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叶佳彤,行动!

360影视 2025-02-06 17:44 3

摘要:叶佳彤,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高中毕业于河北冀州中学。现任电医2102团支部书记,曾任医学部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兼权益和学习部部长,电2306班班导生。

叶佳彤,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高中毕业于河北冀州中学。现任电医2102团支部书记,曾任医学部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兼权益和学习部部长,电2306班班导生。

从播种、萌芽到扎根、展叶,勇气与好奇带她拼出重围,破土而出,向阳而生。

播种

——在勤学善思中汲取养分

“压线”考入大工的叶佳彤,在大一刚开始也曾无所适从。学业难度增加,她一度徘徊在挂科边缘。社会工作面试淘汰,人际关系也使她“压力山大”……众多难题扑面而来,看着身边同学接连取得好成绩,叶佳彤向自己发问:“为什么你不可以试一试呢?”

自此,300+次的图书馆预约,20+本课堂笔记,N+1次知识点巩固、虚心求教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她不再局限于旁观者的角色,勇气助她主动破局,从前54%进入到前3%,她的内心始终回响着一句话:“克服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

萌芽

——在科创筑梦中获取力量

“在科研中检验所学知识”,带着勇气与好奇心,叶佳彤在大二学年加入课题组,师从张航与副教授,聚焦智能可穿戴传感器领域的高性能研究。

在此方向下,她申报的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除此之外,她积极参与学科交叉领域竞赛,探索协同创新方向,斩获“互联网+”大赛辽宁省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

通往科研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撰写论文时,叶佳彤遇到了“拦路虎”。论文结构混乱、撰稿经验不足..……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试错、坚持行动的自己;耐心批注、循循善诱的导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最美的花……在张航与副教授的指导下,叶佳彤精研同水平期刊,积累经验、反复修改,最终成功构建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压力和接近传感器,以第一作者身份将成果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做科研让我体会到我们所学知识是可以真正运用到实际中的。”提及未来,叶佳彤希望在科研领域继续深造。“做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扎根

——在向下沉淀中打牢根基

在学习与科研之余,叶佳彤选择参与各种团体活动,为自己充电。

作为电医2102团支部书记,她用心组织环保志愿、海边烧烤等特色团建活动;作为电2306班班导生,她为初入大工的新生留下最美的“初见”;作为ENFP“快乐小狗”,她行动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峰岚杯”“悦动杯”和迎新晚会......她在大工校园绽放多彩青春。

舞台上,留下了闪闪发光的自己;舞台下,收获了快乐与友谊。丰富多彩的活动拂去她心中的焦虑不安,为稳步前行注入满满动力。

展叶

——在知行合一中修剪余枝

志愿于心,服务于行。三年来,叶佳彤热心志愿服务,共参与80余项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230余小时,连续两年荣获“校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她希望自己“做一个温暖的人,做有温度的志愿活动”。暑期支教,播撒教育种子;乡村调研,创新品种选育;陪伴来自星星的孩子;投身无障碍设施建设……“通过去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去体验不同的视角下的社会。”“治愈自己,照亮他人”是叶佳彤心中志愿服务的意义。

“你一定要相信,在你的身体里有一颗种子,焦灼地盼望着阳光。”播种、萌芽、扎根、展叶,就像一颗种子发芽抽枝,叶佳彤在大工成长、探索,以勇气化未知为已知,以热爱化远方为脚下。这是一段“逆袭”的故事,而叶佳彤将以永不磨灭的热情、永不放弃的希望,继续照亮未来的征程,奔赴下一场星辰大海。

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排版编辑:魏子晴 胡月莲

审核校对:姚启轩 王德丞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