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子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贴片含广告作者 | 帆书 · 露西
最近,影片《封神2》再霸热屏。
兵戈相接、你来我往的大片特效让人眼花缭乱;
耳熟能详的“封神演义”在眼前上映,
无论是仁慈多情的殷郊还是杀伐果断的邓婵玉……都让人印象深刻。
但最难忘的仍是主角团在命运周际的抉择。
所谓宿命不过是块生铁,凡人掌心亦有熔炉。
中年危机、失业浪潮、人生困局.......我们何尝不是再一次次抉择中坦率自己的人生。
《封神2》中神话战场,映照每个人普通人血肉模糊的挣扎与涅槃。
01
中年人的觉醒:
“微抉择”撬动命运
《未选择的路》有一句话:
“林子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人到中年,我们习惯在房贷、育儿、职场压力的夹缝中低头前行,仿佛人生只剩下“咬牙坚持”这一种姿态。
但是,中年不是束缚你的"认命符",而是重构命运的起始键。
《封神2》中的邓婵玉的觉醒堪为点睛之笔。
她原是英姿飒爽的女将军。生于战场,长于战场,从小她便懂得军令如山,效忠大商是他的使命,战死沙场是她的宿命。
直到那场和姬发关于为家人而战的辩论。
姬发所言”我为活人而战,而你为死人而战“。
这犹如利器撬开她的心门。
她亲眼见到了西岐子民的温良朴素,乐山客土,感受到了她生命中几乎不曾有的温暖。
当她得知闻仲为达目的不顾百姓性命,她也选择倒戈相向,为自己的内心而奋斗。
这一瞬间的选择,撕开了“宿命论”的假面——人生如棋,落子无悔,而执棋者永远是自己。
现实中的“邓婵玉”比比皆是。
人到中年,面对生活的重压,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不知如何选择人生道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说:
主动选择的能力,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身边的朋友张磊,在35岁当天收到裁员通知,
整整47天,他投出324封简历。
可人到中年,他像是一枚弃子。
经历了几次潦草的面试后,他毅然决定转行。
“失业不是职业终点,而是认知升级的起点。”
很快,他开始重新学习新技能,从python代码到AI大模型。
终于他赶上了风口,入职一家前景不错的Ai初创公司。
原来人生下半场,才是真正的封神之战。
中年危机看似是命运的考验,实则是人生的转机。
低谷中,你是低迷还是寻找新的方向;
是限于情绪的震荡还是平静下来,开辟柳暗花明的新路;
命运并非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我们的选择和决断塑造了我们的的未来。
人生下半场的精彩,取决于你此刻的选择和努力。
人到中年,唯一的改命形式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02
中年人的“封神”之路:冲出困境
最近时常刷到这样的消息:
34岁怀孕36周,每天通勤5个小时,不敢提前休假?
35岁被辞后,已经9个月没有找到工作了?
你有没有觉得,人到中年,大多数的人都活得不够体面。因奔波、被辞、找不到前进方向。
但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
越是艰难,越要勇于攀爬。一个人若想成大器,就要经得起磨难。
影片中姬发的成长轨迹,是每个中年人灵魂的倒影。
从跪拜纣王的王家侍卫,到独守西岐的破碎少主,命运一次又一次将他推进深渊。
面对西岐的命运,他曾以主动投降换取西岐和平。
直到军师和人民的那句:“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西岐,也是我们的西岐。”
他冲破心里负担,带领西岐大军迎战殷商。
正如每个被生活重锤的中年人,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年龄,而是弄丢破局的勇气。
中年人的命运,困局越深,越能听见骨缝里铮鸣的回响。
姬发守护西岐之路是他被命运推向最痛最难的试炼。
稻盛和夫说:“作为中年人,心可以碎,手不能挺。在奔溃中前行,才是成年人的修养。
曾经,烤肠大叔唐健是餐饮的巨头,豪车豪宅,风光无限。但在47岁的时候因投资失败背负千万巨债。
债台高筑,生活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光。
为了还钱,他在西湖边上支撑起了小小的烤肠摊位,把烟火气变成直播间的“希望气”。
在直播平台上,他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字都包含着生活的沧桑与不屈。
他说:“人生没有绝对的输赢”,只有敢不敢再赌一次“
如今,“唐兄弟烤肠”成了全网的励志符号。
你看,中年人的破圈,往往始于一次意外的尝试,成于一份坚持的热爱。
命运的试炼从不是要打败你,而是要你证明给自己看——你比想象中更强。
人生没有跨不过的坎,渡不完的劫。困难总有解决的方法,困局总有破解之道。
你总会带着自己,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03
中年人的“封神”启示:
命运从不偏袒,但努力从不辜负
山本耀司说:“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实现的广阔人生。
我们的人生就像自行车,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用力蹬才能前进。
影片《封神2》也用惊心动魄的命运之战,告诉我们:“命运从不偏袒任何人,但努力从不辜负有心人。”
电影中,有个情节颇为深刻。
是哪吒、姜子牙、殷商和邓蝉玉为守护西岐百姓大战殷商大军各显神通的努力。
当哪吒使出混天绫裹住殷商铜镜时、当姜子牙飞舞头发使出浑身神力帮助西岐百姓时、当雷震子抱起姬发前往闻仲祭坛。
他们凭借着一颗不认命的心,守护的心,面对敌人,挺身而出,最终改变了西岐的命运。
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到:“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努力与机遇的结合。”
中年人的逆袭,或许没有电影中的惊天动地,但同样充满力量。
董明珠,曾是一个普通的单亲妈妈。
1992年,为了改变命运,她毅然南下,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格力电器的征程。
那时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债务和毫无头绪的市场。
在格力的初期,董明珠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她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在各个客户之间,用真诚和毅力打动每一个合作伙伴。
记得有一次,为了追回一笔欠款,她连续40天往返于各个城市,不分昼夜地沟通、谈判。她的坚持,最终换来了客户的信任,也让她在格力站稳了脚跟。
如今,她是商界的传奇,但她说“我只不过是每一个‘今天’熬成答案。
无论是失业后的重新出发,还是困境中的勇敢尝试,都是普通人改写命运的方式。
董卿说:“勇敢的人并非流着泪的人,而是流着泪,仍然坚持奔跑的人。
经历挫折和困难,依旧敢和生活顶撞,敢在逆境中撒野,直面生活的污水,这就是努力的意义。
世界是不确定的,努力是唯一可以确定的东西,向上的人生,最终还要靠自己。
只要你愿意选择,愿意努力,命运的齿轮终会为你转动。
影片落幕时,荧幕上出现不是演员表,而是一行字:“此片献给所有与命运肉搏的凡人。”这句话,让人眼眶发热。
那一刻,我想起罗曼·罗兰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中年人的改命,从来不是天降祥瑞,而是在无数次跌倒后仍看见远方的微光。
就像是缪斯笔下的西西弗斯;当巨石一次次滚落,他选择在重复中赋予生命的意义。
愿你我都能在烟火尘埃中,以抉择位剑,以坚持为盾,亲手写下自己的封神篇章。
因为命运最慷慨的馈赠,从来都是——你敢要,它就敢给。
点个「在看」,跟各位书友共勉。作者 | 露西排版 | 余景图片 | 图虫创意来源:樊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