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强校排名出炉:中国19所大学上榜,它们亮点在哪里?

360影视 2025-02-06 05:46 2

摘要:如今科研界什么最火,当然属于人工智能(AI),尤其是春节期间突然暴起的DeepSeek,让人们对人工智能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今年高考人工智能专业必定是个热门。

如今科研界什么最火,当然属于人工智能(AI),尤其是春节期间突然暴起的DeepSeek,让人们对人工智能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今年高考人工智能专业必定是个热门。

近期,Nature杂志根据对全球各国知名大学在2019—2023年AI的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发布的“2024 AI”全球100强榜单,不仅揭示了全球范围内AI研究的最新动态,也为中国高校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表现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榜单显示,美国大学上榜46所,中国高校有19所上榜,中国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上榜的19所AI强校分别是: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浙江大学

5.复旦大学

6.南京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上海交通大学

9.中山大学

10.华中科技大学

11.北京师范大学

12.厦门大学

13.南方科技大学

14.武汉大学

15.香港大学

16.香港中文大学

17.四川大学

18.南开大学

19.同济大学

第一所: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全球AI技术初创公司创始人教育背景的排名中大放异彩,成为亚洲唯一跻身前十的院校,令无数人惊叹不已。这一成就不仅昭示着清华在工科教育上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凸显出其在艺术设计领域与新兴科技的融合。

第二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在AI领域的研究不仅起步早,而且投入大,形成了涵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的完整研究体系。北大在AI领域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第三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28日,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下设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基础、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等6个教研室,拥有91位岗位教师,其中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四所:浙江大学

浙大,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的双料A+实力,更以三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雄厚底蕴,领跑AI新纪元!

第五所: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具有诸多优势,在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平,软科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复旦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获评A-等级,位列全国第19名。

第六所: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到底多强这件事,许多人看法不一,有说它只排在清华和北大之后,全国第三;也有排行榜将南京大学排到全国第一的;甚至有机构认为它是全球第一。当然,这些说法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但总体上来说,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排到全国前六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第七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人工智能这个时代的风口上,科研实力成为高校竞争的重要标尺。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领域CCF标准排名,为我们揭开了高校AI实力的神秘面纱。在这场科研实力的角逐中,中科大以其出色的表现重回top5的位置,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实力。

第八所: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中心,始建于1973年,是我国高校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计算中心之一。

早在2013年,该中心就搭建了超级计算机π1.0,这是一台异构HPC系统,峰值性能达262TFLOPS,在2013年6月全球TOP500超算排行榜中位列第158名,是当时的国内高校第一、上海市地区第一。

第九所: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在这次榜单中的异军突起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在近年来通过加强学科交叉、优化资源配置、引进高端人才等措施,不断提升其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在AI领域,中山大学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还积极推动AI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上榜不仅是对中山大学AI研究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鼓舞和激励。

第十所: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蔡新元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面向高等艺术教育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平台ARTI Designer XL正式上线,现场演示中,AI大模型生成的家装、珠宝、服饰创意十足,有了它,普通人都能成为设计师!同时播放的“中国首部AI国风漫剧——诗路人生”更让人惊讶于AI的创作实力。

第十一所: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人工智能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现实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第十二所: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瞄准国家战略与产业“卡脖子”问题,致力于打造新质生产力AI赋能引擎,推进金砖海丝沿线AI科技、教育、人才深度融合。

第十三所:南方科技大学

随着南方科技大学的崛起,这所位于深圳的高校正在成为AI研究的新亮点。为提升自身实力,该校与政府及领先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建立起了强大的AI算力中心,成为深圳科技发展的一部分。

第十四所: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引论、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最优化方法、机器人学、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计算系统、智能控制、认知计算与脑科学、知识工程、信息检索、定位与导航、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空间智能计算与服务、生物信息学、智慧医疗、计算金融等。

第十五所、第十六所: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全球榜单中分别名列第85位和88位,展示了香港在AI研究领域的实力。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其科研环境和创新能力一直备受瞩目。

两所大学在AI领域的研究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还积极推动AI技术在金融、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为香港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十七所: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人工智能+赋能一流本科的融合式教育系列改革项目,主要包括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建设项目、推进学科交叉的跨学科项目制课程建设项目、面向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文理工医实践实验实习改革建设项目、基于数字资源建设的立体化数字教材建设项目等。

第十八所: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作为传统文理综合大学,近年来通过加强新工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等措施,不断提升其在AI领域的科研实力。此次上榜不仅是对南开大学AI研究成果的认可,也是对其在新工科发展方面的肯定。

第十九所: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在AI领域的研究同样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之一,同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来源:骅骏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