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2025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突破1.87亿,上映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2025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突破1.87亿,上映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过50亿的票房成为今年春节档冠军,目前影片已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五。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中,除了《哪吒2》以及口碑相对稳定《熊出没》系列电影,其余都尚未到达7分的及格线。
团长过年期间的下午去影院,很久没见过电影院排队的景象了,一整个巨幕厅也坐得满满当当。
观影过程中,故事的亲情线、友情线、成长线都也能精准戳中小朋友的笑点。比如,想到“藕粉”的人真的是天才!
所以,在不及格电影云集的春节档,唯一推荐给家长们的影片就是《哪吒2》,还没看的家长们可以安排起来了,不亏!
看电影的时候感叹,每代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我们当年的英雄是无所不能的悟空,小哪吒就是这一代小孩儿心中的英雄。
《哪吒2》的故事依然围绕着哪吒的成长展开。前作是哪吒对命运的反抗,《哪吒2》则是他在命运的漩涡中不断挣扎与成长的旅程。
电影以获得新肉身的哪吒熬丙参加仙界考核为主线,三场考试,三个妖怪。
先出现的妖怪是土拨鼠,看起来又萌、又呆、又笨,负责把喜剧元素拉满。
接下来则是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石矶娘娘依次出场,哪吒熬丙二人友情线和成长线交错展开。
尽管电影144分钟的时长被诟病,但整体来说剧情清晰、流畅、层层推进,非常适合小朋友观看。
甚至一些被专业影评人认为可以“缩水”的插科打诨的情节,也是小朋友们笑得最大声的地方。
作为最有名的中国神话人物之一,哪吒一直在不断被书写。
老故事中的哪吒以自刎反抗爹;《哪吒1》中他大吼“是神是魔由我决定”,反抗自己不公的命运。
在最新的故事里,哪吒不再反抗某个具体的人,不再反抗自己的命运,而是一声“是魔那又如何”,对抗虚伪的“社会规则”和道貌岸然的“旧秩序”。
“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什么神仙妖魔,不过是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
“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在与他人打斗的过程中,哪吒的莲藕肉身多次处于撕裂边缘。直到电影结尾,师傅说:“哪吒的肉身完成了。”
他通过自己,成为了自己。
我们生活的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技有了从前难以想象的巨大进步。但无论外界变化,我们内心深处总有一些亘古不变的追求。
比如勇敢无畏地打破旧秩序,创造新规则;比如坚定自我,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中发现、接纳自我。
无惧天命的束缚,于绝境中破茧重生,这大概就是《哪吒2》影厅爆满的理由。
感触更深的一点是,真切地从电影中感受到了,在亲子关系中,“爱”是可以进步的。
龙王敖光曾把龙族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敖丙身上,对儿子说:“我们龙族的命运就靠你了!”
敖丙很像生活中优秀的乖小孩,每个成长阶段都背负着家庭的超高期待,容不得行差踏错,哪怕是一厘米的误差。
但全新的故事中,敖光承认了自己即便身为龙王,身为权威的父亲也有局限性。
他放手了:“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要你去闯,今后要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最终,他选择了愿意退让与妥协,让孩子自己去闯。
在书籍《封神演义》中,李靖对儿子哪吒并无多少亲情,面对龙王问责毫无回护之心,只想弃子保全富贵基业。
但在电影中,哪吒从出生起就背负着魔丸的命运,被众人误解、排斥成。即使如此,他仍拥有父母对他无条件的接纳、包容和爱。
李靖成为了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的父亲,一个更符合当下标准的“好父亲”。老故事中的哪吒自戕、复仇等情节也有所改变。
李靖、殷夫人用爱灌溉哪吒成长,东海龙王终于懂得敖丙志向所在,如今看来都是非常理想的亲子关系。而这些情节在家人齐聚一堂的春节期间观看,又有格外微妙的意味。
尽管有网友认为,影片对亲情关系的刻画过于刻板单调,太过于意料之中。
但换个角度想,理想的、完美的亲子关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家的“意料之中”。很多家长知道孩子的需求,知道健康关系的关键,心里明白和真正做到之间的距离,就是“爱”的进步。
比起第一部,《哪吒2》不仅整个故事更宏大,人、妖、仙三界的角色数量大增,几乎达到了三倍,特效量更是远超第一部。
据相关数据,《哪吒2》全片镜头数量达到了2400多个,其中特效镜头就有1900多个,都超过了第一部的全片镜头数量。
以龙族妖族来犯陈塘关那一幕为例,大荧幕上炼狱岩浆瞬间倒灌陈塘关,万妖悉数倾巢而出,压迫感一瞬间拉满。
具体到细节上,螃蟹怪砸向陈塘关的蟹锤,由小螃蟹怪构成,砸到地面后四散开来,分裂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新的妖兽个体。
如果观察得再细致一点,会发现每一只海底妖兽身上都拴着锁链,而由于攻击的方式不同,锁链在空中飘动的力量也会不同。
除了视觉特效上的震撼,满屏的东方美学也足够值回票价。
龙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是有着特殊地位的,但在东西方文化中,龙的形态与气质又截然不同。
电影中的龙族,都是设计组查阅了大量传统龙的纹样后诞生的。包括一些雕塑,从上古龙的造型到近代明清的造型,甚至故宫里出现的龙的图样,都是他们的参考。
这些都是为了确保,电影中的龙是中国的龙。
1月7日《哪吒2》发出第一支预告片,除了顽皮又搞怪的小魔童,最受关注的是东海龙王敖光——因为实在太帅,一出场就“哇”声一片。
网友打趣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已知全貌天庭全责。”
又比如,西方和现代设计习惯用直线,但是中国东方传统绘画曲线比较多,像是云纹、火焰纹……所以章鱼和鲨鱼将领的服装、铠甲甚至牙齿上融入了颇多曲线设计。
考虑到在海底被尘封数千年,铠甲上又加了斑斑锈迹,身上的布料边缘也是破破烂烂的。
出了戏份多的角色,片中的角色的设计都很用心,哪怕是只露过几面的申小豹都很有个性。
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哪吒2》是一部妥妥的“成都造”电影。
从导演“饺子”所在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到特效、配音等各个环节,成都本土制作公司都深度参与其中。
《哪吒2》中融入了大量成都文化元素。
比如,影片中结界兽的原型来源于三星堆的青铜人头像和金面具,太乙真人则说着一口“川普”。
随着电影热映,春节期间的成都也成为哪吒“痛城”!
交子大道双子塔上,是哪吒和熬丙齐齐给大家拜年的灯光秀;环球中心有一个6米高的巨型“哪吒”等着排队和他打卡的小粉丝们;多个商圈里,都有着“踩着风火轮”的哪吒雕塑陪大家过年......
所以,对于成都的家庭来说,观看《哪吒》一定能get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城市限定”体验!
来源:成都儿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