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函】两场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毕业生大型综合双选会邀请函

360影视 2025-02-06 17:18 3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对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要求,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毕业生大型综合专场双选会,进一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

尊敬的用人单位:

您好!首先感谢贵单位多年来对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对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要求,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毕业生大型综合专场双选会,进一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欢迎用人单位积极参与、选聘人才。具体工作函告如下:

一、举办时间及地点

举办地点:北京工业大学奥林匹克体育馆

12月26日(周三)13:00“筑梦工大,职引未来”——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毕业生大型综合专场双选会(首场)20023月19日(周三)13:00“筑梦工大,职引未来”——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毕业生大型综合专场双选会(第二场)

二、参与对象

面向北京工业大学2025届毕业生

三、费用及账户

1.费用:收取用人单位600元/家次,提供展位规格:2.0m*1.0m(一桌、两椅),饮用水,现场签到、组织等服务。

2.账户信息:

账户名称: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开户行:北京银行双秀支行

账号:01090379900120109035894

四、用人单位报名须知

1.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展位有限,用人单位参会需要提前报名订展,额满为止。

2.报名方式:用人单位请登录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www.bjbys.net.cn)首页,点击右上角“单位登录”进入用户登录及注册页面,选择“企业登录”。

3.报名及参加双选会:

实名认证审核通过后,先点击“职位管理”添加职位;

完善好职位信息后,点击双选会栏目,搜索“北京工业大学”,查看双选会场次,进行报名;

报名完成后,请等待报名的审核结果;

审核通过后,免费场次请您尽快提交入校申请,收费场次请尽快完成缴费。

五、用人单位入校申请要求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相应入校材料,遵守会场相关规定。

六、特别提示及注意事项

1.参加场地双选会的用人单位,请自备易拉宝、招聘海报等各类招聘宣传品;为保障参会秩序和会场安全,每单位参会人数不超过2人;参会单位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求职毕业生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将应聘简历等文本资料丢弃在会场。

2.取消预约。各单位请慎重填报双选会场次!如参会计划调整,请提前7日以上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变更。各场次双选会召开前7日内,参会单位均不可取消参会、更改参会场次和申请退款。

3.为保障双选会运行秩序和应聘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次活动拒绝传销招聘、虚假招聘、委托招聘,参会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招聘行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求职毕业生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非正常渠道和方式与毕业生沟通或干扰其正常学习生活。

4.如参会单位扰乱招聘秩序或违反招聘承诺,主办方将其纳入失信单位黑名单,并取消招聘资格;如参会单位招聘行为涉嫌违法、违规,主办方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5.用人单位在校园招聘全过程中,未经学校就创中心许可不得进行采访、直播、摄影摄像等采编行为。对违反该规定的用人单位,学校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2025年1月

七、北京工业大学简介及专业设置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学校于2017年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数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西邻西大望路,南抵双龙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中蓝、管庄、花园村、琉璃井、惠新东街和通州6个校区;占地面积96.1418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本科专业70个,在招专业60个,招生专业(类)44个;研究生专业覆盖34个学科(含1个自设交叉学科),21个专业学位类别;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其中,出站71人、进站81人、在站340人。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学校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111计划”引智基地4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

学校党委下设28个二级党组织,二级党委23个,二级党总支5个;党支部503个,其中,在职教职工党支部165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55个,学生党支部282个,混合党支部1个;党员10491名,其中,在职教工党员2698名,学生党员6457名,离退休教工党员1336名。

教职工3326人,其中,专任教师2230人,包括正高级职称493人、副高级职称852人;博士生导师762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779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4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卓越人才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41人,“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97人。国际及港澳台教师9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

在校生26099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中全日制研究生11735人(博士生3052人、硕士生8683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92人,普通本科生13222人,成人教育本科生450人。在籍留学生311人(学历生264人、非学历生47人)。

建校64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始终与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内涵差异化发展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推动学校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首都北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展现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19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一甲子风雨砥砺铸就精彩华章,新征程牢记使命同心再创辉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北京工业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秉持“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精神,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稳步推进“十四五”建设发展,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来源:成功就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