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打造智慧教学新生态

360影视 2025-02-06 09:45 3

摘要:近年来,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推动着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学习环境持续优化、平台服务能力逐渐增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度全面加强,信息化赋能教学改革涌现较多特色亮点。然而,尽管创新改革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信息化教

潍坊职业学院(图源官网)

近年来,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推动着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学习环境持续优化、平台服务能力逐渐增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度全面加强,信息化赋能教学改革涌现较多特色亮点。然而,尽管创新改革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常态化实施持续推进方面则显得相对不足。因此,如何有效促进智慧教学的规范化和日常化,以确保信息化教学不仅作为一次性的创新尝试,而是能够持久地融入教学实践,形成可持续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

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实施机制、评价标准、师生素养为保障,以环境、平台、资源、工具为技术支撑,以教学大数据、师生画像为诊断依据,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系统性推进线上线下混合、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常态化持续性开展,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院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办学质量考核第一名。

顶层布局教学模式改革保障机制

一是制定《潍坊职业学院关于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分管教学校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指挥教学数字化变革工作。教务处、教师工作部、信息中心协同推进举措落实、质量监督、考核激励等,构建长效机制。

二是统筹制定《潍坊职业学院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原则和具体实施步骤,分别制定公共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建设改革评价标准,引导全校教师有目标、有标准、有步骤持续性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三是统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标准》《课程标准编制规范》《课堂教学规范》等19项校本教学标准,引导教改规范开展。图1为潍坊职业学院校本教学标准。

图1 潍坊职业学院校本教学标准

四是成立教师工作部,统筹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制定《潍坊职业学院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实施“筑基工程”“丰羽工程”和“强翼工程”,全方位、全过程持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与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系统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第一,建设新基建,夯实智慧教育承载力。按照“网络融合、硬件集群、应用集成、数据集中、安全一体”的建设思路,构建全校“融合泛在一张网、集约高效一朵云”数字底座,建成“XGS-PON全光网 +WiFi6+5G+AIoT”统一技术架构的高速泛在融合网络,骨干带宽80G, 出口带宽21.2G,1000M网络接入教室,高效支撑教学改革对高并发、高可靠、海量传输的要求。

第二,分类打造智慧教室,支撑不同教改场景。分类分专业打造智慧研讨型录播教室、“智慧黑板 + 前端显示屏”授课型标准教室、交互一体机实训型教室、“短焦投影仪 + 搪瓷板”合堂教室、“LED全彩屏”培训教室,满足不同智慧教学场景、不同学科教学变革需求,智慧教室实训室总数超500间,智慧多媒体全面覆盖教室。

第三,系统建设教学平台,贯通教学实施全过程。自建“在线教育综合平台”MOOC课程平台、“智慧课堂”SPOC教学实施平台、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农林、汽车、化工、物流等专业群依托智慧职教平台进行专业资源库建设和教学实施,日常教学贯通三个平台开展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全周期线上线下混合、虚实融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反馈。

第四,全面推进数字资源建设,健全优质资源供给链。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和金课建设为抓手 ,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资源开发体系 , 建成5个省级以上专业资源库、5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2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04门校级混合式课程、1621项虚拟仿真资源;围绕深化“三教”改革和“互联网 + 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组织建设校本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60项;健全覆盖学校各专业的科研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络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源,推进资源形态、供给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全面提升。

第五,虚实融合、三方协同,深化实训实习改革。依托学院全国元宇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 VR协同创新中心等,立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建成智能制造装备、智能控制装备、智慧农业装备、汽车装备、化工装备等5个虚拟仿真中心,搭建“教学训评管”虚仿综合实训平台,校企共建共享虚拟仿真资源1621项,创新“虚实融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建成集教学实训、科研创新、技术服务、社会培训、1+X证书认证等功能于一体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有效推进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

建设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推进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学生三方协同完成实习全过程,有效解决实习过程中学生跟踪难、实时管理难、交流沟通难及学生安全等问题。

精细规划教学诊断大数据

一是推进教学数据沉淀。从教学管理维度,整合融合教学相关业务系统,形成“教学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汇聚排课选课、课堂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评教评学、教材管理、实训管理、实习管理、教室管理、毕业管理等管理业务,推进业务管理数据积累沉淀。

二是打造教育大数据。制定《潍坊职业学院信息系统建设与集成技术规范》《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化数据标准》推进教学业务数据集成与治理,建设校本数据中心,建成数据模型922个,集成16项关键数据集,数据总量1075万余项,构建校园“智慧大脑”对接教育部职教大脑数据中台。

三是建设教学诊断大数据。深挖数据应用和服务,构建学院发展状态分析中心、专业发展状态分析中心、课程发展状态分析中心、教师发展状态分析中心和学生发展状态分析中心5个专题分析中心、1个内部质量管理中心,数据实时展现教学状态与师生画像,推进教师精准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为教学质量诊断提供智慧分析和决策支撑。

改革突破与实践成效

首先,“三维交互,三段递进”智慧教学模式常态化开展。完善的智慧教学生态推进在“教”与“学”过程中利用MOOC资源平台、教学平台、仿真实训平台的“交互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课中、课后“三段递进”的混合教学模式,形成学院“双线并行,三段递进”混合教学范式,学院专业课混合教学模式常态化比例达到100%,线上线下混合、虚实融合教学模式持续性开展,每学期开设智慧课堂 3000余个,资源累计总访问量超过1.9亿人次,参与课堂活动人次超4亿人次,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形成。

其次,智慧教学改革成果显著,示范辐射作用凸显。学院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先后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样板校”“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单位”“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全国百所数智化标杆实训基地”“AI+ 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优秀院校”“全国首批百度松果人才培养(AI)工坊立项建设单位”7项称号;9个以上智慧教育改革案例在省级及以上平台宣推,获得12项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17项校本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案例。学院智慧教育建设逐步形成影响力,多所兄弟院校到校对标学习教学变革经验。

实践反思与推广建议

一是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政策保障、标准引领、技术支撑、师生能力等多个维度。因此,改革模式持续性常态化开展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统筹全方位、全系统、全要素进行谋划布局,否则孤立行动、浅尝辄止,无目标、无标准、无计划的改革势必形不成局面,难以持续。

二是应构建完善的服务团队,各尽其责、高效配合。教务部门负责改革任务和举措落实、监督;教师管理部门负责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考核、评价;学生管理部门统筹学生信息化素养测评、培训提升;信息技术部门负责教学改革需求的技术支撑路线,负责建环境、搭平台,提供技术服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教学质量诊断、人才培养水平测评等。

智慧教学技术支撑路径

1. 支撑环境建设:建设新基建,构建高速泛在融合网络,提供高效的泛在教学开展环境。

2. 智慧教室建设:建设智慧黑板、交互一体机、常态录播设备、笔记本机房等多种类型智慧教室,提供开展混合教学的设施设备。

3.教学平台建设: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智慧课堂教学实施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顶岗实习平台,贯通教学全周期,整合融合开展教学改革。

4. 资源建设与开放: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建设一批基于知识图谱的优质数字资源。

5. 虚拟仿真技术:统筹建设全校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集成或引入虚拟仿真资源,联通智慧课堂开展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6. 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教学:建设教学质量诊断平台,实时采集教师教学大数据、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大数据,进行教学质量诊断与学情分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

来源:中国教育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