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4日,大年初七上午,勐古县勐古区春节打陀螺比赛在勐古镇球场坝热闹开场,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处处弥漫着新春的喜庆氛围。果敢通讯社记者深入赛事现场,探索传统民俗盛会。
【果敢通讯社】2月5日讯:2月4日,大年初七上午,勐古县勐古区春节打陀螺比赛在勐古镇球场坝热闹开场,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处处弥漫着新春的喜庆氛围。果敢通讯社记者深入赛事现场,探索传统民俗盛会。
春节期间举办的这场打陀螺比赛为期5天,吸引了来自县政府、勐古区、勐洪区、南壮区、勐吉区、勐博区等7个代表队,总计120多名选手参与。各参赛队实力强劲,每队均派出8名正式队员与8名预备队员。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邀请了1名经验丰富的主裁判和2名副裁判,同时各参赛队也分别选派1名副裁判协助执裁工作。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早在20天前,赛事筹备工作便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人员精心规划比赛规则,合理安排人员分工,仔细选定比赛场地并进行了全面修建。在筹备过程中,曾面临修陀螺师傅水平参差不齐的难题,为此,组织方从各地广泛筛选优秀师傅,各参赛队也积极主动地修整本队陀螺,有力保障了比赛的顺利推进。
比赛采用淘汰制与小组制相结合的创新赛制。单场比赛设置4轮,每轮比拼3次,每次结束后双方交换场地,以保证比赛条件的公平性。在器材规格方面,明确规定支庄陀螺最大直径限定为17公分,打庄陀螺则不限大小,比赛距离固定为11米,支庄陀螺若能持续转过对方陀螺15秒即判定为胜。为保证比赛节奏与秩序,每人仅能参赛一次,支庄需在三次内允许对方开打,否则对方直接得分。比赛最终按照前四名得1分,第五名得2分,第六名得3分,第七名得4分,第八名得5分的方式统计积分。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们始终秉持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的体育精神,在赛场上尽情切磋技艺,彼此增进交流。
回顾往昔,过去勐古县多采用高脚陀螺进行比赛,不仅规则不完善,群众参与度也较低。而如今,打陀螺活动在形式和规则上都更加规范,还组建了专门的陀螺队,极大地吸引了更多群众踊跃参与。此次比赛的举办,显著提升了群众对陀螺文化的认知,成功让这一传统民俗活动重焕生机与活力。
春节打陀螺早已超越了单纯娱乐活动的范畴,更是民众增进交流、促进团结的重要纽带。大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谈及未来,活动负责人满怀憧憬与期待。他表示,希望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勐古县能将打陀螺这一民俗活动进一步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未来计划组织队伍去到特区各县市区,与当地爱好者开展交流比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打陀螺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人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共同为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贡献力量。
本次比赛的奖励设置十分丰厚,冠军队伍将获得一头牛,亚军队伍则可得到1000元奖金。此外,活动期间还同步开展了传统娱乐打包民俗活动,为蛇年春节增添了更多欢乐与温馨。
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的齐心协力。从前期筹备到比赛进行,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无数心血。勐古县勐古区春节打陀螺比赛,不仅成功传承了地方传统文化,更充分展现出当地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新的一年注入了蓬勃的发展活力。
来源:果敢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