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基因、华为邻居,港城莞凭实力在大湾区“创”出一片天!

360影视 2025-02-07 18:18 3

摘要:要说全球经济最发达、最开放、最活跃的地区,当属“四大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莫属。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已经远超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经济

要说全球经济最发达、最开放、最活跃的地区,当属“四大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莫属。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已经远超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经济总量登顶全球湾区第一梯队。

图源:广东交通

经济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驱动,将视野拓展至高等教育领域,这几年港澳高校与内地各城市间的教育交流合作愈发频繁,政府、大学、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已成为大湾区创新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024年,“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正式设立,更为大湾区的创新之火再添了一把柴。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创新基因

时间回到2020年,彼时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风雨兼程中拔节生长,各类创新资源加速聚集。为推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服务大湾区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与东莞市政府、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应运而生。

图源:创新松山湖

也是在这一年,港城莞所在的松山湖科学城被纳入了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经过几年建设,港城莞的“邻居”相继落户,不仅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光源测试平台及先进阿秒激光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还有以华为为代表的诸多名企。

大装置、大平台、大学者、大学、大企业在这里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创新链”,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繁荣发展。

优渥的人脉资源,再加上“母亲”香港城市大学顶级资源做背书,以及地方政府全力支持的底气,港城莞堪称“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齐,与生俱来就带有一种敢为、能为的创新气质。

联合区域的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港城大、港城莞与它们展开了紧密合作,并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合作之路:

l 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合作共建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

l 与华为在电脑科学、系统科学、电机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领域深度合作;

l 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建柔性及锌基电池样板工厂;

l 与其他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发表学术文章200篇以上……

东莞女商到访港城大(东莞) 探讨企业战略新常态

仅2024年,就有上百名企业家走进港城莞,聆听全球顶尖学者公开演讲、探讨企业战略新常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1月,港城莞更是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招银网络科技、中兴通讯、中国移动、招商银行、中国电信、东莞工行、中国联通、宏川集团、美的、韶音科技、OPPO、华大基因、华为、华钦科技、歌尔股份、汤臣倍健等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教融合、校园建设等各个领域协作发力,产学研合作踏出坚实的步伐。

未来,港城莞不仅可以与这些科研平台、知名企业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既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更能推动大湾区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的进一步产出与转化。

校地深度融合,反哺湾区发展

大湾区是港城莞的启航之地,早在2022年,地方政府就公开表示,东莞将举全市之力支持好、配合好港城大(东莞)建设。而作为大湾区的一份子,港城莞同样也用实际行动反哺大湾区。

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港城莞广纳全球精英,让更多的“金凤凰”飞来港城莞、落在大湾区。目前,该校已经构建起一支由世界各地顶尖学者组成的师资队伍,专业课程的教师更是有8成以上都来自香港城市大学,不仅保障了港城莞自身的教育水平,也间接促进了大湾区打造科技创新与人才高地建设。

在科学系统地培育本土英才方面,其表现亦是可圈可点。从专业设置来看,该校既结合了港城大的优势学科,又考虑到了国家新兴领域与重点产业发展趋势,开设的专业与大湾区发展紧密相关。目前港城莞开设的4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都是大湾区重点建设的产业。

港城莞4个本科专业
港城莞7个硕士专业

拿制造业为例,大湾区一直以来都是在全国挑大梁的角色,东莞更是制造业当家,一度被誉为“世界工厂”。而港城莞所布局的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势必将为区域产业发展再添助力。

再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东莞目前重点打造的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8+4”产业体系,都亟需该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而香港城市大学的计算机学科正是该校的优势学科,在软科排名中位列世界高校第18位、香港高校第一。

港城大位列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50强学科

港城莞作为城大在内地的重要延伸,汇聚两地教育“精华”,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这里,学生们除了可以学习广泛的计算机科学知识,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多媒体、数据科学等领域。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具备广泛视野又精通特定领域,更有助于东莞乃至整个大湾区未来产业的发展。

打通双创通道,搭建科创生态圈

如果说,港城莞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优质的专业课程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那么港城大所实施的"HK Tech 300"创新创业计划则实打实为学生们铺设了一条通往实践与创新的路。

从2021年起,港城大投入6亿港币推出大型创新创业计划“HK Tech 300”,打通了香港-大湾区-内地跨境创新创业扶持发展服务新通道。据悉,参与该计划的团队可以申请HK Tech 300种子基金,入选即可获得10万港元,在6至12个月的资助期结束后,符合资格的创业项目将会被推荐申请高达100万港元的HK Tech 300天使基金。

通过"HK Tech 300"计划,学生们不仅可以获得初创资金,也可以在知识和技术上获得许多支持。截至目前,该计划已经有700多支初创团队获得了种子基金,孵化出150多家初创公司。

创冷科技有限公司便是“HK Tech 300”创业计划培育的初创公司之一,由港城大博士生朱毅豪、博导曹之胤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共同创立。2022年,该项目拿到“HK Tech 300”100万的天使投资基金,两年时间过去,创冷科技已将无电制冷技术延伸至世界各地,公司业绩实现了400%的增长,在最新的2024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榜单中,朱毅豪榜上有名。

图源:华南理工大学

此外,益创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Meat the Next)、北京联芯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等在业内享有盛誉的企业,都离不开“HK Tech 300”的支持。随着香港城市大学的创新创业“朋友圈”不断扩大,对接的科技创新资源持续增加,更多高端科创人才和项目也在两地竞相涌现。

而随着港城莞的正式启动,“HK Tech 300”也开始在东莞落地生根。为了在内地与香港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创科生态圈,第三届全国千万大赛在港城莞启动,

大赛也扩展至东莞、杭州及西安等12个内地城市。2024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科技创新中心揭牌,未来该中心将作为莞港合作桥梁,衔接HK Tech 300的初创项目落地东莞,引进海内外的优秀初创,让更多科研成果在两地开花结果。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进入提速换挡、纵深推进的新阶段。从香港、深圳这样的国际大都会,到东莞等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整个大湾区正编织着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创新创业画卷。
而港城莞这股强劲的创新力量,又将如何在其中着墨添彩?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北京广播网,大湾区之声,广东经济,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等


来源:有何高教

相关推荐