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麻烦 | 文献述评

360影视 2025-02-06 19:08 2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作为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心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近三分之一的SLE相关死亡归因于心血管疾病。本文深入探究SLE心血管问题,涵盖多种心脏并发症、诊断方法及综合治疗手段等关键内容,旨在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要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作为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心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近三分之一的SLE相关死亡归因于心血管疾病。本文深入探究SLE心血管问题,涵盖多种心脏并发症、诊断方法及综合治疗手段等关键内容,旨在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SLE心脏并发症表现及其诊断方法

心包炎、心肌炎和胸腔积液

心包炎是最常见SLE心脏并发症(约占25%),部分SLE患者尸检结果显示心包炎患病率达62%。症状类似急性心包炎,包括胸骨下或心前胸膜性胸痛、心音下降、发热、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低维生素D水平、溶血性贫血、蛋白尿等因素增加患病风险。心电图、免疫荧光分析、CT或超声心动图可辅助诊断。

心肌炎相对少见但更严重,约3-9%SLE患者患病,症状表现多样。可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光检查等多种检测方法提高SLE心肌炎诊断的准确性,相关诊断生物标志物仍需进一步分析确定。

研究显示,多达50%的SLE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胸腔积液,常呈双侧渗出性,伴随胸膜炎,可通过症状、影像学及胸腔液分析诊断。

瓣膜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律失常

SLE 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是瓣膜疾病,如瓣膜增厚、反流、狭窄以及继发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的Libman-Sacks心内膜炎(LSE)。50%年轻女性SLE患者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与SLE相关的常见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和房性心动过速。

SLE心脏并发症的诊断

需综合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心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特定心脏生物标志物也有辅助作用。

SLE心脏并发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心包炎

主要治疗药物包括NSAIDs、秋水仙碱和质子泵抑制剂。常用的NSAIDs有布洛芬(600-800mg,每日三次)、阿司匹林(1g,每日三次,适用于有冠心病或外周动脉疾病等其他适应证的患者)、萘普生(500mg,每日两次)和吲哚美辛(50mg,每日三次)。

一般建议给予全剂量NSAIDs 7-10天,随后3-4周逐渐减量(阿司匹林250-500mg、布洛芬200-400mg,每1-2周递减)。秋水仙碱剂量为0.5-0.6mg,每日两次,与抗炎药物(NSAIDs或糖皮质激素)联用,首次发作建议使用3个月,复发病例至少使用6个月,难治性病例可延长使用时间。对于秋水仙碱抵抗的糖皮质激素依赖复发性心包炎患者,可能需采用NSAIDs、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或考虑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硫唑嘌呤、羟氯喹、阿那白滞素和利纳西普等替代治疗。

心肌炎

评估和管理疑似心肌炎通常需要心脏病学、传染病学、风湿病学、免疫学和呼吸医学等多个学科的协作,严重病例可能需入住ICU。新兴证据表明选择性免疫抑制治疗对慢性心肌炎可能有益,但启动前需多学科讨论。对于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或暴发性心肌炎的患者,可能需要正性肌力支持或临时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如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和旋转血泵。

瓣膜病

瓣膜病变可能改善,但严重病变患者可能需要抗凝剂或瓣膜置换,仅有3-4%患者的病变会影响血流而需手术切除。在无感染情况下,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有助于预防瓣膜损伤,但相关证据不明确。

药物安全性

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狼疮,但会引起代谢副作用,如影响血压、体重、血糖和血脂水平。泼尼松会导致血压改变、体重指数增加、葡萄糖不耐受、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增加冠心病风险。

每日使用30mg泼尼松的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比未使用者高60%,因此需要谨慎控制剂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需监测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在无替代药物时应谨慎使用,因为其可加重冠心病进展。糖皮质激素每日剂量10mg或以上与更高的总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相关,且在使用10mg泼尼松的SLE患者中发现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对于冠状动脉炎导致心肌缺血的情况,可能需要高剂量糖皮质激素。

羟氯喹(HCQ)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可降低狼疮患者血清胆固醇、葡萄糖、颈动脉斑块和血管损伤,在16-39岁年轻患者中对脂质谱的改善尤为明显,还可降低胰岛素抵抗标志物,延缓糖尿病进展,预防血栓事件,减少血小板激活、主动脉僵硬和抗磷脂抗体暴露,通过减轻发作症状和维持缓解状态发挥免疫调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但HCQ有长期毒性风险,如眼部并发症(视网膜损伤),晚期可能导致黄斑病变和视力丧失,早期视网膜病变通过眼底镜和视野检查难以检测。此外,还可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肌病、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阿奇霉素)合用时心脏毒性可能增强。

非药物治疗

饮食干预

饮食在管理 SLE 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坚持低升糖指数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和减轻炎症,强调全谷物、水果、蔬菜和豆类,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低热量饮食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疲劳和身体指标(如髋部和腰部周长)。营养咨询可进一步指导患者摄入富含ω-3脂肪酸、抗氧化剂和纤维的心脏健康饮食,降低炎症和改善脂质谱。

体育活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增强SLE患者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或游泳)可提高心血管耐力和肌肉力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阻力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和改善代谢,每周进行2天以上肌肉强化活动,具体运动量应根据患者能力和限制进行调整。

行为改变

戒烟是重要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可减轻炎症和降低血压,缓解与SLE相关的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患者可通过咨询、支持小组或药物治疗戒烟。

监测营养状况

定期监测患者营养状况,识别营养缺乏并调整饮食计划以满足个体需求。可摄入益生菌或特定营养素等免疫调节剂增强免疫功能,摄入维生素C、E和类黄酮等抗氧化剂对抗氧化应激,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压力管理和行为疗法

采用正念、瑜伽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压力管理技术,可减少心理压力、改善整体健康,降低心血管风险。同时,应保持良好睡眠卫生、管理体重并定期进行健康筛查,维持健康生活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血管问题不容小觑,其心脏并发症多样,准确诊断需综合临床、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均至关重要,有助于全方位改善患者心血管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Dawi J, Affa S, Misakyan Y, et al. Exploring cardiovascular implication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holistic analysis of complications,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therapeutic modalities, encompassing pharmacological and adjuvant approaches. Biomol Concepts. 2024;15(1):10.1515/bmc-2022-0051. Published 2024 Nov 27. doi:10.1515/bmc-2022-005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

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