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叫“哪吒”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6 20:52 2

摘要:“哪吒”之所以能成功,恰恰是因为它的纯粹——娱乐第一。影片完全跳出了电影中的老套路,用特别真诚的创作态度和超厉害的制作水平,把观众给征服了。

家人们,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这票房成绩简直太猛了!

超级猛——才9天就成了影史冠军,预测票房高达94亿,这数字直接把整个电影圈都惊掉了下巴!

《哪吒2》完美延续了前作的辉煌,又一次向大家证明,咱中国动画电影那可是潜力无限!

不过,在这超牛的成绩背后,咱得好好琢磨琢磨:为啥火的是烟熏妆的哪吒呢?为啥只有三岁的哪吒能做到这样呢?

瞅瞅咱们的电影市场,每年上映的电影有上千部,可真正能打动观众、创造票房奇迹的,那是少之又少。

然而,开某某电影研讨会的现象可是越来越多。有意思啊,那种圈外根本没人看;圈内自己耍得欢的电影有啥可研讨的呢?

如今的电影,好多从一开始立项,就掉进了商业算计的坑里。一门心思追求IP效应、明星效应,却把最最关键的内容创作给落下了。

再就是把电影院当成了教室,把观众当成了学生,电影就像老师一样在搞教育式的输出,我就纳闷了,谁愿意花钱进电影院再教育呢?

“哪吒”之所以能成功,恰恰是因为它的纯粹——娱乐第一。影片完全跳出了电影中的老套路,用特别真诚的创作态度和超厉害的制作水平,把观众给征服了。

家人们可以看到,在“哪吒”系列里,咱们能看到中国动画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解读。主创团队没偷懒照搬老神话故事,而是给这个古老的IP融入了新时代的内涵。

哪吒的叛逆与成长,敖丙的挣扎与救赎,申公豹的无奈与辛酸,老仙翁的狡诈与无耻,等等。这些角色的塑造,都藏着创作者对当下社会的深刻理解。

这种创新可不是瞎搞,是在真正吃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从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观众,让观众看得既过瘾,又舒爽的同时,也产生了深刻的思索。

“哪吒”能成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证明了咱们中国动画工业体系已经很成熟了。不管是画面质感、特效制作,还是配乐、配音,各个环节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这背后,是无数动画人在默默付出,也是整个产业体系在全力支持。正因为有了这种工业化制作能力,咱们中国动画电影才有底气和世界一流作品一较高下。

咱说啊,我们中国电影市场,太需要更多像“哪吒”这样的好作品了,但可不能简单地复制模仿。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得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灵魂,都得是对这个时代的独特表达。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叫“哪吒”,而“哪吒”也不会是唯一。咱们盼着下一个“哪吒”出现的时候,更期待的是中国电影能全面开花。

要想百花齐放,那就得有突破自我的勇气——翻拍可以,别再污染观众的眼睛了,别在别再拍那些膈肌观众笑,或者是无脑剧情,再就是自称艺术而别人根本不感冒的片子了。

希望中国电影以2025哪吒现象为参照,在不断创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才是“哪吒”给中国电影带来的最最宝贵的启示。

来源:伊阅君聊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