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2》有多胡闹?男主打个官司,纯赚800万,典型烂剧

360影视 2025-02-06 10:13 3

摘要:2月6日,电视剧《无所畏惧2》播出至第20集。在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男主角“陈无良”垫资代理的案子,终于一审宣判了。而这个一审宣判,让“陈无良”纯赚800万元。这出戏,看似是男主角赚钱的爽剧模式,但实质上,是编剧赵冬苓在基本戏剧冲突构建上的能力严重欠缺。

2月6日,电视剧《无所畏惧2》播出至第20集。在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男主角“陈无良”垫资代理的案子,终于一审宣判了。而这个一审宣判,让“陈无良”纯赚800万元。这出戏,看似是男主角赚钱的爽剧模式,但实质上,是编剧赵冬苓在基本戏剧冲突构建上的能力严重欠缺。

剧情内容本身,给人的感觉是,“陈无良”天天吃喝玩乐带泡妞的,然后,就上法庭,动动嘴皮子,被告国企这边,连有效的阻击都没有,就让“陈无良”获胜了。话说,从戏剧冲突的角度来讲,这个戏份,是没有戏剧冲突的。观众们看到的是,“陈无良”赚钱太容易了,而真正懂电视剧的剧迷看到的,是编剧赵冬苓在戏剧架构上的能力非常薄弱。

我在对电视剧《无所畏惧2》的剧评内容当中,已经多次论证,该剧的编剧赵冬苓缺乏基础生活常识,并且缺乏基础的叙事逻辑常识。在“陈无良”动动嘴皮子就赚800万这件事情上,赵冬苓编剧犯的是没有基础叙事的逻辑常识的毛病。让赵冬苓讲常识逻辑,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我们不妨来回溯一下这个案子。

两家企业,原本都是私企,合作的非常好。其中一家,出现了股权等方面的变动,国企进驻,最终这家变成了国企性质。继而,国企和私企之间,出现了债权纠纷。国企这边,欠了私企这边几千万的欠款。而新上任的国企董事长,并不承认这笔欠款。私企这边,找律所,准备起诉。

从赵冬苓编剧对于案子的简单讲述当中,观众们看不到国企这边有什么理由,拒绝支付钱款。所以,大家期待着看国企这边如何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呢。而同时,在赵冬苓的叙事当中,观众们得知,私企这边,需要代理律师垫资。而“陈无良”所在的律师,其他律师都不敢去接这个案子,认为胜诉的可能性不大,唯独“陈无良”敢。

在赵冬苓的叙事构建当中,剧迷们有理由期待,后续的案情进展当中,国企这边,能够拿出让私企这边无法接招的招数来。然而,一直到了一审宣判,这个案情,都没有任何的反转。男主角这边,顺风顺水地拿到了800万元的律师代理费用,并且开始找女主嘚瑟。这么搞,这个案情的叙事逻辑在哪里呢?这么容易赚的钱,律所其他律师都是吃素的吗,为什么都不敢接呢?赵冬苓显然又无法讲清楚了。

但凡赵冬苓编剧懂基本的叙事逻辑,就知道,应该把国企为什么拒绝支付讲清楚。即便是国企无理取闹,也需要让私企这边打官司的时候,遇到有效的阻击才行。目前来看,一审的时候,国企这边唯唯诺诺,一点反击的能力都没有,私企律师说什么,国企律师就承认什么,这是典型的胡搞了。既然都承认,为什么要上法庭,还要支付更多的违约金呢?国企领导脑子里边有坑,还是赵冬苓编剧脑子里边有坑呢?

我大胆猜测,赵冬苓编剧想要在二审的时候挖坑。当然,这也是我对《无所畏惧2》的美好期待。如果这个案子就没有二审,那赵冬苓编剧实在是太胡闹了,这是对追剧观众智商上的侮辱了。当然,即便是这个案子有二审,但赵冬苓在叙事上,依旧没有说清楚,国企这边,为什么在一审的时候,碌碌无为——有理的话,你一审为什么不说?是想二审,浪费国家司法资源吗?

我见有国企工作的朋友,对于这个闹剧式案子的分析,说的在理。他讲,国企的钱,又不是国企领导自己的,领导也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罢了。所以,如果国企认可的欠款,基本上都不需要上法庭。一旦上法庭,败诉了,需要支付巨额滞纳金了,那则是国企领导的工作失职了,是要被追责的。所以,这个案子,怎么看,都是给国企领导降智了。且看赵冬苓编剧如何把这事儿往回圆场一下了。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有理尽量一审就说,别败诉了,期待着有理二审再说,一审当傻子。赵冬苓式的有理一审不说模式,那是没有常识的表现,也是缺乏基础叙事逻辑的表现。逻辑,逻辑,逻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赵冬苓编剧缺乏逻辑常识能力,这是致命的硬伤。“陈无良”这个动动嘴皮子纯赚800万元,已经不是爽剧了,而是无脑、无逻辑的闹剧、烂剧。(文/马庆云)

来源:马庆云的光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