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EID)是指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新出现的或既往已经存在但发病率或影响范围迅速增加的传染性疾病。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气候变暖加速以及病原微生物不断进化等,疾病跨物种传播的风险持续增加,全球范围内E
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EID)是指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新出现的或既往已经存在但发病率或影响范围迅速增加的传染性疾病。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气候变暖加速以及病原微生物不断进化等,疾病跨物种传播的风险持续增加,全球范围内EID的出现及快速传播风险不容小视。自1980年以来,EID以每年6.7%的增速加快发展,平均每年有5种以上的新发病原体感染人类,其中一些病原具有大规模传播的潜力,可能造成全球大流行。
每年有数百万人的健康受EID的影响,其中低、中收入国家人群受影响更为明显。EID可直接感染人类,威胁生命安全,也可能阻碍社会的有序发展从而间接影响人类健康。一些EID病原体虽不直接感染人类,但可感染牲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威胁粮食安全和民生福祉。
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06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2009年H1N1流感、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022年猴痘(monkey pox,Mpox)等EID的暴发及其带来的全球性影响持续警示人们要加强全球大流行的综合性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多次发出警告,称下一次传染病全球大流行的问题不在于是否会发生,而是何时发生。WHO将这类可能引发全球大流行的疾病归为“X疾病”,可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具有高致命、传播快和易变异的特点,难以预测其发生时间和地点。EID若形成全球性大流行,可对人类身心健康、民生福祉等造成全方位的影响。
除了直接导致感染者健康问题外,EID全球大流行也给人们的生活和生计造成大范围影响,造成教育中断、粮食危机、经济损失和贫困消除进程阻碍等诸多负面后果。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WB)估计,COVID-19大流行导致161个国家/地区的超过16亿儿童和青年失学,几乎占全球在校学生的80%。尽管一些地区提供在线学习,但在缺乏计算机和互联网设施的欠发达国家/地区,学生难以获得远程教育。
大流行会造成全球粮食危机。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2021年有35个国家的2.96亿人面临食物不足,比2020年增加了1.11亿人。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疫情期间失业,家庭粮食不安全风险显著增加。依赖进口的国家,食品价格上涨了10%-20%。此外,据估计2022年有4540 万儿童处于消瘦状态,1.492亿儿童发育迟缓。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截至2024年年底,COVID-19全球大流行造成的累计产出损失约为13.8万亿美元。COVID-19大流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广泛而复杂,影响着劳动力参与模式、贸易、外国投资等方面的发展,引发了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广泛的经济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0年全球经济下降3.1%,2021上升至 5.9%。COVID-19大流行后,全球贫困率从2019年的8.3%急剧上升到2020年的9.2%,使减贫工作倒退了约3年。2022年的极端贫困人口较大流行之前的预测多7500万-9500万。WB估计,到2030年,全球6.7%-7.0%的人口将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远高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水平(3%)。
EID全球大流行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产生的影响不同,可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性。截至2023年底,低收入国家COVID-19的病死率(2.30%)约是高收入国家的3倍(0.67%),中高收入国家疫苗接种率达83%,而低收入国家疫苗接种率仅为32%。低收入国家较中、高收入国家报告病例少、病死率高、疫苗接种率低、经济恢复缓慢。这提示当发达国家在推进疫苗接种计划并从危机中逐步恢复正常时,低收入国家仍在经历疫情带来的各种影响。
EID全球大流行对全球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影响不同,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对贫困人群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影响,加剧贫困人群和富裕人群间的差距。WB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最富裕的前20百分位数的人口平均损失了约5%的预期收入,而最贫穷的后20百分位人口平均损失了大约6%的收入;2021年,前者平均有望弥补2020年收入损失的近一半,而后者将继续损失约5%的收入。
EID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正在加剧,而全球各地的大流行事件不断提醒我们加强应对这一挑战的紧迫性。针对EID,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在采取跨部门、跨领域的防控策略,其中全健康理念的应用尤为重要。人、动物和环境之间密切关联,各国各级部门应当通力合作。
公卫纵横 整理自谷思雨,强讷,李天韵,等。新发传染病全球大流行的挑战与跨部门综合防控策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4.
来源:疾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