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甲医院网红医生坦言:感觉被利用,决定彻底关停短视频账号

360影视 2024-11-28 11:37 4

摘要:而这位网红医生就是这样,如今他已经决定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彻底关闭,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才会让这位医生说出被利用了这样的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我觉得被利用了”、“越来越不像真实的自己”,一位网红医生无奈的说到。

短视频时代,每个普通人都能够通过短视频获得他人的关注,但是这样的关注可能对于有些人是非常苦恼的存在。

而这位网红医生就是这样,如今他已经决定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彻底关闭,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才会让这位医生说出被利用了这样的话?

上海某三甲医院肝病科专家钱炬,他曾与一家MCN机构合作,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医学科普账号。

最初,他的目标很简单:提升科室知名度,让更多患者了解自己,得到更好的治疗,那时,钱炬刚到新医院,肝病科室也是新成立的,急需提升知名度。

MCN机构的出现,似乎为他提供了一条捷径,合作刚开始时,双方商量好由钱炬本人出镜,MCN机构负责策划、拍摄和剪辑,内容包括实际看诊的记录和肝病的科普讲解。

这种合作模式看似互惠互利:钱炬无需支付制作费用,MCN机构也不收取出场费,双方都能从流量中获益。

然而,好景不长,钱炬逐渐发现,短视频吸引来的患者虽然都是冲着他来的,但并不都是他想要的那种“优质患者”。

很多人看病就像吃饭一样,今天去这家,明天换那家,对医生的建议也不太听话,治疗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肝病本是慢性病,需要长期调理和系统治疗,而这些“流量患者”往往只进行一次简单的门诊咨询便不再复诊,最终是否接受了系统治疗,难以追踪。

这与钱炬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更令钱炬无法接受的是,MCN机构对内容创作的干预,他们提供的科普脚本,用词不太准确,还用了不少绝对说法和网络流行语,显得不够专业和严谨。

钱炬曾尝试提供自己撰写的优质科普内容,却被MCN机构以“不适合互联网传播”为由拒绝。

此外,账号的管理权限也掌握在MCN机构手中,患者的留言咨询often被拦截,钱炬甚至无法直接与患者沟通。

最终,钱炬决定关闭这个有5万多粉丝的账号,他觉得身心疲惫,曾经的热情和理想在不断追流量的过程中慢慢消失了。

“越来越不像真实的自己”,这是钱炬对这段经历最深刻的感受,他意识到,在MCN模式下,医生often沦为流量的工具,丧失了专业性和自主性。

钱炬的经历并非个例,以前,很多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医生账号都是由MCN机构代为管理和运营的。这是医疗领域里挺常见的事儿。

南京一家医疗MCN公司的冯塞理说,他们会根据医生的特性来定制人设,许多医生不擅长写作,只能被动接受MCN机构提供的脚本,即使内容存在瑕疵,也无力修改。

武汉的一位医疗账号运营人员张建笠直截了当地说,账号发布的内容其实就是“塑造人设”,展示的是他们想让观众看到的东西。

他们的aim是把线上流量变成线下的病人,给医院带来不错的收入,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医疗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

张建笠曾处理过一个案例,一家民营医院为了招揽病人,冒用了其他三甲医院的资质进行虚假宣传。

最终,一位患者因为医疗事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但张建笠的老板却不太在意,觉得这件事不会闹太大,这令张建笠深感不安,却也无力改变。

这些案例揭示了MCN模式下流量至上的弊端,在追求流量最大化的过程中,内容质量、医生权益、患者安全often被忽视,甚至被牺牲,这种模式下的“繁荣”其实是假象,撑不了多久。

与MCN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医生选择自主运营科普账号,坚守专业性和真实性,最终获得了成功。

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恶性伤医事件的受害者,陶勇在康复期间开始投身医学科普,并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坚持自主创作内容。

他的短视频内容关注普适性的眼科常识,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刻意追求流量,却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喜爱和尊重。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主任医师邹世恩也大力支持自主运营,他在健康科普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全网粉丝接近900万,是众多“网红”医生中的佼佼者。

邹世恩拒绝了所有MCN机构的合作邀请,因为他深知“被资本绑架”的风险,他始终坚持自己制作和运营账号,保证内容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青年医生舒秦蒙,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了自主运营的风采,他的账号“小胖鸡医生”以图文为主,记录真实的医患故事,没有华丽的剪辑和煽情的配乐,却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网友。

一篇题为《他走了二十公里来看病》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获得了超过27万的点赞,留言也超过2万条。

舒秦蒙用朴实的文字,讲述了一位患者跋涉数十公里求医的经历,以及医生在高强度工作下依然耐心诊治的故事,展现了医患之间真挚的情感和人性的光辉。

这些自主运营的医生账号,共同的特点是:内容专业、真实、有温度,不刻意追求流量,却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喜爱。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医学科普的成功,并非依赖于流量炒作,而在于内容的价值和医生的初心。

随着医学科普短视频领域的快速发展,行业乱象也逐渐暴露出来,虚假宣传、资质造假和过度治疗这些问题经常出现,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影响了医生的整体形象。

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和平台都在加大监管力度,2022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等多部门发布了《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定如果主播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的内容,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工作要点》,特别强调要关注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

现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对医疗科普账号的要求更高了,例如,某短视频平台要求注册医生账号的医生必须就职于公立三级医院或民营三甲医院、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小红书则要求须是任职于公立三甲医院的全职医生,或非公立三甲医院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平台还加大了内容审核力度,严厉打击虚假信息和违规行为。

某短视频平台医疗部门负责人表示,平台“不提倡、不允许”认证医生账号与MCN公司合作,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这些监管措施的出台,有助于净化行业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慧心引力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