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好,抗癌效果才更好!影响免疫疗法的肠道菌群特征

360影视 2025-02-06 18:12 2

摘要:抗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疗法能够发挥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来对抗癌症,自问世以来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局面。然而其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大约只有20%~40%的患者对这类疗法有显著的反应。于是,如何预测并提高患者对

学术经纬 学术经纬

2025年02月05日 16:00上海

抗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疗法能够发挥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来对抗癌症,自问世以来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局面。然而其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大约只有20%~40%的患者对这类疗法有显著的反应。于是,如何预测并提高患者对ICB疗法的反应,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挑战。

新春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陈豪燕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期刊在线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如何影响对癌症免疫疗法的反应。同时,研究团队探讨了利用肠道菌群移植(FMT)来重新塑造肠道菌群,从而改善治疗效果的潜在策略。该研究不仅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也为未来的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优化开辟了新方向。

在这项工作中,为了探究肠道菌群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团队对303名癌症患者进行了粪便微生物群和代谢物的多组学分析。这些患者都接受了抗PD-1/PD-L1免疫治疗,但对治疗的反应各不相同。而通过多组学分析,研究者可以找出与治疗反应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因素。同时,研究团队还结合了四个公共宏基因组学数据集(包含568名患者)的数据,进一步确定影响免疫疗法反应的肠道菌群特征。

最终,研究团队确立了5种肠道微生物肠型(enterotype)与治疗反应密切相关。不同肠型之间不仅细菌组成不同,还各自具有独特的代谢特征,因此可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

▲与免疫疗法反应密切相关的5种肠道微生物肠型(enterotype),有不同的细菌组成(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各种代谢物中,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与免疫疗法的关系尤其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这种代谢物的水平与免疫疗法反应呈负相关,也就是PAGln含量越高,患者对ICB疗法的反应越差。动物实验也证实,仅仅提高小鼠体内的PAGln,就会使免疫反应受到抑制,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显著增加。作者进一步发现,这是因为PAGln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

根据肠道微生物组、肠道代谢组和免疫治疗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作者提出了将肠道菌群移植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对于对抗PD-1单抗治疗产生抗药性的患者,肠道菌群移植可以有效重塑其肠道微生物群,使其转变为更有利于免疫治疗反应的肠型。作者指出,这种策略将为抗PD-1单抗治疗耐药性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该研究由仁济医院消化科陈豪燕教授团队主导,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包括仁济医院博士后朱小强博士、胡慕妮、黄孝雯、李灵翕,以及肿瘤科林晓琳副主任医师等。肖秀英主任医师、沈波主任医师、何宋兵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

参考资料:

[1] Xiaoqiang Zhu et al., Interplay between gut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metabolites modulates pan-cancer immunotherapy responses. Cell Metabolism 2025 Doi: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4.12.013

来源:营养和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