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大规模失业不可避免

360影视 2025-02-07 06:18 2

摘要:大规模失业不可避免中国产业结构主要仍是制造业,且制造业内部80%以上全是传统基础制造业;大约48%的服务业占比,且内部高比例的基础服务业,如外卖,收银,出租车等。社会大多数从业者都是从事的高一致性且重复性体力与文本工作,这个特性将导致其受到AI非常大的冲击。

本文包含:AI时代大规模失业原因,新型分配制度--全民基本收入的介绍,中国实行全民基本收入的优势与挑战,以及在未来重要的个人品质。

内容联系较广,主要写整体,单个小内容以后单独详细写哈。

大规模失业不可避免
中国产业结构主要仍是制造业,且制造业内部80%以上全是传统基础制造业;大约48%的服务业占比,且内部高比例的基础服务业,如外卖,收银,出租车等。
社会大多数从业者都是从事的高一致性且重复性体力与文本工作,这个特性将导致其受到AI非常大的冲击。


世界形式变化
西方基础制造业这么多年被咱们凭借人力成本优势打的抬不起头来,甚至快要萎缩殆尽。而特朗普两次选上美国总统,都是说的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独立生产,就凭他那这么贵的人工成本一万年也回不去,靠的就是机器自动化。
机器人相比人类两个大方面,第一个是之前讲的填补学术空白,内检人类已知。第二个就是在制造上,有四个优势,第一连续运转,每时每刻以相同效率工作;第二数量可控,缺了造,多了停;第三不用培训,接入个程序立马上岗;第四与机器交互手段高级,连根线就能传播大量信息。
导致机器人会凭借超高的效率和规模效应将产品的单位成本降到极低的水平,世界产品市场就此进入下一阶段,成本不再限制,而是纯技术的竞争阶段。
中国目前出口全球五分之一的货物,这个市场份额会回归到咱们的技术占世界的水平。就算技术持平,咱们的成本优势不再有,行业也必然萎缩,这是第一个失业点。
中国近些年来一直在进行产业升级,deepseek也好自动化也好,其实都面临一个矛盾点,国内虽然发展速度快,但是发展时间晚,社会中大量人群受限于成长期教育体制不足,接受的教育程度是不足的,且基本都在基础服务,基础制造业里面工作。咱们为了跟随国际竞争脚步不断的自动化降本增效,这大量的从业者咋办?这是第二个失业点。
其实失业不可怕,前三次工业革命带来技术进步的同时都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群,最后都自己又找着工作了,那也就无所谓。那这次一样吗?那可不一样,AI的替代领域太广了,把整个社会的最低从业门槛拉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基础制造与服务业中下岗的人群,说句客观的残酷实话,想把这部分群体培训成新时代的AI工程师或科学家,可能性有点低。
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会出现大量的无法再就业的“永久失业人口”。
并且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状况,失业率越高,社会总生产力越高?


新的分配制度
所以,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新的分配制度,把生产力盈余,分配给那些失业的人群,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全民基本收入制度。(别怕失业,大多数人必然会失业,但是只要可以建立新型分配制度,失业就不再是失业,是解放!!从被迫劳动中解放,从迫于生计中解放)
举个例子,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展业务。这是一场对网约车出租车行业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但是在这场进程中,利润被萝卜快跑拿走了,人类司机下岗了。即便他们现在还能选择去送外卖,去做家政,去敛快递,可以后还会有苹果快跑,土豆快跑,西瓜快跑,当所有可转移行业都被“快跑”,人们何去何从呢?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物流卡车司机,男性比例极高,且基本都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上有老下有下,这些人一旦失去收入,意味着整个家庭将失去收入,如果放任不管,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讲了剥削是资本家对劳动者劳动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讲了社会主义的理想是生产材料公有,劳动自由而非强制,物质各取所需。
我们今天要怎么走,任由司机群体连劳动的机会都被剥夺了吗?这是剥削的极致。
机器人的生产,既不需要资本家,也不需要工人,那么其是否应当作为生产资料为所有公民公有?其生产出来的所有物质是否应当分配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让人们各取所需,脱离对生存的焦虑,以后寻找自己的真正的人生价值与方向?这就是剥削的终结,没有人再为了生计而被迫劳动,人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做自己想做的劳动。这才是马克思在社会主义中描绘的最终理想--自由人联合体(Freie Assoziation der Produzenten)
这是一定会实现的,因为另一条路走一半是断崖,只是取决于各位的行动,来的时间或早或晚。


全民基本收入制度
这里介绍一下全民基本收入制度,Universal Basic Income。
简单说,就是为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提供一份无条件收入,不在乎其就业情况,家庭情况而无条件提供。
这对未来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人们首先需要维持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基本生存,只有在人们不再迫于生计而工作后,才可以花很多的时间投资自己,成长,寻找方向,既寻找自己,又能逐步的转化为创新型人才。


