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我并非技术人员出身,主要工作是做品牌研究和写营销洞察报告,只不过,自从两年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惊艳问世之后,让一向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我瞬间“血脉觉醒”,成为了一名兴趣使然的“AI玩家”。
“AI传教士”诞生记
其实我并非技术人员出身,主要工作是做品牌研究和写营销洞察报告,只不过,自从两年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惊艳问世之后,让一向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我瞬间“血脉觉醒”,成为了一名兴趣使然的“AI玩家”。
从最早沉迷于研究提示词工程来辅助内容生产,到如今动不动就捏个智能体给工作效率翻个倍,不知不觉间,我就成为了周围人当中最会使用AI的人,也稀里糊涂变成了大家口中的“AI传教士”。
事实上,2024这一年我也没少“布道”。上至企业董事长,下至大学本科生;近至身边的亲朋好友,远至内蒙的在线网友。分享欲旺盛的我毫无保留地与别人交流使用AI工具的经验和技巧。而在整个过程中,我也发现大家普遍对AI存在两种典型的误解。
首先,不管是踏入社会的职场人也好,还是高校里的大学生也罢,有很大一群人对AI是十分抗拒的。因为现在流行着一种说法,AI会跟人类抢饭碗,AI进步越快,人类失业越快。所以很多人非常焦虑,把AI当做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大威胁。
确实,AI出现之后,很多职业技能正在被AI快速替代。以广告营销相关专业为例,有12个广告营销专业和11个职业成为了可能被AI替代的高危领域。相信大家身边,也有很多相关岗位的同事消失了吧。
但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大家回看蒸汽革命时期,类似的事情都完整发生过。
最开始,工人也是通过破坏机器、罢工示威、组织工会和参与政治活动来抵抗蒸汽机的使用。然而,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如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煤炭开采业等新兴产业。而且,一些工厂主和社会机构开始提供职业培训,帮助工人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和操作机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厂的工作要求。工人们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收入水平也提高了。
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蒸汽革命打破了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使工人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技能提升,进入到更高的社会阶层。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可能性使工人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望和憧憬,最终积极拥抱了新时代。
说到这里,我自己就给朋友的公司出过一个“馊主意”。他们作为一家AI营销技术公司,理应要让员工率先普及并使用AI工具的。但是,很多老员工习惯于自己过去几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迟迟不愿意使用AI工具来帮助提效。
我向这位朋友建议:让HR组织一批新入职的应届生作为“AI超级个体”特训生,直接用AI工具改造业务工作流。设定3个月的期限,举办新老员工业务PK大赛,由CEO和公司高层做评委。如果新人赢了,那么现场举行新老员工换岗仪式。所以你看,当新技术来临时,如果你固步自封,不愿意继续前进,你的位置就很有可能被变革者动摇,时代的车轮会无情地从你身上碾压过去。
幻想派
相对的,还有一群人,他们非但不排斥AI,相反,他们对AI充满了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说实话,你是不是也曾以为,用上了最先进的AI工具,任何事情只要一个响指就能搞定?作为大学生的你,可以让AI代写毕业论文了;作为老师的你,再也不用亲手准备教案了;作为自媒体的你,可以躺着量产爆文了;作为程序员的你,可以独自创业去赚大钱了;作为职场牛马的你,从此可以告别加班了;作为老板的你,暗中窃喜,员工可以砍掉2/3了……
然而,当你兴冲冲体验完市面上各种五花八门的AI产品后才发现,好像一切都是骗人的。可是为什么,别人利用AI创造神话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是AI工具到了自己手上,就变成鸡肋了呢?
事实上,还是因为你根本不懂AI。
AI就像一个能力强大的天才儿童,知识上,他什么都懂,但是要求上,他什么都不懂。AI早已准备好了几乎一切问题的答案,只是你没有能力问出来。尴尬不?
