创新幅度相关,也与宏观经济水平相关度较高。若未来国内外消费电子行业创新仍较小、终端产品销量仍维持疲软,下游行业资本开支或将维持低位,将可能影响消费电子设备行业的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
2)下游产业政策变化风险:若消费电子设备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相关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风险:若消费电子设备行业各国内参与者加大市场竞争力度,主动采取降低价格获取市场的竞争策略,相关企业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率降低甚至亏损的风险。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苹果新一轮创新周期已开启,3C设备需求有望进入上行周期——3C设备系列研究》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吕娟 SAC 编号:S1440519080001
SFC 编号:BOU764
杨超 SAC 编号:S1440524070003
籍星博 SAC 编号:S1440524070001
02 苹果发布iPhone 16等新品,Apple Intelligence将分地区陆续推送
消费电子:苹果2024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新款iPhone、Apple Watch、Airpods,并更新了Apple Intelligence的功能预览与发布规划。Apple Intelligence将是苹果产品未来的重要卖点。
2024秋季新品发布会,苹果发布了新款iPhone、Apple Watch、Airpods,并更新了Apple Intelligence的功能预览与发布节奏。
iPhone 16系列统一在机身按钮设计上进行了调整,侧面新增了一颗电容按键,可用于拍摄照片和视频,轻按对焦、用力按下拍照,并且支持滑动变焦等功能。基础的16及16 Plus版本相比于前代的主要变化包括:(1)SoC从TSMC N4P的A16更新为TSMC N3E的A18;(2)RAM从6GB升级为8GB,新增的RAM容量将更好地支持Apple Intelligence的运作。(3)静音拨片也更改为Action Button电容按钮,可通过自定义实现多种功能,与Pro系列配置同步。16 Pro及16 Pro Max升级点包括:(1)尺寸增加,Pro由6.1英寸升级为6.3英寸,Pro Max由6.7英寸升级为6.9英寸。(2)SoC从N3B的A17 Pro升级为N3E的A18 Pro。(3)超广角镜头从1200万像素升级为4800万像素,Pro的3倍长焦镜头升级为5倍,与Pro Max一致。(4)散热能力优化。
Apple Watch S10的主要更新点包括:(1)外观上,屏幕更大,厚度更薄,比S9薄近10%。(2)新的苹果S10芯片,拥有四核神经网络单元,支持检测呼吸暂停、车祸检测、摔倒检测、通话降噪、语音翻译等。
Apple Airpods 4的主要更新点包括:(1)采用Airpods Pro二代的H2芯片;(2)配备苹果迄今最小的AirPods充电盒,充电盒采用USB-C接口。在普通版的基础上,苹果还推出支持主动降噪、通透模式、自适应音频的版本。Airpods Max时隔4年后也获得升级,调整了配色,并将接口修改为USB-C。
Apple Intelligence的更多细节在此次发布会上得到展示。Apple Intelligence包含多个本地大型模型,同时提供具有iPhone级别隐私保护的云端大模型,数据不会被存储或分享给苹果。功能方面,Apple Intelligence支持书写建议、文生图、文搜图/视频、生成图片视频等,还支持通知和邮件的内容重点摘要直接显示。Apple Intelligence将先以美国英语版本进行测试,今年12月份推出本地化英语版本。中文、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版本将于明年正式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将是苹果产品未来的重要卖点,在苹果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强大的生态基础下,其蕴含巨大的升级潜力。新款的iPhone 16系列也显示苹果正在硬件层面为Apple Intelligence未来的运行奠定基础,包括更高的RAM容量、更好的散热。
风险提示: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存在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征关税、设置进口限制条件或其他贸易壁垒风险;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将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将受到影响,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仍未企稳,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存在原材料成本提高的风险;全球政治局势复杂,主要经济体争端激化,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周报:苹果发布iPhone 16等新品,Apple Intelligence将分地区陆续推送》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9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刘双锋 SAC编号:S1440520070002
范彬泰 SAC编号:S1440521120001
孙芳芳 SAC编号:S1440520060001
乔磊 SAC编号:S1440522030002
章合坤 SAC编号:S1440522050001
郭彦辉 SAC编号:S1440520070009
王定润 SAC编号:S1440524060005
何昱灵 SAC编号:S1440524080001
03 苹果及华为发布会召开在即,关注端侧AI进展