世界范围内的案例
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的小范围试点案例,比如芬兰(每人每月560欧元),英国(每人每月1600英镑),美国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的石油收入拿出一部分来平均分给每一个阿拉斯加公民,数额不定,一到三千美金每年)。
其实都取得了很不错的反响,比如社区犯罪率降低,家庭在教育上的投资增加,幸福感提升等等,而且出乎意料的是人们并不怎么减少工作时长,只有青年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了四五个小时去学习提升自己了。
但其实UBI确实有两个基本前提,
第一,人必须有方向,能自制,有内驱力,不能在家彻底躺平或娱乐至死。(教育的育人,社会的风气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未来元宇宙出现的情况下,其娱乐性过强)
第二,社会可以养着闲人,一点问题没有,但一定不会养着恶人。


对中国的分析

对国内的好处


第一自然就是维护群众在社会转型期的生存状况,这点非常重要。
第二就是可以缓解当前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的情况,UBI的数额不会大的,假设一个月500元的话,在上海可能两碗蟹黄面就没了,而在物价较低的三四线城市,500块钱可以生存半个月,会把人们从向大城市集中的状况再度推进到回归故乡,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并且让人们获得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第三自然就是民众不再迫于生计而被迫从事不喜欢的劳动 而是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 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且对未来充满希望


国内的UBI实施优势

1.公私合营的市场经济

以国企形式掌控部分AI与机器人产力 将主要收入用于帮助下岗人员 并以区块链来追踪资金流确保公平无腐败

2.避过西方UBI实行中的隐私权难题

目前西方在UBI实验中的走不通的问题就是隐私,因为UBI的实现前提是必须确保不能让一个人开好几个账户领取多份UBI,这就乱套了,那如何将账户与人绑定?OpenAI的CEO奥特曼想了个办法要扫描人的眼球虹膜,但是西方国家的人根本就不接受交出自己的生物隐私。
但是这个问题在国内压根不存在,几乎所有主流平台,甚至小游戏现在都要求实名认证,身份证号+面部识别,这种事在西方谁也办不成,虽然也在侧面反映出,额,额,但是。。。确实。。。是避过了隐私问题。


国内的实施难题
第一,这个很简单,人太多了,UBI多了发不起,少了发个几十块也没啥用。
第二,自由并非所有人的良药,自由是航天燃油,加到火箭里能上天,加到小汽车里能趴窝,得保证大多数人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且自制才行,不然会迷失自我。
第三,单说英国现在的UBI项目定的是每个人发1600英镑(一万四人民币),咱实话实说发不出1600人民币来。这会不会进一步造成人才流失?当然人才到哪都是人才,在国内也能生活的很好,但是人才的后代可不一定是人才,光吃遗产啊?而咱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后代的重视程度极高,某女贪官不也为了女儿女婿能在国外潇洒自己甘愿在国内蹲大牢吗。那不为自己,为了自己后代无论是否成才都能每个月无条件拿1600英镑,人才会不会选择,,?


重要的未来品质
1.创新力(质疑力)
我一直都在说,AI取代的是一致重复性工作,对于创新工作其实影响很小。创新力在未来是极度重要的品质,而与创新相伴相生的是质疑,只有先质疑才会革新,如果都相信一切无比完美,那没人会革新,社会只会停滞不前。
2.独立的思想与人生的方向
UBI实现以后,人类就从主物质跃升为主精神生物了,社会物质极大丰裕以后,不再有所谓的个人财富。思想,就是一切。
3.自主探索力与转化应用力
其实这个也很明显,AI可以随时随地的给你提供大量的相关且准确的理论支援。以后比的不是谁记性好,谁背的多,人脑有限,记不住所有问题。而是针对眼前你要解决的问题,去利用AI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且转化应用,这将为你带来超强的解决任何问题的能力。
4.辨别力
如今我们用了20年进入信息时代,其实很多人就已经不适应了,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愚蠢,不实的信息,但是缺乏辨别能力却使人们轻易相信。而在未来,信息量更是将爆炸性增长,如何找到正确的,优良的信息,是最重要的护身宝玉。
(这些品质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正面对的,我认为极有可能是整个人类一百万年历史以来变革最大的50年,因为我们终于要走到物质匮乏的尽头,看到了充裕的曙光,社会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万不可守旧自封,不可贪图稳定停步,铁饭碗不可能保这一代年轻人一辈子,只有自身具备高度成长性,适应性,才能站在这时代大浪上,就算不能弄潮,最少也要跟上。一定要注重自身以及对孩子的这些品质的培养,甚至说保护,目前的只看分数的教育体系抹掉了很多孩子的这些能力。)

来源:活力淮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