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热播剧《九重紫》剧情中当朝廷面临与辽东开战还是开马市贸易的难题,女主窦昭向皇帝推荐种植土豆,一顿吃2-3个就可以管饱,土豆一年两熟,可以替代赈灾粮可让各地省下五十万两。此外土豆能代替粮食出售给力真部落,换取优良的马匹作为战马。
在热播剧《九重紫》剧情中当朝廷面临与辽东开战还是开马市贸易的难题,女主窦昭向皇帝推荐种植土豆,一顿吃2-3个就可以管饱,土豆一年两熟,可以替代赈灾粮可让各地省下五十万两。此外土豆能代替粮食出售给力真部落,换取优良的马匹作为战马。
历史上土豆引入我国有好几种说法。目前流传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年)有资料显示,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记述了北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称为土豆,且在明朝末年,土豆已被视为稀罕之物,在宫廷中有所出现。
土豆作为一种易种植、产量高的作物,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温饱问题,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食物短缺的年代,土豆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满足个人的生存需求,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经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假设极端情况来临,家中的食物储备逐渐见底,让我们先打开冰箱,在排除所有不可再生资源后,也许我们会发现,有一种看似平凡的食物,土豆,却成为我们的希望。
土豆,学名马铃薯,它有着独特的 “双重身份”。它既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也是能够孕育新生命的种子。
这种特别之处,让循环种植成为了可能。当面临食物短缺时,我们或许会决定将一部分土豆用作种子,放手一搏,期待着 “单车变摩托” 的奇迹。
但此时,一个关键问题摆在眼前:如何平衡吃和种的土豆数量,实现靠土豆自给自足、无限循环呢?
在真正踏上以土豆为生的道路之前,我们先来深入了解一下土豆的营养价值。土豆的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淀粉含量约 20%,这足以使它作为主食为人体提供能量。
它还富含人体所需的 8 种必需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在维生素含量的全面程度上,甚至可击败 99% 的粮食作物。然而,土豆一旦变绿发芽,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发芽的土豆中剧毒的龙葵碱含量激增,并在表皮和嫩芽中大量聚集,此时它便与餐桌无缘了。不过,我们可以顺手将其种在地里,开启新的种植循环。
种植土豆时,深度以10厘米为宜。随着发育进程开启,它向下长出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营养,向上伸出主茎,冲破土层形成植株。
地下主茎分身出匍匐根与匍匐茎,匍匐茎顶端膨大,块茎初步形成,转化比例一般在 50% 到 70%。随着块茎体积稳定并不断增重,大量营养物质储存其中,地上茎叶生长逐渐变缓直至衰老,地下块茎成熟休眠等待收获。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提供的数据,100 克土豆的能量为 77 千卡,而一个成年人每天最少需要 1500 千卡的能量维持身体机能。
按照一个土豆130克计算,大约每天要吃15个土豆。这听起来或许有些疯狂,但事实上,国外曾有人挑战每天吃 20 个土豆,并且持续了两个月。不知道你是否有自信能比他坚持更久呢?
当我们只吃土豆,边吃边种,要想实现无限循环,就需要精确计算需要多少土豆以及如何分配。
假设你拥有土豆 X 个,其中 Y 个用来种植(称为种薯),剩余的 X - Y 个用来吃。
设土豆的生长周期为 T 天,播种 1千克种薯可收获土豆 Z 千克,其繁殖系数为 Z,那么你将收获的土豆量为 Y×Z。要想实现循环,需要关注两个关键条件:时间和产量。
时间上不能存在断粮期,即剩余土豆可供食用天数不能短于土豆生长周期。否则,没等到丰收,储备就已见底,等待我们的将是饥饿的威胁。
产量上,土豆产量不能低于最初拥有的土豆量,这样才能重复操作,实现循环。
以 2021年我国马铃薯种植数据为举例,当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 4600.6 万公顷,产量 9154.5 万吨,平均亩产量约为 1320.5 千克,亩播种量按照130千克估算,繁殖系数约为10,即Z约等于 10。
马铃薯生长周期一般为 90 天,代入数据即可得到 X、Y 的值。这样看来,我们需要至少1500个土豆,其中 150 个拿去种植,剩下的土豆每天吃15个,90 天为一个周期就能实现自给自足,无限循环。
不过,这种看似完美的靠土豆自给自足的吃法仍存在缺陷。长期只吃土豆,会导致人体缺少维生素 A 和矿物质钙,进而患上夜盲症和骨质疏松。
想象一下,一口气爬 5 楼都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健康亮起红灯的信号。为了弥补这些营养缺失,我们可以寻找其他食物进行补充。
同为薯类的红薯就是很好的选择,红薯的维生素 A 含量是马铃薯的 25 倍,在每天吃 15 个土豆的基础上,我们只需要再吃3个红薯,就能摆脱患夜盲症的风险。
长期在吃种土豆的循环往复间,单一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还会使我们的血糖飙升又猛降,周而复始。
即使听不见胰岛素的抗议,我们也能逐渐感受到健康的流失,至此曾经看似美好的自给自足的美梦也逐渐走向破灭。
土豆在食物短缺的情境下,展现出了独特的经济价值和生存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应对困境的思路,但单一食物来源存在着诸多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合理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你是否想过,如果真的面临食物短缺,除了土豆,还有哪些食物可以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呢?
文字来源 锦鲤实验室 的视频内容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