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需求走向分化,这些半导体制造商最新季度营收还在下降

360影视 2025-02-06 19:57 2

摘要:多家海外半导体制造商近日发布了最新季度财报。尽管人工智能对算力的需求拉动了部分半导体企业业绩增长,但对于产品线较丰富的一些半导体企业而言,半导体市场整体需求仍较疲弱,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在最新季度均录得营收下降。

多家海外半导体制造商近日发布了最新季度财报。尽管人工智能对算力的需求拉动了部分半导体企业业绩增长,但对于产品线较丰富的一些半导体企业而言,半导体市场整体需求仍较疲弱,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在最新季度均录得营收下降。

从这些厂商的最新业绩看,汽车半导体和工业半导体市场需求整体较疲弱。分不同区域看,在半导体市场需求整体较疲弱的情况下,来自中国市场的需求相对稳定。

多家厂商最新季度营收下降

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是全球头部的IDM(集成设备制造商)厂商,涵盖芯片设计和制造等多环节,产品则囊括汽车半导体、工业半导体等多类产品。因为业务相对多元且能代表主要半导体细分市场的发展情况,其中德州仪器的财报也被称为半导体市场的“晴雨表”。

从这几家半导体制造商最新披露的业绩看,2024年第四季度半导体市场的整体需求仍较为疲弱。其中,恩智浦、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该季度的净利润都录得同比百分比两位数的下降幅度。

2024年第四季度,恩智浦营收31.1亿美元,同比下降9%,GAAP净利润4.95亿美元,同比下降29%;德州仪器录得营收40.1亿美元、净利润12.1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和12%;意法半导体录得营收33.2亿美元、净利润3.41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2.4%和68.4%。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英飞凌则录得营收34.24亿欧元,同比减少7.5%,公司定义的部门成果(Segment Result)一项为5.73亿欧元,同比减少31%。

从2024年全年业绩看,几家IDM厂商的业绩也较为疲软。2024年,德州仪器营收156.41亿美元、净利润47.99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0.7%和26%,这也是2023年后德州仪器再次出现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

意法半导体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营收都在同比下降,恩智浦2024年第二和第三季度营收也都录得同比下降。2024年全年,意法半导体营收132.7亿美元、净利润15.6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3.2%和63%,恩智浦营收126.1亿美元、GAAP净利润25.1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5%和10.3%。

不过,几家IDM厂商对后续季度的业绩展望出现参差,某种程度上释放了半导体市场接下来出现局部触底回暖的信号,部分厂商或一改营收持续下滑的状况。

其中,恩智浦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GAAP收入27.25亿美元~29.25亿美元,中位数为28.25亿美元,同比下降10%,略低于分析师预期。意法半导体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约25.1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7.6%,环比下降24.4%。

德州仪器则展望,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在37.4亿美元~40.6亿美元之间,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36.61亿美元。英飞凌展望,在欧元兑美元汇率1:1.05的情况下,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为约36亿欧元,这接近2024财年第二季度的营收36.32亿欧元。英飞凌预计2025财年营收同比持平或略有增长,预计汽车部门和互联安全系统部门业务收入将以集团平均速度增长,绿色工业电力部门收入将大幅减少,电力和传感器系统部门收入将大幅增长。

英飞凌CEO Jochen Hanebeck表示,在预期库存消化完成后,预计本财年的需求将逐步恢复。人工智能应用普及对英飞凌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源解决方案需求有所推动。

汽车、工业市场需求疲弱

这几家半导体厂商都以汽车、工业半导体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最新季度业绩疲弱也反映了汽车和工业半导体市场还未出现强劲的回暖。

从业务构成看,2024年,恩智浦汽车业务收入占公司营收的一半以上,第二大业务是工业与物联网。同期,工业和汽车领域的半导体收入构成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营收的约七成。2025财年第一季度,汽车和绿色工业电力业务收入占英飞凌营收的比例也在六成以上。

汽车业务和工业业务收入疲软拖累了这几家半导体厂商的业绩表现。2024年,恩智浦汽车业务、工业与物联网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4%、3%,而同期移动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了13%。第四季度,恩智浦汽车业务和工业与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降幅更是达到6%和22%。2024年,意法半导体工业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达到49%,汽车类、个人电子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幅度也分别达到14%和11%。德州仪器CEO Haviv Ilan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工业市场业务似乎已在触底区间,不过,其中工业自动化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仍未见底。

英飞凌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汽车部门业务收入则环比下降11%,下降原因主要是因为客户库存调整。该季度英飞凌绿色工业电力部门收入环比下降32%,主要是由于库存水平持续调整,市场环境仍较疲软。该季度英飞凌电力和传感器系统部门收入环比下降5%,该部门包括AI产品在内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产品收入明显上升,但其他产品收入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

就汽车和工业领域后续的市场需求,意法半导体总裁兼CEO Jean-Marc Chery表示,公司将继续受到工业复苏和库存调整延迟以及汽车业需求增长放缓的影响。

在市场压力下,有消息称,恩智浦正在准备裁员,或裁减全球员工人数约1600人,占公司全球员工总数的5%以下。Jean-Marc Chery表示,公司正在寻找缩减成本的方法,并计划为部分员工制定提前退休计划,公司将开始与员工代表讨论一项基于自愿离职的计划。另有市场消息称,意法半导体正考虑在法国和意大利工厂裁员至多6%。此外,半导体厂商还受到关税方面的压力,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要对部分地区加征关税。英飞凌首席财务官Sven Schneider近日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带来了不确定性。

不过,以上半导体厂商的财报和财报电话会仍释放了一些积极消息,例如,中国市场的半导体需求相对其他海外市场较为稳定。

2025财年第一季度,英飞凌在美洲市场、日本市场和欧洲、中东、非洲市场的收入录得同比百分比两位数下降,在亚太市场和大中华区市场则录得收入增长,其中,大中华区市场收入13.42亿欧元,同比增长1.4%。

财报电话会上,恩智浦管理层表示,第四季度以中国市场为代表的亚洲市场表现强劲,欧洲和美国市场则受到库存消化和需求疲软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将持续到下一季度,中国市场相比欧洲和美国将更稳定。Haviv Ilan在业绩交流会上则表示,中国市场第四季度收入有所增长,中国整体市场表现较为健康,中国市场的收入增长主要源于车用半导体和消费半导体的拉动。

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报告则认为,汽车半导体行业收入预计减少64亿美元,行业出现库存积压,主要是因为2020年至2022年半导体组件短缺时积累了大量需求,随后终端市场需求出现疲软,客户需要消化库存。不过,库存状况正在转变,汽车半导体行业情况正在好转。

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