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电影票房与排片

360影视 2025-02-05 07:30 3

摘要:今年的电影春节档,一部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可谓赢得盆满钵满,但也不是每部贺岁电影都有票房惊艳的开局。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说一说电影票房分成的操作与影院排片的讲究。

今年的电影春节档,一部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可谓赢得盆满钵满,但也不是每部贺岁电影都有票房惊艳的开局。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说一说电影票房分成的操作与影院排片的讲究。

电影产品很特殊,它是ToC的产品,电影不像电视剧,电视剧是ToB的产品,电视剧是卖给电视台播放的,机构采购就行。电影的商业模式是由观众掏钱买票攒票房,把卖电影票的所有收入累加起来就构成一部电影的总票房。电影票房最后在电影制片方(也泛指电影投资人)与影院之间进行分成,双方各拿一部分,姑且说制片方和影院各拿一半吧。

电影制片方把片子拍出来了,最后能不能赚到钱,就得看票房高不高。影院则超脱一些,一部电影的票房好不好无多大影响,片子放映后观众满意度不高,影院有主动权减少这部电影的排片。片子没人看,影院不排就行,转排别的片子即可。可电影制片方还指望自己的片子能回本赚钱呢,于是,同档期电影之间就有了竞争,电影的票房之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院排片的多寡。

每一部电影的制片方都希望自己拍的片子能在影院排的场次多一些,排的场次好一些。场次多一些好理解,场次好一些是什么意思呢?做个解释,一部电影场次安排在下午2点到下午7点之间,这样的场次就比较好,如果安排在晚上10点以后或早上10点以前,这样的场次肯定就不好。场次不好,观影的人一般不会太多。

决定影院排片的多少关键取决于电影受欢迎的程度。可是一部新电影上映,观众喜不喜欢,一时无从知晓啊,影院方又改怎么评价呢?前期,影院方会组织专人观影,以此评判电影的市场前景。可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专业人士观影的感受和普罗大众观影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要不怎么就有了对春晚评价的两极分化呢。专家说今年春晚办得很不错,节目都非常有新意,可是观众对春晚的满意度却不高。春晚本质上也是ToB的产品,只要电视台领导满意了就行。可是做电影不行啊,它必须得要赢得观众满意。

一部电影上映之初,制片方会加大宣传力度,把这部电影夸得跟花一样。怕就怕丑媳妇终究要见公婆,电影只要上映了,一天之后口碑效应就出来了,豆瓣上的评分就出来了。就像我看电影,我是不喜欢抢首映的,等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我先看这部电影豆瓣上评分怎么样,如果豆瓣上的评分还不错,我才会选择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若电影的质量上乘,观众的口碑好,豆瓣上的评分高,这部电影在影院会产生极强的长尾效应,它能放映很久,且票房能持续获得保证。倘若一部电影上映一天后口碑就掉下来了,这部电影的市场格局瞬间就会被定型。既然观众不买账,影院方立马就会做出调整,把这部电影的排片场次减下来,甚至把排影时间仅安排在垃圾时段。影院这么一搞,这部电影的厄运就彻底到来了,后面它将不会再有票房翻身的可能,电影制片方就会亏本。

现在有部主旋律电影的制片方就很着急,他们投资拍了一个大片,孰料观众不买账,票房寂寞。制片方就觉得是影院这边排片不够公平,他们在呼吁公平。其实大家都清楚,排片公平与否不取决于影院,而是取决于电影的质量与口碑。拍出高质量与高口碑的电影了,排片公平自然会有。影片质量与口碑不高,观影的人大概率会少,影院排的场次相应也会减少,这是正常现象。其实这也是一种公平。

2025年2月3日于丰台樊家村

来源:小爱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