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Deepseek浙大再攻克两款量子芯片关键技术,欧美光刻机变废铁?

360影视 2025-02-04 07:44 3

摘要: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DeepSeek-R1模型,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后,被美国媒体形容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地震”‌,被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DeepSeek-R1模型,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后,被美国媒体形容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地震”‌,被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同时获得了众多美国科技领域大佬的点评和肯定:

OpenAI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DeepSeek的R1模型“令人印象深刻”,并认为OpenAI也会推出更好的模型‌。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称赞DeepSeek“能提升效率的创新是好事”‌。

谷歌前CEO施密特则称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竞赛的“转折点”,证明中国可以用更少的资源与大型科技公司竞争‌。

马斯克称赞DeepSeek的技术分析是“我所见过最透彻的”,并特别肯定了其算法效率的突破。

‌截止当前,DeepSeek在全球140多个国家的下载量排名中位列第一,根据Sensor Tower及Appfigures等机构的统计数据,DeepSeek自1月28日以来在谷歌Play Store美国的下载量达到1600万次,超过同期ChatGPT的表现‌。

并在中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同时登顶‌。

而近日,网传浙大再次成功突破了两款超导量子芯片的关键技术。

自2021年12月17日上午,浙江大学在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发布“莫干1号”“天目1号”超导量子芯片学术成果,成果由科创中心创新工坊首席科学家领衔,自此宣告浙江量子科技迈向新发展阶段。

浙大超导量子芯片研发团队成员王震表示:这两款“超级芯片”有各自的优势,可以帮助物理学科以及我们整个人工智能的未来在社会发展上都会有非常大的助力,比如2-400次方这样一个数字,如果用经典计算机需要一万年的时间来计算,而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却只需要半个小时。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欧美高端光刻机会变成废铁?

超导量子芯片是一种利用超导材料构建的量子计算设备,其核心是超导量子比特(qubit)。

量子计算是量子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已成为全球科技战略的必争高地,量子芯片研制是量子计算机研究的核心。

量子芯片利用超导材料实现量子比特,具有可扩展性和高操控精度,但需在极低温下运行并克服退相干问题,应用前景广泛。

评价超导量子芯片一般有三个维度:量子比特数量、退相干时间(通俗来讲,即量子比特的寿命)和操控精度。

一款实用性强的超导量子芯片,不仅要追求量子比特数目,还要兼顾操纵精度和退相干时间,只有三者都达到一个很好的指标,才能快速而精准地实现量子计算。

“莫干1号”和“天目1号”的研发团队由量子光学专家、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科创中心量子计算创新工坊首席科学家朱诗尧院士领衔。

朱院士说:我国当前在量子信息、量子通讯的某些方面上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科技发展就像跑步,别人都在跑,就看谁跑得更快,不努力就会落后,必须加倍努力。

答案是否定的。

超导量子芯片不会直接让欧美的光刻机“变成废铁”,因为两者属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应用场景和目标也不同。

两者在技术上并不直接竞争,光刻机仍是制造经典芯片的必备工具。

量子芯片是未来计算技术的补充而非替代。

总而言之,光刻机在短期内不会因为量子芯片的崛起而“过时”,但量子技术的发展必定会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旧时光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