苹果和华为发布会“撞档”,关注端侧AI进程。苹果将举办9月10日凌晨1点召开2024秋季发布会,会上将发布iPhone 16系列手机。据目前曝光的信息, iPhone 16将搭载台积电第二代3nm N3E工艺打造的A18系列芯片,大幅提升NPU的能力,从而支撑Apple Intelligence端侧常驻的3B规模模型。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同样定档9月10日14:30,或将发布华为三折叠屏新机、问界M9五座版、智界 R7等产品,尽管华为三折叠屏新机尚未有端侧AI消息流出,但其智驾产品亦搭载具备端到端能力的ADS 3.0,能够实现从感知到规控无损信息传递。
苹果:利用优化算法提升端侧AI模型性能。在6月的WWDC24上,苹果正式提出了Apple Intelligence的概念,全面向AI发展。面对性能、参数量和功耗的平衡,苹果的答案是LoRA适配器,即利用优化模型,使得端侧3B参数模型能够实现主流7B模型的能力;叠加苹果自研的A17 pro及以上芯片,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对于更复杂的计算,苹果则将任务送到云端,利用云端模型或者接入第三方模型生态,实现相关功能。在具体进展方面,WWDC24披露的功能主要包括写作、图像/表情包生成和Siri升级版。而根据北美地区的开发者8月对Apple Intelligence的试用,目前已经上线的功能仍然围绕上述方面,其中文本处理相关的功能推进最快。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计算机行业下游涉及千行百业,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行业IT支出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计算机行业需求;(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计算机多数公司业务以项目制签单为主,需要通过验收后能够收到回款,下游客户付款周期拉长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坏账增加,并可能进一步导致资产减值损失;(3)行业竞争加剧:计算机行业需求较为确定,但供给端竞争加剧或将导致行业格局发生变化;(4)国际环境变化影响(目前美国持续加息,影响科技行业估值,同时市场对于海外衰退预期加强,对于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可能形成影响,此外美国不断对中国科技施压)。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周报24年第36期:苹果及华为发布会召开在即,关注端侧AI进展》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9月8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应瑛 SAC编号:S1440521100010
研究助理:李楚涵
04 AMD数据中心业务强劲增长;苹果第三财季业绩超预期
消费电子:苹果第三财季大中华区收入仍有所承压,但本季度换机用户数创新高释放积极信号。Apple Intelligence测试版也于本周供开发者使用,其测试反馈以及后续的迭代更新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苹果本周发布了24FYQ3财务业绩,实现营业收入857.8亿美元,同比增长4.9%,环比下降5.5%,高于844.6亿美元的市场预期。净利润为214.5亿美元,同比增长7.9%,环比下降9.3%。毛利率46.3%,同比提升1.7pct,环比下降0.3pct,符合上季度指引的45.5%-46.5%。其中,硬件产品毛利率35.4%,同比持平,环比下降1.2pct;服务毛利率74.0%,同比提升3.5pct,环比下降0.6pct。净利率25.0%,同比提升0.7pct,环比下降1.0pct。
分产品系列看,本季度硬件产品收入6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iPhone收入393.0亿美元,同比微降0.9%,按固定汇率计算则有所增长。苹果表示,iPhone 15系列的销售表现优于iPhone 14系列。Mac收入7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受益于配置M3芯片的Macbook Air以及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iPad业务收入7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受益于本季度推出的iPad新品。可穿戴设备、家居与配件业务收入81亿美元,同比下降2.3%。服务收入24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创历史记录的收入主要得益于超20亿台活跃设备的安装基数持续增长,付费订阅数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美洲市场营收为376.8亿美元,同比增长6.5%;欧洲市场营收为218.8亿美元,同比增长8.3%;日本市场营收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5.7%;大中华地区营收为147.3亿美元,同比下降6.5%;亚太其他地区营收为63.9 亿美元,同比增长13.5%。仅有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出现了同比下降,但按固定汇率计算的情况下,下滑幅度在3%以内。苹果表示大中华区的iPhone安装基数创下历史新高,升级换新的用户数也创下6月季度历史新高,这些都是业绩向好的积极信号。
