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门功夫是贵州省以武术与跆拳道为核心的教育品牌,由安顺人陈发琳创立并发展至今,融合了传统武术、现代搏击及行为教育理念。
义门功夫是贵州省以武术与跆拳道为核心的教育品牌,由安顺人陈发琳创立并发展至今,融合了传统武术、现代搏击及行为教育理念。
一、历史沿革与品牌定位
1. 起源与演变
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安顺中等国术技击学校”,初期以拳击和散打教学为主。
1997年组建安顺市跆拳道队,2009年牵头成立安顺市跆拳道协会,2016年成立安顺市武术协会,推动当地武术运动规范化发展。
2020年整合品牌为“义门功夫”,并注册“陈发琳工作室”商标,定位为融合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格斗技术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2. 品牌目标
以“传承义门陈氏千年家风家训”为文化内核,强调“学英雄模范”的行为教育,旨在通过武术训练培养学员的品德与技能。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1. 核心课程
踢拳(Kickboxing:结合拳击、空手道、柔道、中国跤等技术,注重实战应用,引入国际主流格斗理念。
武术散打:作为政府储备人才项目,侧重竞技与防身技能。
跆拳道:以腿法为主,强调礼始礼终的武道精神,培养学员协调性与意志力。
2. 教学特色
行为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训练,帮助自闭症患儿等特殊群体提升自信与社交能力。
成果导向:29年来培养了546名省级以上跆拳道和散打冠军,多次在省级、国家级赛事中获奖。
严格管理:对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保留惩戒和除名权,强调纪律与专注力。
三、组织架构与社会影响
1. 机构关联
隶属于贵州省义门陈氏武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实体包括安顺市跆拳道学校、义门功夫馆等。
作为安顺市跆拳道协会和武术协会的发起单位,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赛事策划。
2. 社会贡献
公益事业:成立安顺市爱心义工社开展扶贫、助学等活动,团队荣获”中国好人”集体和”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陈发琳获评“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最美安顺人”等称号。
文化传播:举办过大型武术赛事(如全省大众跆拳道精英赛、武术散打比赛),策划执行12年的跆拳道比赛,推动武术运动的普及与国际化搏击项目交流。
四、创始人陈发琳的背景与成就
个人经历:退伍军人出身,1996年创办武术学校,后逐步拓展至跆拳道、散打领域,成为贵州省跆拳道协会创始人之一。
专业资质:世界跆拳道联盟五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多次担任全国性赛事裁判。
荣誉:获“贵州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封面人物”等荣誉,致力于武术推广与社会公益结合。
五、未来发展与社会评价
战略方向:计划深化踢拳与散打的国际交流,引入更多元化的格斗技术。
公众评价:以“质价相符,童叟无欺”为原则,被当地媒体誉为“安顺武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义门功夫不仅是安顺武术与跆拳道运动的发源地,更通过创新课程与公益实践,成为区域性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武育人”,将传统武术精神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培养兼具技能与品德的新时代人才。#安顺市武术协会# #安顺市跆拳道协会# #义门功夫# #陈发琳#
来源:去远方看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