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3亿人次出行拉动春节消费,今年“促消费”如何加码?

360影视 2025-02-06 21:38 2

摘要:超23亿人次出行,电影票房突破95亿元,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19亿件……春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旺季。2025年春节假期,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旅游、零售、餐饮、快递、出入境等多个领域均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超23亿人次出行,电影票房突破95亿元,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19亿件……春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旺季。2025年春节假期,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旅游、零售、餐饮、快递、出入境等多个领域均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机构分析,春节消费为全年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开了个好头。2025年春节出行和消费总体稳健,传统消费热度不减,新消费开始涌现,服务消费、商品消费均呈现需求提升的态势。居民假期消费结构向文化娱乐领域倾斜,反映消费发展的新趋势。

根据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方位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业内认为,新年伊始的消费热潮是一个开端,当前消费内生增长动能相对偏弱,仍待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提振消费在2025年经济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央财政预计将增大对“以旧换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政策的支持范围有望继续扩容。

文旅市场火热

今年春节出行总量再创新高。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230684.5万人次。

具体来看,铁路客运量为9626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为218293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198965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19328万人次),水路客运量为941.3万人次,民航客运量为1824.15万人次。

巨大的人流带来了文旅市场的火热。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旅游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5%。逛庙会、赏灯会、剪纸、漆扇等年俗活动受到更多关注,娱乐休闲成为旅游消费新业态,休闲观光活动、公园景区服务、游乐园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1.9%、59.5%、14.1%。民宿行业结合当地特色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的住宿体验,受到游客欢迎,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

文化艺术体育服务热度大幅上升。春节假期,各地围绕冰雪、演艺、民俗等主题,开展诸多文化活动,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3%。其中,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3.9%、65.9%。春节假期,消费者较为注重体育娱乐及运动健康需求,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健身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5%和224.1%。

2025年是首个“非遗”春节,文化体验成为各地文旅市场的主角,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场所,各地独特的年俗项目和非遗项目体验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亮点。各地深挖春节“非遗”文化内涵,策划举办庙会、醒狮、英歌舞、龙舞、板凳花灯龙等年俗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

根据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2025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民俗文化成为年味搭子,灯会内容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47%,民俗游园会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462%。比如,自贡灯会抖音销售额环比增长522%,非遗表演川剧相关商品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67%。

跨境游火爆成为文旅市场的一大亮点。据携程数据,春节期间,跨境游订单同比增长三成,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包括日本、中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美国、中国澳门、越南。其中,赴日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翻倍。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24日的预测,今年春节假期“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185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9.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5%。民生证券研报分析,之所以今年春节出境游更加“火热”,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员工可以采用“拼假调休”的方式,更长的假期也给了他们远行的“底气”;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年春节出境游的“性价比”更高,去哪儿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出境机票价格同比下降12%,国际酒店预订均价下降10%。

入境游也在免签政策之下迎来高增长。春节期间,入境游客消费笔数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34%。去哪儿上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数量同比去年增长七成。入境用户在国内使用滴滴的打车完单量同比去年上涨80%。根据携程的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除夕当天,银联/网联共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76%,交易金额增长94%。

春节消费市场加快回暖

除了以文旅消费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方面也是亮点频现。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全国各地掀起“换新潮”。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9.9%和12.3%。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家电家居类商品消费增速较高。

春节假期,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加力带动家电家居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6.4%,其中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同比增长226.8%。手机、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纳入购新补贴范围,使消费者获得实惠红包,通讯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1.9%。

春节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购新补贴政策在全国实施。这也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第一次“遇到”春节假期,政策加力之下,不少家电数码卖场掀起了“焕新”潮,进一步释放春节消费活力。手机数码产品以及家电产品成为热门的新型年货。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20日至2月1日,已有1470.4万名消费者申请了1886.7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2月4日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北京地区国补手机销量环比增长50%、国补平板环比增长150%、国补智能手表环比增长100%。其中手机、平板最热销价格段是3000~4000元,智能手表最热销价格段是1000~1500元。

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表示,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提升整个消费环境,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有力助推了春节传统消费旺季的消费实实在在增长。2025年扩大消费将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在这个过程中消费将发挥更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提振消费在2025年经济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央财政预计将增大对“以旧换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政策的支持范围有望扩容,2025年消费补贴政策可能进一步加码,将补贴政策的支持范围扩展至服务消费,相比于耐用品,服务消费的“透支效应”相对有限,可能存在“长尾效应”拉动。鼓励和支持新消费业态、新渠道发展。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探索多种途径促消费。

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