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今天没上班?”,道破多少失业人员的尴尬与无奈,表面关心问候,实则社交PUA,您这是拿失业当寒暄,用下岗当开场白,专挑年轻人被房贷车贷吊打的软肋精准打击。
一句“今天没上班?”,道破多少失业人员的尴尬与无奈,表面关心问候,实则社交PUA,您这是拿失业当寒暄,用下岗当开场白,专挑年轻人被房贷车贷吊打的软肋精准打击。
在您眼里不上班约等于街溜子,自由职业等于电子要饭,数字游民是当代赛博盲流,灵活就业直接翻译成社会闲散人员。
当您用上班当功德簿审判人生时,那些没混成社畜的年轻人早被钉在“无业游民”的耻辱柱上,连呼吸都是原罪。
建议下次直接改问:“今天还没饿死呢?”更符合您阴阳怪气的气质。
在这个人均社畜的时代,某些人打招呼的方式堪称职场霸凌,当您对着年轻人抛出那句"今天没上班?",无异于举着资本主义的测谎仪往对方伤口撒工业盐。
这种自带优越感的问候,本质上是用稳定工作当功德簿,把格子间工位当道德审判席,把每个没在传统职场当牛马的年轻人,都钉在"好吃懒做"的耻辱柱上公开处刑。
当您用鼻孔打量自由职业者的时候,早已完成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认知暴力,在您那套上世纪国企大院的思维系统里,不上班=街溜子,自由职业=电子要饭,数字游民是赛博流浪汉的硅谷滤镜版,斜杠青年是失业人员的美颜自拍。
您选择性忽略凌晨三点还在改方案的freelancer,假装看不见背着单反翻山越岭的旅拍摄影师,故意把敲代码敲到视网膜脱落的数字游民开除人籍。
您用旧时代的车间考勤制度丈量新时代的生存方式,活像拿着算盘嘲笑区块链的出土文物。
"上班了吗"是查户口式道德绑架,"在哪儿高就"是学历歧视的温婉版,"五险一金交了吗"是体制优越感的猥琐流露。
更恶毒的是那句"年轻人还是要稳定",翻译过来就是"赶紧找个牢房把自己关起来"。
这些裹着关心外衣的语言匕首,实则是用富士康流水线的标准来审判人生,在您眼里,没混成社畜的人生都是残次品,没被老板PUA过的青春都是假青春。
整个社会正在上演荒诞的职场成功学大戏,在他们眼中,35岁前没当上总监等于报废,年薪没到百万不配呼吸,没在CBD打卡的人生不值得过。
这种集体癔症催生出魔幻现实主义的就业歧视链,大厂螺丝钉看不起小公司顶梁柱,体制内临时工鄙视年入百万的个体户,连送外卖的自由都要被办公室囚徒可怜。
更荒诞的是某些HR的招聘逻辑,28岁未婚未育是定时炸弹,30岁还在基层是能力残障,35岁没房没车直接归类为人类进化失败样本。
当您用"年轻人吃不了苦"的道德大棒横扫千军时,可能忘了自己也是职场霸凌的斯德哥尔摩患者。
那些把"996是福报"当圣经诵读的工位囚徒,那些炫耀"上周刚加两个通宵的班"的奋斗逼,那些把"被老板骂到抑郁"当勋章展示的受虐狂,正在用自虐式加班给资本家的游艇抛光打蜡。
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毒式的价值观传播,自己跪久了,就恨不得把全世界的膝盖都钉在地板上。
是时候拆掉这座用上班打卡机构建的职场集中营了,当00后开始用仲裁申请书当简历投递,当年轻人把离职证明裱成反PUA奖状。
当"躺平"成为对抗内卷的精神核武器,我们终于看见曙光照进这座职场疯人院,要允许有人选择在洱海边敲代码,在冰岛极光下写方案,在终南山洞里剪视频。
真正的关心,应该容得下凌晨四点的烧烤摊创业者,也尊重下午三点晒太阳的数字游民。
建议那些热衷职场霸凌式问候的社交恐怖分子,下次不妨直接朗诵资本家的《福报论》选段,或者改问"今天还没被优化呢?"
这样既保持了您一贯的阴阳师风范,又提高了沟通效率,毕竟,能对着这种问候竖起中指的年轻人,才是真正掌握了职场防PUA的硬核生存技能。
来源:安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