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不一定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这些中医方子也不错

360影视 2025-02-07 10:29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每到换季,甲流就像不请自来的客人,悄悄潜入我们的生活。很多人一听到“甲流”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囤奥司他韦或者玛巴洛沙韦,生怕自己或者家人中招后没有特效药可用。而这些抗病毒药物并不是万能的,甚至有时候用错了还可能适得其反。

中医在应对甲流方面也有不少好方子,效果不输西药,而且更温和,副作用也小。

甲流到底是个啥?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感染人群广。

它和我们常说的普通感冒可不是一回事,甲流的症状通常更严重,比如高烧(可达39℃以上)、剧烈咳嗽、全身酸痛、乏力、头痛、喉咙痛,甚至有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甲流病毒的“变脸”能力极强,每年都会换个花样,导致我们的免疫系统很难完全适应,这也是为什么甲流年年都有新毒株,疫苗年年都要更新。

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真的是甲流的“神药”吗?

很多人认为得了甲流就必须吃奥司他韦或者玛巴洛沙韦,但这两种药物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从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扩散。

但要注意,奥司他韦并不能杀死病毒,只是减缓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感染已经超过48小时,奥司他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滥用奥司他韦可能会导致病毒耐药,一旦病毒产生抗药性,以后再用这种药就不管用了。

玛巴洛沙韦则是另一种抗流感药,它的机制和奥司他韦不同,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的关键蛋白,阻止病毒增殖。相比奥司他韦,它的服用方式更简单,一次性服用即可,不需要像奥司他韦那样连续吃几天。

但问题也来了,玛巴洛沙韦的价格较贵,而且对于某些病毒株的效果并不稳定,并不是所有甲流患者都适合用它。

中医应对甲流的独特优势

中国人应对流感的经验远比这些西药悠久得多。中医认为,甲流属于“温病”范畴,病邪从外侵入,导致肺卫失和,气机不畅

治疗的关键在于解表、清热、化湿、止咳,而不是简单地“抗病毒”。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的甲流患者用药也不同。以下几个经典的中医方子,在应对甲流方面效果不错:

1. 麻杏石甘汤——专治高热咳嗽
适用于发热较高、咳嗽剧烈、痰黄黏稠、口渴咽干的人。麻黄宣肺解表,杏仁止咳化痰,石膏清热泻火,甘草调和诸药。这个方子特别适合那些高烧不退、咳嗽严重的甲流患者。

2. 银翘散——针对初期症状
适用于咽痛明显、发热怕冷、头痛鼻塞的人。金银花和连翘是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薄荷、牛蒡子可以缓解喉咙不适。这个方子在甲流的早期使用效果更好,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3. 小柴胡汤——专治反复发热、乏力
很多甲流患者到了恢复期,体温忽高忽低,整个人疲惫不堪,这时候小柴胡汤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帮助身体恢复元气,改善咳嗽、胃口不好等症状。

4. 生姜葱白粥——温和驱寒,适合儿童
如果家里有小孩得了甲流,不一定非要吃药,可以试试生姜葱白粥。生姜驱寒,葱白通阳,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粥,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补充体力,让孩子舒服一些。

用中医调理,比单纯吃药更重要

很多人得了甲流,只想着吃药,却忽略了生活调理。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才是战胜甲流的关键

1. 充足休息,提高免疫力
甲流期间,身体的免疫系统正在跟病毒作战,这时候一定要多休息,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否则病情容易加重或者拖延不愈。

2.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生冷
甲流患者的消化功能会受到影响,饮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炖汤、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3. 多喝水,促进排毒
甲流会导致体温升高,出汗增多,容易导致体液流失多喝温水,可以帮助身体排毒,缓解咽痛和咳嗽

如果觉得白开水太单调,可以喝点金银花茶、菊花茶或者甘草茶,都有清热润喉的作用。

4. 合理使用中药,提高抵抗力
对于体质虚弱、容易反复感冒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扶正固本的中药,比如玉屏风散,可以增强抵抗力,减少甲流的发生。

甲流并不可怕,关键是正确应对

很多人一听“甲流”就紧张,担心自己或者家人扛不住。大多数甲流患者只要合理休息、科学用药、注意调养,几天之内就能恢复

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唯一选择,中医的调理方法同样值得重视。在面对甲流时,不要盲目迷信“特效药”,更不要随意囤药、滥用药物。科学预防、合理治疗、注重养生,才是应对甲流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国家卫健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3年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来源:马医师健康小助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