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着小花袄、挥着红手绢、扭着大秧歌,总台2025年春晚舞台上,一群活泼又喜感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穿着小花袄、挥着红手绢、扭着大秧歌,总台2025年春晚舞台上,一群活泼又喜感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这群BOT什么来头?
这个春晚节目名为《秧BOT》,由张艺谋导演,16个BOT(机器人robot的简称)与16名新疆艺术学院的舞蹈演员,人机协同共同呈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秧歌的一招一式被人形机器人跳出了赛博味儿,网友直呼“这批机器人一定来自东北”,其实这群BOT的名字叫宇树H1“福兮”,来自杭州。
图片来源于:财联社
杭州宇树科技创办于2016年,是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
工程师张阳光介绍,此次蛇年春晚登台表演的人形机器人拥有19个关节,为了完成转手绢的动作,给每条手臂又额外增加了3个,让机器人拥有极高的灵活度和精准度,像人类一样完成手臂旋转、抛掷回收等动作。
机器人如何给舞蹈演员做“搭子”?
最燃秧歌舞+最炫机器人,要想让机器人跳得有“味道”,实现舞蹈的律动,节目编排需要将每一处节奏、韵律的变化精准到毫秒级,计算出每个动作的速度与轨迹。宇树科技准备了超过130个舞蹈动作,进行了充分的技术测试。
模拟学习:舞蹈演员在镜头前的动作,被AI软件精细捕捉,形成指令代码,再由工程师精细调整,导出程序放在机器人上就能直接运动。
专属舞步:以往机器人需要通过踏步调整位置,此次表演的机器人能够将调整动作融入舞蹈,看起来更加自然流畅。
定制动作:为了实现手绢的旋转、抛掷和回收,团队专门为机器人设计了额外的关节,开发了精密的结构和控制算法。
仿真测试:为了确保机器人在直播中万无一失,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大量仿真测试。在虚拟的物理仿真平台上,单台机器人的测试次数达上万次。
图片来源于:财联社
这次“赛博秧歌”惊艳亮相,不仅仅是一次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成果展示,更为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前,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01
什么是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仿生机器人,指形状及尺寸与人体相似,能够模仿人类运动、表情、互动及动作的机器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决策智能。
了解人形机器人,要先从“具身智能”这个概念说起。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迈向通用智能的路上,大模型展示出满足人类需求的交互能力。然而,这种交互仍局限于数字世界,它能够回答问题、画画,却不能帮助我们做家务或是盖房子。我们想要和人工智能在真实物理世界中实现交互,就要让人工智能拥有一个智能硬件载体,让它们像人类一样具备感知、思考和行动能力。
通俗一点讲,就是要给人工智能这个聪明的“头脑”装上一副“身体”。这个“身体”可以是一部手机,可以是一台自动驾驶汽车,而人形机器人则是集各类核心尖端技术于一体的载体,是具身智能的代表产品。
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介绍,传统机器人基本上是按照人编写的程序完成特定任务,具有专属性;而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更加智能,能够在多种场景中执行任务,极大地提高了通用性。
02
人形机器人可能用在哪?
优必选Walker S、宇树H1、达闼XR—4、小鹏PX5、智元远征A1、傅利叶GR—1、星动纪元“小星”、逐际动力CL—1、小米CyberOne……这些都是国内企业推出的人形机器人。
此前,优必选CEO周剑曾公开表示,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
其中,家庭和商业场景具有更复杂的环境和更多元的人机交互需求,使得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尚有不确定性。但在工业制造领域已具备较好的商业化基础。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可以分短期、中期和长期来看。短期内,主要是工厂里的生产装配;中期,会拓展到家庭、农业、建筑工地等场景;长期来看,可以理解为所有事情都能够由人形机器人来干。
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应用,第一步是走进千行百业,这已经是现在进行时,在不久的未来,有望走进千家万户。
03
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如何?
今年春晚《秧BOT》秀了一把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实力。表演中人形机器人的所有关节都要进行大幅度的运动,检验了机器人的可靠性。
宇树科技工程师张阳光介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中国目前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无论是机器人动作的复杂度还是整体协调性都展现出领先水平。
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是引领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年,工信部、科技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部署重点任务时提到,要打造标志性产品、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人形机器人排在第一位。
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产业报告预测,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有望成长为千亿元市场。
(以上内容来源于:财联社、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关于办公通
办公通致力于用数字化、平台化思维打通资产持有者、租⼾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源聚合;通过⼤数据沉淀、分析、数字化呈现推动⾏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前沿⾏业咨询、市场报告,帮助⽤⼾科学决策,提升资产持有及使⽤者的租售体验。
文|小通
图|霉霉
审|王旭光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来源:办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