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新潮流: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

360影视 2025-02-05 19:47 2

摘要:为了演好“黑夫”,张晓双不仅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且多次前往兵马俑博物馆“找答案”。今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张晓双都要演出,这是他在外地过的第一个春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全国首个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赳赳大秦》,春节期间场场爆满。

蛇年春节,“非遗过大年”成为新热点,除了逛灯会庙会,不少游客选择观看实景演艺,沉浸式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

为一部剧:“黑夫”的初一到十五

随着帷幕缓缓拉开,如梦似幻的宫殿与烽火狼烟的战场一一展露眼前,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望大秦帝国的恢宏历史,感受华夏统一的壮丽画卷。

26岁的张晓双是男主角“黑夫”的扮演者,来自甘肃敦煌,记者见到张晓双时,他正在化妆,为下午的演出做着准备。

为了演好“黑夫”,张晓双不仅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且多次前往兵马俑博物馆“找答案”。今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张晓双都要演出,这是他在外地过的第一个春节。

“也很想家,家里人鼓励以事业为重,好好演出。春节假期不仅有本地的观众,还有很多来自外地的游客来看我们这部剧,我肯定要以最好的状态,让观众们留下一个最好的印象。”张晓双说。

演艺总监张蔚雯介绍,2018年,剧本诞生,剧院建设拉开序幕,三年间,剧院一砖一瓦建,剧本一字一句改,18次大改、60多次小改,终以呈现。

在观演中,观众仿佛亲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考古现场到宫殿,从工匠建造新都到兵马俑如磐石般世代守护华夏的千古誓言,《赳赳大秦》让更多人了解秦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老秦人的奋斗精神,更深刻地理解华夏统一的波澜壮阔。”来自山东的游客唐先生说。

1月31日至2月2日,在双剧院模式与“狂欢中国年”主题活动的加持下,大型歌舞《西安千古情》连续3天单日上演18场,再创西安大型旅游演艺单日演出场次、游客接待量历史新高。

在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团圆年,游客王曦彤选择在阖家欢的美好时刻,走进《西安千古情》剧院,跟随演员的脚步,穿梭于不同的历史场景,参与其中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会吐沙子的剧院,可以跑马的舞台,从天而降的长城,破土而出的兵马俑;时而洪水滔天,时而大雪纷飞,如同现场直播的穿越大戏。

“这种沉浸式的震撼体验,让观众的情感与历史产生共鸣,激发起对中华文化的无限自豪感。”王曦彤说。

作为全面展示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的大型演艺秀,《西安千古情》用西安文化讲述西安故事,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融入每一幕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千年历史的洪流中,亲身经历着一段段波澜壮阔、悲欢离合的故事。

奔赴一座城:点燃新春“新看点”

革命圣地延安,同样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延安过大年,体验红色文化魅力。

在金延安旅游度假区,2025全新改版的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场场爆满,成为来延安必看的文化盛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升级改版后的剧目舞美灯光更加科技感十足、多媒体视效更加逼真,剧情故事更加饱满感人,使游客更能沉浸式领略那段烽火硝烟下的无私大爱和峥嵘岁月中的革命情怀。

“每一幕演出都特别感人,生动刻画了革命先辈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真的是跨越时空直击心灵,让人泪目。”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女士说,“这次专程带着孩子来延安过大年观看这台演出,追寻红色摇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演艺+旅游”为文旅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随着游客对旅游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沉浸式+”正给人们带来全新旅游体验。

长恨歌剧照。来源:视觉中国

春节假期,陕西文旅演艺IP大放异彩。华清宫大型实景歌舞剧《长恨歌》常演常新;丝路欢乐世界《丝路之声》生动讲述丝路故事;《无界·长安》呈现“方寸舞台、时空无界”的意境与思考;大唐芙蓉园不仅有《梦回大唐》演出,还有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许多观众,以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赢得了巨量的“注意力资源”。

早在2023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可以窥见。

通知要求,未来要壮大文娱演艺产业。做强一批艺术团体,着力改善基层文艺单位创作、生产、演出条件。加快文艺演出院线建设,整合剧场和剧目资源,促进优质演艺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在景区景点开展驻场旅游演艺、流动性文艺演出、沉浸式演艺活动、非遗技艺展演。引导专业艺术团体与旅游企业合作,培育推广10个代表性精品旅游演艺项目。建设一批旅游演艺小镇、旅游演艺集聚区,建设西安中国演艺之都,引导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业态。(记者 袁晨)

来源:陕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