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耻谎言之一:教师“上课不讲,课后讲”。这句话来源于教培领域,也得到了高层的关注。有的教培人员传播这个话题,主要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学员。有的甚至将矛头直指学校教育,以至于让人们意识到只有到她那里参加培训才能成人、成才,学校教育一无是处了。然而,现实中的学校教
教育界最无耻的五大谎言,其中第一条最为恶劣,最后一条近乎无脑
1、无耻谎言之一:教师“上课不讲,课后讲”。这句话来源于教培领域,也得到了高层的关注。有的教培人员传播这个话题,主要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学员。有的甚至将矛头直指学校教育,以至于让人们意识到只有到她那里参加培训才能成人、成才,学校教育一无是处了。然而,现实中的学校教育根本不存在“上课不讲,课后讲”的现象,即使有极个别不良教师存在这个心理,在学校高压态势下,在众多控制手段下,在教师职业良心下,在众多教师的目光中也不会有这个市场。 这个谎言无耻在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
2、无耻谎言之二:学业成绩无用论,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实没有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现状,但也可以通过成绩发现许多问题。目前,没有一个更可行的方案全面衡量学生的成长情况,唯有分数是比较显性的标准。有些老师在与专家面对面时,一提到提高学生成绩一词,就会引来无端的指责、鄙视与教训,似乎把考试、成绩当成了万恶之源,教师谈考试、谈成绩就是再落后不过了。而专家、学者们却找不出一条全面的、动态的、多元的衡量手段、方法,哪怕一点策略。更可恶的是他不让别人谈考试、提成绩,却让自家孩子考出好成绩。这个谎言无耻在对内对外两面三刀的观念。
3、无耻谎言之三:“一切为了孩子”。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是为了寻求儿童个性解放。儿童中心思想观念引进中国后对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实境遇里,人们对这个思想异化成为“儿童需要中心”,间接地衍变为“家长需求中心”。从社会学角度,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织,代表着社会需要,也是民意所需,促使学校教育要尽量顺应家长需要,很容易造成儿童全面发展受限,学校教育目标无法完整实现。这个谎言无耻在容易导致学生人格缺陷或品质不良。
4、无耻谎言之四:我们在实行快乐教育。快乐教育追求的是学生快乐学习,然而学习要快乐的话,就不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了,快乐教育只是个理想。在他们追求快乐教育外表之下的阴影里,孩子们是真正快乐的吗?即使幼儿教育里,在游戏活动中,有的儿童也存在不快乐的现象,原因是个性特征不同,快乐指向不一,无法实现快乐教育。这个谎言无耻在用快乐装饰教育,而不是按照儿童发展规律做真教育。
5、无耻谎言之五: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也是教培市场发出的声音,目的很纯粹,就是要挣最容易挣的钱。所谓各种启智班、衔接班、升学指导班等等,其实最直接而简单的补习班在家庭,孩子的日常生活是最好的补习,“陪孩子在一起”就是家长最高教育理念。
这个谎言无耻在借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信息差”挣钱。
来源:淄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