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里,有一支初来乍到的创业团队,老板加员工寥寥数人。这支寂寂无闻的创业团队,名叫“饺克力”动画工作室。
据网络平台数据
截至2月6日21时33分
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
内地票房(含预售)
已突破62.2446亿元人民币
超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北美票房
进入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前二
从“饺克力”到“可可豆”
数媒基地“毕业”的“国漫之光”
2013年,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里,有一支初来乍到的创业团队,老板加员工寥寥数人。这支寂寂无闻的创业团队,名叫“饺克力”动画工作室。
记者了解到,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是由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创新孵化平台之一,这里也是《哪吒》主创团队逐梦启程的地方。
“相当于是创业项目的‘星探’,发掘他们,孵化他们,‘造星’成长加速。”入孵后的“饺克力”,能获得怎样的成长加持?从政策咨询、房租减免、培训交流再到业务对接、项目申报,基地提供了全方位的孵化服务。“在基地牵线搭桥下,‘饺克力’动画工作室顺利承接了包括武侯祠大庙会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负责人金泓宇还透露了一个小“彩蛋”,成都创业者熟知的“科创通”的小诸葛形象以及宣传动画,正是出自饺子之手。
团队扎实的技术与创意功底,加上数媒基地的持续创业扶持,“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入孵之后,在短时间里,实现了稳定快速发展。入孵3年后,“饺克力”获得了光线传媒彩条屋的投资,顺利从基地“毕业”,彼时已发展成为有几十人规模的稳定成长型团队,当初的工作室变成了现在的可可豆动画公司,成长为具备创作“电影级”动画的大型动画企业。
构建科技+文化的产业生态
孕育现象级“哪吒”IP
成都,这座创新创造之城,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23位,孕育出现象级的“哪吒”IP。而它的成功,正是成都科技创新赋能数字文创产业的真实写照。
影片的第一出品方可可豆动画,从故事构思到动画制作,都扎根于成都。而影片中的特效、配音、美术制作等多个环节,也有成都本土公司深度参与。其中,包括曾参与《流浪地球》系列视效制作的墨境天合,以及成都画心科技、成都千鸟文化、成都炬煋文化等优秀团队,它们在国内影视特效、美术制作等领域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从《哪吒1》到《哪吒2》,如今的可可豆动画已入驻成都的特色园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而在这里更是汇聚了众多参与《哪吒2》制作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这里已入驻腾讯新文创总部、完美天智游、原力动画、可可豆动画等60余家企业。”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参与影片特效制作的墨境天合视效总监邢明礼也表示:“我们的公司距离可可豆动画只有100米,这种近距离的面对面沟通,提高了创作效率,也提升了团队协作的质量。” 这种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为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票房榜首的背后,离不开成都完善的数字文创产业生态。作为中西部数字文创产业高地,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已聚集腾讯、抖音、西山居、咪咕音乐等数字文创相关企业6000余家,形成涵盖内容创作、内容分发、衍生服务等环节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正是得益于科技与文化融合,优质IP也不断在成都涌现,诞生了《王者荣耀》《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现象级产品。
从全国冠军到全球影史前30
《哪吒2》的路还有多远?
根据知名全球票房统计网站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2月6日,全球影史票房前30名的门槛已升至约11.52亿美元,榜首仍由《阿凡达》(29.23亿美元)占据,而前30名中仅有《冰雪奇缘2》《狮子王》等少数动画电影入围。
《哪吒1》作为中国动画的里程碑,虽与榜单前列差距明显,却已创造了国产动画的海外发行纪录。在北美,影片通过Well Go USA公司小规模上映,最终收获370万美元票房,烂番茄新鲜度86%,IMDB评分7.4;影片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均突破百万美元,成为当地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从1942年在日本首映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到2015年《大圣归来》让国产动画走出低幼化,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深海》《长安三万里》,中国动画出海的历程已经走过80余年。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哪吒”不仅是单部电影的成败,更承载着中国动画从“本土崛起”到“全球共鸣”的使命。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前行,都在书写新的可能。
来源:最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