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智能戒指专利公开!交互升级、三星、苹果等大厂互秀技术实力

360影视 2025-02-06 10:25 3

摘要: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当前,智能戒指在突破功能单一的形象,成为一款能够与其他智能设备交互且多功能的产品,例如具备手势、触摸、语音、视线追踪等功能。此外,通过集成AI算法,智能戒指也将实现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工作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戒指的功能和应用场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当前,智能戒指在突破功能单一的形象,成为一款能够与其他智能设备交互且多功能的产品,例如具备手势、触摸、语音、视线追踪等功能。此外,通过集成AI算法,智能戒指也将实现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工作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戒指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将会越来越广泛。近期,有多项关于智能戒指的专利技术公开,从专利技术上也可以看到智能戒指的技术迭代。

从当前的专利技术来看,不少厂商发力交互功能的革新。近期一项关于三星智能戒指的专利公开,根据专利介绍,三星正在让智能戒指成为一款交互设备。

2024年,三星在CES 2024上正式发布首款AI 智能戒指Galaxy Ring,由此入局智能戒指市场。在正式入局该市场之前,三星在专利技术上已经布局多年。根据该专利,三星的智能戒指能够连接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带屏幕的设备,对其进行交互,控制设备的显示内容和移动对象,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和控制。

在智能戒指和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网络的前提下,智能戒指还能实现不同设备屏幕之间移动内容,或将具备能在两个设备之间共享文件的功能,这意味着智能戒指将增加能够用手势操控笔记本等带有屏幕的设备进行跨设备文件传输的功能。

图:三星智能戒指专利

支持跨设备传输是该技术的亮点之一。一旦该功能实现,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控制,实现内容的传输和设备的操控,提升用户黏性。同时也将提升扩展了三星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边界,也促进了三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间的协作,有利于打造一个更紧密的智能设备生态系统。这种功能的实现,为智能戒指的交互方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三星之前,苹果公司早在2015年就提交了关于智能戒指的专利,在该领域已经布局近10年。结合多项公开的专利来看,苹果在智能戒指交互功能方面已有不少创新,包括能够对MR头显Vision Pro 进行控制、支持用手势控制Mac、台灯、电视等投影系统等。

2024年一项新的专利显示,苹果智能戒指不仅支持手势交互,还将支持语音交互。专利描述,智能戒指将支持手势、触摸输入、力输入、语音输入、指向输入、注视输入等各种输入方式,包含涉及身体部位的其他输入,例如单指 / 多指配合身体部分的位置、方向和移动等等。

不过通过苹果在专利中展示的应用场景看到,语音交互往往与手势交互相结合适合,例如用户想要操控台灯时,需要用戴有智能戒指的手指指向台灯,然后说出“关灯/开灯”的语音指令,就能实现对灯具的操控。

图:苹果智能戒指专利

只不过近10年的布局,依旧未看到苹果智能戒指产品的发布,进入2025年,苹果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会带来哪些惊艳市场的创新技术,值得期待。

在当前技术的限制下,“功能、 轻便、外观”被称为智能戒指的“不可能三角”。首先是轻量化的问题,特别是在越来越多功能加入的情况下,在相同的封装技术下,智能戒指会变得越来越厚。因此小体积、长续航是智能戒指迭代的方向之一。其次是佩戴方便的问题,智能戒指不像智能手表,佩戴尺寸可以通过表带进行调节,因此如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手指尺寸也成为技术挑战之一。

智能戒指受困于轻量化的难题已久,就算是已经发布上市的Galaxy Ring也是如此。为了应对该难题,Galaxy Ring在电池上下了功夫。根据iFixit 拆解Galaxy Ring公开的内容,该智能戒指的电池为折叠形态的薄片状,折叠形态的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内部空间,而薄片状则是为了让智能戒指更加轻薄。

针对智能戒指的轻量化,业内主要从厚度和宽度两个方面来看。勇芯科技CEO靳宗明在接受电子发烧友网采访时表示,“随着产业链在封装技术、灌胶技术等技术突破,智能戒指的厚度已经从2.7mm降至2.2mm左右,宽度从8mm降到了6.5mm左右。”在电子学方面,业内逐渐接受这样的水平,下一阶段,电池的技术创新将是重点。

据了解,电池也是Galaxy Ring饱受消费者诟病的原因之一。据了解,三星Galaxy Ring采用的是锂离子电池。受使用环境的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比较难估计。受限于智能戒指的组装结构,一旦电池耗尽,这个产品也只能扔掉了。这也意味着,要实现智能戒指的轻量化、长续航,电池已经是重中之重。

针对佩戴方面,三星、OPPO等品牌企业的智能戒指专利也提供了不少解决思路。

韩国工业产权信息服务中心(KIPRIS)公开的一项三星关于智能戒指的专利显示,该新型智能戒指内圈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能够形变。内圈材质由多个小块构成,如果用一块整体构成就很难调节尺寸。

图:三星智能戒指专利展示的内圈结构

小米公开的一项专利显示,为了解决佩戴的问题采用了和三星类似的技术路线,内圈材质采用硅胶或软胶。OPPO的一项专利则显示,公司采用智能戒指模块化的技术路线。专利的示意图显示,智能戒指由戒圈、支架,和内里器件组成。智能戒指上方搭载了一块能够拆卸的半球形的物体。从歌尔股份公开的一项专利可以看到另一种技术,在该公司一项名为“智能戒指”的专利中提到,将提供一种尺寸可调节的智能戒指,专利图显示该智能戒指的开口可调节。

图:歌尔股份“智能戒指”的专利

尽管智能戒指市场还没有彻底爆发,目前以海外市场需求为主,但三星、苹果、小米等大厂的智能戒指专利不断,技术迭代持续进行。大厂在智能戒指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不仅推动了智能戒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迭代,也将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可以期待的是,随着交互功能的升级、电池技术、传感器等技术的革新,智能戒指将成为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中的重要一员。

来源:核芯产业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