我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AI的正确用法,一定不是“AI+”,而是“+AI”!什么意思?AI+,让AI代替你来思考,来指明方向,规划流程,自动执行,把控质量,验收成果;而+AI,你得自己思考、自己指挥,AI要做的,AI该做的,只是把你清晰、明确的指令完美执行掉。
举个例子,如果你需要AI协助你完成一份品牌研究的报告,你会怎么写提示词(prompt)呢 ?是不是还没等我问完,你已经脱口而出了?“给我写一份XX品牌的研究报告!”嗯,这是60%的人会给AI的指令,简单,粗暴,而且确实没啥价值……
还有20%的人,也许会想得更多一些:“你是一个品牌研究专家,请结合网络上的最新数据和信息,给我做一份某品牌的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写出这种程度的提示词,可以证明你是个喜欢思考的人了。
再来。还有10%的人,可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思维链:“你的角色是……你的任务是……请严格按照以下步骤……综合XXXX这个几个维度的信息产出内容,请注意你要遵守以下几个规则……”这样的指令,已经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写出来的了,说明你的思考能力已经出类拔萃了。
那么,最后还剩10%的人,他们会怎么指挥AI干活呢?祭出下面这个截图。这份提示词,给AI指定了角色,赋予了技能,规定了清晰的工作流和输出格式,并且附加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完整的提示词有3,767个字,是不是很惊讶?这个字数快赶上你能手写的全部报告内容了吧?
好吧,摊牌了,这个提示词就是我本人写的,啊哈~
我花了一上午时间,基于自己10年的品牌研究专业知识,反复调整、优化、验证这份提示词的可用性。然后,又花了一下午时间,无脑让AI帮我完成了2周的工作任务——5个品牌累计5万字的品牌研究报告。
不知道读到这里,有没有让对AI工具失望的你又蠢蠢欲试了呢?原来AI工具应该这么用啊!所以你看,AI并没有替代你,它只是对工作流进行了重塑与加速。
来 ,一起把AI用起来
回到前面那个新老员工PK的故事中,相信很多人都好奇,最后新人创造奇迹了吗?爽文的结局出现了吗?很遗憾并没有。为什么?因为老员工也不傻啊,他们也举起AI的大旗反抗了!当大家都同样有AI加持的时候,新人怎么可能是老兵的对手呢?虽然新人逆袭翻盘的爽文结局没有出现,但事实上,最后是一个三赢的结果:新员工加速了成长,老员工跟上了时代,公司提升了效率。
当然,AI带来的红利远不止在公司层面。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已经有很多人借助AI的力量开始自己创业。有的研究生在做微短剧创作,从脚本、美工、到视频制作,一条龙AI辅助完成;有的本科生开始更加“科学的”做自媒体,结合社媒大数据和AI工具的双重加持,爆文率显著飙升,商单接到手软……
很多“前浪”一定又在焦虑了,果然年轻人就是好啊,他们的学习能力就是比我强啊,我要被后浪拍死啦。别慌,让我再跟你们分享最后一个真实的案例。
2024年的12月,我在MBA课堂上花了两个小时,手把手教学员们怎么用AI做案头研究,怎么用AI画图,怎么用AI做PPT,结果一位50+的某企业董事长,学完之后兴奋的中饭也不吃,玩了1个小时AI工具,结果独立完成了一份完整的行业分析报告+新品牌logo设计+营销策略方案的PPT,甚至还做出来一个智能客服的机器人。我实在为他们公司的市场部和代理商捏把汗。
无论你接不接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拉开了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不要再沉迷于过时的成功经验,不要再被无谓的“苦劳”所吞噬。AI带来的生产力大爆发,可以让你更轻松的完成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最近刚好读到格雷戈·麦吉沃恩写的《Effortless轻松主义》,其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不要追求“英雄主义”,而是要让重要的事情变得容易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目前使用AI过程中的心得或困扰,我们会挑选X位优质互动读者,免费发送《生成式营销产业研究蓝皮书 2024 AI+》特别报告。
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深度交流AI玩法,一起成为AI玩家。来源:中国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