对于下个季度的指引,苹果预计收入增速将保持与本季度相似的水平,其中服务收入将以本财年前三个季度相似的速度实现双位数增长,但外汇将对收入产生约1.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毛利率预计在45.5%-46.5%。展望未来,由于苹果具备业内一流的硬件定义能力及全方位的生态布局,苹果在AI端侧的发展趋势中具备优势。当下苹果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若端侧AI实现重大创新并推动换机潮,将使苹果及整个产业链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目前备受关注的Apple Intelligence测试版也于本周供开发者使用,部分功能已经推出。苹果目标从秋季开始推出美式英语AI系统功能,并在未来一年左右提供更多的功能,在更多的语言和地区进行覆盖。Apple Intelligence的测试反馈以及后续的迭代更新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存在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征关税、设置进口限制条件或其他贸易壁垒风险;目前仍处于5G网络普及阶段,相关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升,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存在5G应用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将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将受到影响,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仍未企稳,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存在原材料成本提高的风险;全球政治局势复杂,主要经济体争端激化,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AMD数据中心业务强劲增长;苹果第三财季业绩超预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8月5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刘双锋 SAC 编号:S1440520070002
范彬泰 SAC 编号:S1440521120001
孙芳芳 SAC 编号:S1440520060001
乔磊 SAC 编号:S1440522030002
章合坤 SAC 编号:S1440522050001
郭彦辉 SAC 编号:S1440520070009
王定润 SAC 编号:S1440524060005
研究助理 何昱灵
05 AI系列跟踪(1):腾讯发布AI助手,关注苹果WWDC大会
6月端侧AI密集落地,关注苹果WWDC大会对AI应用的催化。据彭博社,苹果将发布集成一系列AI功能的iOS18、具备实时语音交互能力的Siri2.0和AI应用商店,其中Siri2.0有望控制所有App,从而成为每一个App的智能助手。
风险提示:版权保护力度不及预期,知识产权未划分明确的风险,IP影响力下降风险,与IP或明星合作中断的风险,大众审美取向发生转变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用户付费意愿低的风险,消费习惯难以改变的风险,关联公司公司治理风险,内容上线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生成式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难度大的风险,产品上线延期的风险,营销买量成本上升风险,人才流失的风险,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政策监管的风险,商业化能力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AI系列跟踪:腾讯发布AI助手,关注苹果WWDC大会》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6月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06 苹果Vision Pro需求火爆,关注相关设备标的 ——3C设备系列研究
苹果Vison Pro正式开放预定,市场需求火爆
太平洋时间1月19日凌晨5点(北京时间19日21点),苹果Vison Pro正式开放预定,并将于2月2日正式发售。据VR陀螺,在预定开售18分钟左右,线下Pick Up模式的货源即售罄,线上预定货源的发货预期在开订2小时后已排到3~4月。此外,苹果Vison Pro在国内部分二手交易平台的出货价已大幅溢价。
首批产品到货后,消费者反馈评价值得关注
首批预定到货源的消费者将于2月2日开始发货/提货,此后陆续将有产品及应用的日活数据、以及广泛的消费者体验反馈。从内容端看,Vision Pro将有大量第三方应用上线,且Vision Pro将向下兼容iPhone和iPad的应用,因此初始生态将优于其他头显。同时,据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消息,已有约230个Vision OS原生应用做好发布准备。若首批消费者体验良好,或者出现原生MR内容爆款,后续批次及地区的Vision Pro销售有望迎来进一步抢购潮。
需求若进一步火爆,苹果或进一步追加Vision Pro产线
据博众精工投资者问答,目前苹果公司尚未明确要求针对Vision Pro追加产线,但有通知公司要做好增加订单的准备。若Vision Pro后续发布批次中持续上演抢购潮,苹果有望进一步扩大产能,催生相关设备需求。
苹果Vision Pro开放预定后,市场需求火爆。后续随着首批产品到货后,消费者体验产品后的反馈评价值得重点关注。若首批消费者体验良好,或者出现原生MR内容爆款,后续批次及地区的Vision Pro销售有望迎来进一步抢购潮,进而产能扩张有望催生增量设备需求。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和制造业景气度下滑风险:消费电子设备行业属于专用设备行业,需求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资本开支直接相关,本质上受消费电子产品的创新幅度相关,也与宏观经济水平相关度较高。若未来国内外消费电子行业创新仍较小、终端产品销量仍维持疲软,下游行业资本开支或将维持低位,将可能影响消费电子设备行业的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
2)下游产业政策变化风险:若消费电子设备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相关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风险:若消费电子设备行业各国内参与者加大市场竞争力度,主动采取降低价格获取市场的竞争策略,相关企业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率降低甚至亏损的风险。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