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爆火,纯属“意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5 15:43 3

摘要:毕竟,在梦工厂2008年推出《功夫熊猫》后,中国各行各业一度都将熊猫当作一个突破口。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票房轻松破52亿!

超过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四。

此刻,仍然在不断刷新影视记录。

也让中国动画电影和二次元IP的未来一片光明。

一个问题出现:为什么哪吒能成功,可熊猫总是无法大火呢?

仅仅用一个有趣的魔改,无法概括!

毕竟,在梦工厂2008年推出《功夫熊猫》后,中国各行各业一度都将熊猫当作一个突破口。

事实上,功夫熊猫不也魔改不少吗,为何后来就没有后来了呢?

哪吒IP,两部作品就轻松拿下100亿票房,并不断实现中国文化的出圈?

真相到底如何?

真相:真的是意外……

一切还是要回到熊猫!

电影《达芬奇密码》在2006年上映后的火爆,让国人认识到原著作者丹·布朗所推崇的符号学,有着意想不到的传播价值。

属于中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符号是什么?

彼时的游戏业界给出了四个字:功夫、熊猫。只是,但说归说,整个国产游戏圈,却没有真正把这两个符号发扬光大。

2011年发生了一件趣事。

当年的暴雪嘉年华上,《魔兽世界》公布了资料片《熊猫人之谜》,宣告全新的中国风种族熊猫人已经在艾泽拉斯大陆实现“熊出没”。

随后,盛大金酷游戏首席运营官葛斌虎就吐槽:“暴雪在抄袭我(《魔界2》)的熊猫人”。

而在接受采访时,葛斌虎更是宣称:熊猫人是他策划的首开先河的职业。

但问题在于2002年暴雪推出的《魔兽争霸3》中,就有熊猫酒仙这个英雄角色。

更何况,如果世人没记住所谓《魔界2》里的熊猫人,这个符号也就失去了光芒。

类似的中国符号出现在国外游戏中,而在国内游戏业界引发热议甚至是吐槽的情况,后来还出现过很多次。

例如在2019年,国内游戏业界就感叹:光荣《三国志》的最强对手,终于来了。

只是,这个对手名叫《全面战争:三国》,只是英国游戏《全面战争》系列的又一个作品,并非中国出品。

一声叹息,而这声叹息,其实已经延绵了太多年。

1995年,就有玩家写信给国内首份游戏杂志《电子游戏软件》,控诉称:“究竟哪一天我们能在贵刊上见到中国人自己制作的游戏!”

然而,在国产游戏已经具有极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2010年代,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满满中国元素的游戏,依然没有真正出现。

好在,业界的思想,也开始出现了变化。

只是,去哪寻找破局点呢?

2018年,在中新社的一篇报道中,当时在腾讯担任副总裁的程武开始反思: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大国,能够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符号,不应局限于“熊猫”和“功夫”,还可以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使中国数字内容产品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国产游戏厂商也是如此去试错的。

几乎同时,网易推出的游戏《绘真·妙笔千山》,就以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组成不同的游戏场景,成为一时热门话题。

而腾讯则当仁不让地推出了《榫卯》《折扇》《纸境奇缘》等功能游戏,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试图探索寓教于乐之路。

但这些尝试,并没有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至于社会效益,则由于过于小众而更偏向于品牌宣传,很难激发起更多游戏厂商跟进的欲望。

回归到最初问题:功夫熊猫为何没能扛起中国符号的大旗?

解读可以是:它本来就是中国符号了。

无论是国外游戏蹭热度、还是国产游戏再挖掘,尤其是当动画电影将功夫和熊猫结合之后,跟风而来的各种功夫熊猫,都很难让人眼前一亮了。

既然没有了意外,就难以形成新的心灵震撼。

为何《黑神话:悟空》成功了,让人惊艳的起点,其实并不是大圣形象本身。

而在于这款游戏的技术水准惊艳了全球:一贯走低端手游风的中国游戏厂商,竟然能造出世界级大作。

如何更进一步让全世界感到意外呢?

就好像《达·芬奇密码》那样,在大家熟悉的名画中,展示令人意外的符号呢?

路线图已经有了,就等人去探路。

值得庆幸的是,长期以来,让游戏展现中国文化的梦想,一直都在。

不断试错的鲶鱼一直都在,并搅动一池春水……

值得庆幸的是,2024年《黑神话:悟空》给了一个希望。

值得庆幸的是,2025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把这个希望放大了无数倍。

前作给了大家一个意外的哪吒。

一个熟悉的符号,却让人意外惊艳了!

第二部,哪吒依然出乎意料之外,还有申公豹等等,都意外了!

“你给世界一个意外,世界还你一个奇迹”的路线图,真的有效……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24年12月13日《乐游记》专栏425期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来源:张书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