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户外直播的“单调狂欢”现象,一人一车,流量天天十万加

360影视 2025-02-06 14:27 1

摘要:启军一直关注着整个世界,从同城本土的人文,到天际黑洞的凝视,不问收入,只问答案,许多东西写出来,也许根本无人问津,浪费我的精力,不过我也认了,我知道,必须有名气才能自带流量,可启军不在意虚荣,如果头条不是主战场,粉丝估计更加少得可怜。

作者:启军(静花园主)

启军一直关注着整个世界,从同城本土的人文,到天际黑洞的凝视,不问收入,只问答案,许多东西写出来,也许根本无人问津,浪费我的精力,不过我也认了,我知道,必须有名气才能自带流量,可启军不在意虚荣,如果头条不是主战场,粉丝估计更加少得可怜。

一、户外现象观察

整个视频平台正掀起一场独特的"荒野生存狂欢"——单人、异域、原始场景构成的标准模板:无论是横跨荒漠的越野车还是穿越雨林的山地车,必定搭配炊烟袅袅的露营场景。这种看似千篇一律的户外纪实内容,正在全球范围内收割惊人的流量红利,这不是吹牛,TikTok算不算?

二、户外流量迷思

当娱乐主播还在为突破万人直播间绞尽脑汁时,比如姜涛,他心心念念就是如何让直播流量爆棚,可惜,遗憾,他接近千人在线,如此流量,对于头部主播是致命的。

某平台数据显示,头部户外主播的日均观看人次稳定维持在百万量级。更令人费解的是,这类内容往往具备以下特征:

1. 流程高度标准化(选址-行进-扎营-烹饪)

2. 场景重复性显著(相似地貌/相似餐食)

3. 互动元素薄弱(主播常处于专注作业状态)

湖远行就不说了,近日又看到一位户外女主播,流量十万加,用她的话说流量天天十万加,气人不?说句实话,我看了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世间亿万,你不看,有大把人在看。

三、户外典型案例

某旅非女性创作者账号持续368天记录非洲草原穿越:

- 单日直播时长:12-14小时

- 实时在线人数:从未跌破10万+

- 日均礼物收益:相当于中型MCN机构10人团队的营收

(数据来源:飞瓜数据2023Q4跨境直播报告)

这个数据令我震撼,我知道旅游火,没有想到这么火?

四、户外本质追问

这种"反娱乐"的内容形态为何能持续引爆流量?或许需要从现代人的精神图景中寻找答案:

1. 都市囚徒的集体出逃:钢筋森林中的打工人通过屏幕实现"精神越狱"

2. 存在焦虑的另类纾解:见证真实生存过程带来的确定感安抚

3. 场景疗愈的经济价值:ASMR式的劈柴烧饭声构成新型白噪音

4. 地理套利的内容溢价:异域元素自带认知差带来的猎奇满足

读到这里大概了解了一个道理,接地气的就是大家爱看的,比如在池塘里摸黄鳝的主播也可以十万加,不知道我的提醒,有没有给你带来一丝灵感。

五、户外思考延伸

当我们在讨论"内容同质化"时,是否忽略了人性底层永不褪色的原始冲动?这种看似单调的生存记录,或许恰是现代版"篝火故事会"的数字重构——人类围坐火堆凝视未知的本能,在算法时代找到了新的载体。

启军只想说,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对于不对,有流量就有对的道理,你不懂不附和,那是你自己脱离群众,也就不要叽叽歪歪,说三道四了。

六.结语

娱乐PK除了大舞台有流量,打PK的主播基本没有流量,那么这已经是一个趋势,户外直播条条框框许多,也不好搞,只有这种海外户外,野外户外,不会涉及违规,非常奇怪,我说说我的道理。

一个人户外不容易有危险么?平台规则本来就杜绝危险的事情发生,就感觉挺矛盾的,不说了,你敢一个人户外么?特别是远征海外,像湖远行那样?(启军娱乐杂谈)

来源:赣州房掌柜李启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