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种典型的旋花科植物,开出的花朵形似喇叭,越靠近花心的位置,颜色就越深。大概在距今100万年以前,这种植物被一种微生物农杆菌感染了,农杆菌是土壤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但这一次感染却并不寻常,因为农杆菌将自身携带的某些基因片段意外地插入到了这种植物的体内,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美洲的丛林中和南美洲的雨林中存在着一种形似牵牛花的植物。
这是一种典型的旋花科植物,开出的花朵形似喇叭,越靠近花心的位置,颜色就越深。大概在距今100万年以前,这种植物被一种微生物农杆菌感染了,农杆菌是土壤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微生物,但这一次感染却并不寻常,因为农杆菌将自身携带的某些基因片段意外地插入到了这种植物的体内,这种技术非常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转基因,但操纵此次转基因的并不是人,而是大自然。
基因改变之后,这种植物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茎块略有膨大。
就这样,又经过了50万年的演化,这种植物的两个不同品种在自然的撮合下实现了杂交,于是孕育出了一种块茎香甜的农作物,现在我们将这种农作物称之为“红薯”。时至今日,科学家们也没有弄清农杆菌具体是如何改变红薯基因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天然的转基因事件的确改变了红薯的演化进程。最早发现红薯的应该是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发现红薯味道香甜,于是开始大量种植,而种植的过程又促进了红薯进一步的演化和发展。
当哥伦布来到美洲时,红薯的分布范围已经十分广泛了,从墨西哥南部到委内瑞拉北部地区之间都有种植。
这么好的农作物,谁看到也不能放过,于是红薯就被带回了欧洲。不过欧洲人对于红薯并不是特别喜欢,但这并不影响这种农作物顺着东西方传统的海陆经贸线向东传播,于是在不久之后,红薯便来到了东南亚地区。16世纪末,福建商人陈振龙在东南亚地区经商时发现了红薯,并将其带回了福建。
后来,福建闹了饥荒,陈振龙知道红薯产量大,所以向朝廷上述建议,于是便开始在福建广泛种植红薯,不久之后又推广到了整个南方地区。
因为红薯是从海外传来了,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将其叫做番薯。从时间上来看,红薯在国内的大面积种植正好与清朝初期人口的快速增长重合,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与祖先相比,红薯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仍然保留了一些祖先的特征。
对于红薯,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它香甜的块茎,较少的人可能见过红薯的叶片,但极少有人见过它的花朵。
如果你看过红薯开花,那么极可能会将其错认为牵牛花,红薯花与牵牛花无论在形态上,还是颜色上都是极其相似的。正因为红薯与牵牛花是亲戚,所以将红薯嫁接在牵牛花上,就可以得到神奇的空中红薯。我们都知道红薯的块茎是长在土里的,但退休的农业专家贾连东就通过嫁接的方式培育出了空中红薯。他先将红薯苗与牵牛花嫁接,成活之后再将嫁接好的红薯苗栽培起来。
等红薯苗渐渐长大之后,把它的枝蔓用竹竿挑起来,让它向上生长,等到结出红薯,再将红薯的根部埋入吊起来的花盆之中。
等到红薯的块茎慢慢长大,这个时候再把花盆去掉,红薯就能像葡萄一样悬挂在空中继续生长了。之所以培育空中红薯要使用牵牛花,而不是葡萄,就是因为红薯和牵牛花是亲戚。有趣的是,红薯是从美洲传来的,而牵牛花一样也是,只不过在时间上,牵牛花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早得多,而且并不是人类携带而来的,现在普遍认为是候鸟携带牵牛花的种子飞跃路大西洋,将其传到非洲,后来又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
来源:科学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